最新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962794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训练学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论语记载,子贡问孔子:“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孔子回答:“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材料说明()A.管仲遵从周天子,维护周礼得到孔子肯定B.孔子极其注重习俗中的发式和衣冠C.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D.孔子因为管仲成功阻止北方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略而对他持肯定态度答案B解析根据“不能死”可知管仲并没有按照周礼自杀,故A项错误;根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

2、矣”可知孔子肯定了管仲在维护以发式和衣冠为代表的习俗中的作用,故B项正确;管仲和孔子都生活在春秋时期,并非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管仲成功阻止北方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略,故D项错误。2、(2017安徽皖北协作区联考)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这表明()A.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B.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C.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D.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答案D解析三教合归儒的实现是在宋代,故A项错误;文学是当时政治、经济与思想的反映,但西游记是虚构的神魔小说,故B项错误;材料中所涉及

3、的三教的并立,并没有凸显道家的衰微,故C项错误;材料中记载有道家、佛教与儒学,但是其目的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即为政治服务,故D项正确。3、永乐年间,内阁只是一个特命入值的朝臣辅佐皇帝办理机务的处所,六部等部院的政事都直接呈送皇帝。但到宣德年间,明宣宗让阁臣兼任六部尚书并“票拟”皇帝谕旨,经由皇帝“批红”后再经内阁下达部院。材料表明宣德年间()A.内阁成为法定的行政机构B.君主权力受到内阁的制约C.六部权力较明初大为下降D.六部不再直接听命于皇帝答案D解析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A项错误;君主权力受到内阁的制约与材料不符

4、,故B项错误;六部权力大为下降与材料中“明宣宗让阁臣兼任六部尚书”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由皇帝批红后再经内阁下达部院”表明不再直接听命于皇帝,故D项正确。4、(2018昆明二模,27)1740年,中国1两银换800文铜钱,而到1828年时,1两银直隶值2500文铜钱,在山东值2600文铜钱。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A.正常贸易持续入超B.对外贸易长期出超C.鸦片走私无法禁绝D.商品市场普遍萎缩答案C解析1740年至1828年时,中国对外正常的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1828年时银贵钱贱,说明这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可知19世纪时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

5、以扭转贸易逆差,从而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故C项正确;清朝时商品经济继续发展,D项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5、近代某政党曾发表宣言:“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本党为民请命,为国除奸,成败利钝,在所不顾,任何牺牲,在所不惜。”该宣言发表于()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A解析材料“国民革命”“出师”这些关键词表明是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北伐战争,故A项正确;土地革命是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展开的,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是19311945年发生的,与题

6、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解放战争发生于19451949年,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6、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总纲第二十八条修改如下(参见下表),这一修改()修改前:“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修改后:“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A.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建立B.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体系C.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变化答案A解析据题干中将镇压反革命修改为镇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体现了中国法制建设的进步,故选A项。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至今都处于不断的完善过程之中,故B项错误;题干中宪法内容的修正与强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之间不存在密切联系,故C项错误

7、;宪法内容的修正不能反映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变化,故D项错误。7、罗马法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这一规定体现的主要原则是()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B.效益优先的原则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保护债务,即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故C项正确。8、(2018三明二模,30)“宇宙是一个完美的、以无数恒星为外壁、不动的大天球;太阳位于其中心起照明作用,其周围有一些透明的同心天球,行星和地球分别由这些同心天球运载着作匀速圆周运动。”这一理论最早应出自()A.哥白尼 B.牛顿C.达

8、尔文 D.爱因斯坦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太阳位于其中心起照明作用”可知,该学说是指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故A项正确;牛顿的成就主要是创立经典力学,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不是天文学成就,故C项错误;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9、1946年底,欧洲遭遇严寒,经济面临崩溃。次年6月,美国国务卿指出:“必须考虑给(欧洲)以额外的、大量的和无偿的援助。”该援助()A.直接推动东欧经济发展B.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C.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D.为欧洲统一奠定政治基础答案B解析据“必须考虑给(欧洲)以额外的、大量的和无偿的援助”可以判断为马歇尔计划,东欧不在此计

9、划之列,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通过对西欧的经济援助,控制西欧的经济乃至政治,实现美国称霸的目的,故B项正确;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C项错误;欧洲始终没有完成统一,故D项错误。10、(2018长沙调研)进入20世纪以后,立体画派一改传统欧美画追求形象、逼真、写实的技法,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20世纪后现实主义画派盛行B.浪漫主义之风影响绘画艺术C.科技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视野D.艺术家善于运用“光”和“色”答案C解析现实主义画派盛行于19世纪,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构图变化丰富

10、,色彩对比强烈,笔触奔放流畅,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这与题干中立体画派的艺术特征不符,故B项错误;20世纪科技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视野,推动立体画派一改传统手法,用几何空间来表达内心世界,故C项正确;印象画派注重“光”和“色”,与题干中立体画派艺术特征不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新考试大纲适应性调研,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人以为在华通商所遇着的困难都是广州地方官吏作出来的。倘若有法能使乾隆知道,他必愿意改革。一七九二年正是乾隆帝满八十岁的一年,英国乃派马戛尔尼侯为全权特使来华。英政府给马戛尔尼的训令要他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惟

11、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在乾隆帝方面,他也十分高兴迎接英国的特使,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跪拜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中国不接受他的条件,也就拒绝行跪拜礼。乾隆帝很不快乐,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天津谈判中,中方谈判者桂良争辩说,外交使节驻京于天朝体制不合,对此额尔金的助手李泰国直截了当地宣称:“你们将肯定会看到,这项条款既对我们有好处,也将对你们有好处。良药固然苦口,但后效极佳。我的态度越是严厉,我对你们的贡献就越大。”1858年6月11日,李泰国警告说,除非即日接受条款,否则将进军北京。桂良别无他法,只得同意让英国外交代表驻京。

12、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中国驻外使馆设立后,又相继在一些国家的商埠设立领事馆,以保护中国侨民的利益。光绪三年清廷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首先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清廷于光绪十九年采纳薛福成的建议,为照顾旅外侨商归国居住方便,废除了海禁旧例,颁布新章程,允许“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一概准由出使大臣或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谋生,置业与内地人民一律看待,并听其随时经商出洋”。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1)据材料一指出马戛尔尼特使来华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未能实现的原因。(2)材料二、三表明清朝外交发生了很大变化。概括其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述。答案(1)目的:解决

13、与中国通商困难的需要;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原因:文化传统差异:英国主张主权国家平等,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思维;社会经济差异:英国工业革命开展,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对外需求不大。(学生若能从外交政策等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特点:由被动妥协外交到主动走向近代外交;由维护等级制的世界秩序到融入世界国家体系。评述:认可外国公使驻京、设立驻外使馆、废除海禁旧例、实施保护华侨政策,一方面促使传统华夷秩序的解体,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推动了中外关系的近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又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不可能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根据材料一“英国人

14、以为在华通商所遇着惟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可以看出其目的主要为解决与中国通商困难的需要;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主要从当时的时段特征方面考虑,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差异,即社会经济差异:英国工业革命开展,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对外需求不大。(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可以看出在外交方面清政府逐步由被动妥协外交到主动走向近代外交,由逐步维护等级制到融入世界国家体系;第二小问评述,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三个角度来回答,如认可外国公使驻京、设立驻外使馆、废除海禁旧例、实施保护华侨政策,一方面促使传统华夷秩序的解体,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推动了中外关系的近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又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不可能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