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4973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2用2B铅笔将第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卷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注意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规定区域作答,否则将影响扫描,无法评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

2、区。这说明分封制A. 体现了鲜明的血缘宗法性B. 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C. 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D. 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答案】B【解析】从题干“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可以看出,分封制并没有体现鲜明的血缘宗法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对象除了姬姓王族,还有功臣和旧代贵族,故A错误。从“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夏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复杂多样,分封的地域广,周的统治疆域由一个个诸侯国拼接而成。说明分封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故B正确。题干只是说明分封对象不只是有姬姓贵族,并不能说明这强化了周天子的宗

3、长地位,故C错误。题干表明分封的地域较广,并不能得出分封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故D错误。2. 唐朝初年,门下省的副长官门下侍郎专掌封驳(封还皇帝失宜的诏令,驳正臣下奏帝的违误)之职,中唐以后则是给事中(门下省的官员)“驳正违失,分判省亊。这反映出A. 三省体制日益趋向完善B. 君主专制得到加强C. 门下省最终成为决策者D. 监察体制受到破坏【答案】B【解析】唐初负责封驳的是门下省副长官门下侍郎,中唐以后则是门下省官员给事中,这说明负责封驳的官员品级越来越低,实质上反映出相权的削弱、君主专制的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门下省,没有涉及三省,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门下省负责审核,故C项错误;

4、门下省不负责监察,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负责封驳的官员品级越来越低,这实质上说明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3.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A. 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B. 政府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C. 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D. 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答案】A【解析】材料“转运使主管路线行政区的财赋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监督”,说明北宋设立转运使的作用是控

5、制地方财政,故排除BC,选A;政府设立转运使并非是监督地方官规范行政,排除D。4. 雅典城邦的克利斯提尼执政期间,极力发展梭伦构想的政策,为了促进雅典政治制度进一步民主化,以民主的方法反对民主的敌人,特意制定了A. 五百人议事会B. 陪审法庭C. 十将军委员会D. 陶片放逐法【答案】D【解析】五百人议事会主要是打破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与题干无关,故A错误,陪审法庭是梭伦时期设立,故B项错误;十将军委员会虽然是克里斯提尼时期设立的,但是它是最高的执行机关,不能体现题干中的以民主的方法反对民主的敌人的方法。故C项错误。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时期针对破坏民主的野心家制定,目的是维护民主制度,故

6、D项正确。5.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该条文体现的主要原则是A. 重罪轻罚B. 公正合理C. 注重证据D. 不告不理【答案】B【解析】“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这表明,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为他人的行为负责。即谁犯的罪由谁承担,不能株连,体现出的是一种公正合理的特点。故此题应选B。重罪轻罚、注重证据、不告不理均与材料无关。故ACD三项排除。6. “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

7、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A. 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B. 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C. 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D. 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答案】B【解析】由材料“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但国王和议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排除A;英国内阁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国王与议会的利益,有利于英国资产阶级宪政发展,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的增强,排除D。7. 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托马

8、斯杰斐逊曾表示: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这说明A. 美国总统权力至高无上B. 美国总统行政军事权力过大C. 杰斐逊并不反对君主制D. 杰斐逊强烈反对总统共和制【答案】B【解析】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结合美国总统的权力来分析。8. 自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后,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1875年的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这主要是因为A. 总统权力被有

9、效限制B. 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C. 人权诉求的不断满足D. 资产阶级革命较为彻底【答案】B【解析】1875年的宪法体现的是民主共和制度,1875年的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其实主要是因为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渐入人心,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总统权力被有效限制、人权诉求的不断满足均是原因但均不是主要原因,所以选项A、C不符合题意,排除;1875年的宪法和1794年已经结束的资产阶级革命无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9.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贵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

10、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A.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C.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D.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是指鸦片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在展开,所以从此角度出发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工业近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条件,D正确;AB两项是从阶级斗争史观得出的结论,C项是从文明史观得出的

11、结论。所以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10. 蒋廷黻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他的诏书中有田亩制度,其根本思想类似原始共产主义:“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但是他的均田主义虽有详细的规定,并未实行。”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A. 削弱了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力B. 旨在利用均田主义消灭地主阶级C. 以宗教革命与社会革命改造国家D. 出现了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策【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意在保证战争的经济来源,这说明了太平天国加强了对经济的领导权,而不是削弱,故可排除A;天朝田亩制度是为

12、了满足农民对得到土地的愿望,而不为了消灭地主阶级,故可排除B;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涉及到宗教革命,故可排除C;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所以这一政策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故本题选D。11.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颇具深意地说,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这表明了A. 近代学习西方思潮的萌发B. 中国人改善外交环境的愿望C. 农民领袖思想觉悟的提高D. 对西方国家的认知有新变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可以看出,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的外交政策主张平等,

13、与当时大部分的人相比,对西方国家的认知有新变化,从而具有进步性意义。故答案为D项。其余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名师点睛】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希望借助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措施来振兴太平天国,得到洪秀全的赞同,以太平天国官书发行。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资政新篇只是洪仁玕个人才华和学识的体现。它的出现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但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产物,因而,它不能满足农民要求,也不可能解决太平天国后期面临的问题,在战争环境下也未能实行。12.

14、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答案】A【解析】材料“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因此A项的表述最全面。B项是从辛亥革命对人民的思想方面的影响来说的;C、D项材料均未体现。13.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

15、“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A. 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侵略B. 国民政府经济被推翻面临严重危机C. 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D. 国民党开始寻求和共产党合作抗日【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是:中国抗战最后决胜在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侵略,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不出国民政府经济被推翻,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民党准备开辟敌后战场,故C项错误;南京失守前,即1937年9月国共已经实现合作抗日,故D项错误。14. 1964年1月,中国与法国建交,这一事件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舆论称为“外交核爆炸”。法国成为西方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成为当时唯一能与中美苏三大国同时对话的国家,外交空间顿时豁然开朗。下列对此解读确的是A.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出现裂痕B. 彰显中法两国外交独立自主特性C. 推动了新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D. 促进了西欧国家进一步走向联合【答案】B【解析】中国与法国建交,两国分别绕过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这体现了两国外交的独立自主精神,故B项正确;法中建交是西方资本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