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生物上第一次月考试题(2)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497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生物上第一次月考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高二生物上第一次月考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高二生物上第一次月考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高二生物上第一次月考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高二生物上第一次月考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生物上第一次月考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生物上第一次月考试题(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生物上第一次月考试题(2)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某同学通过少喝水,从而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来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但少喝水对身体不利,以下不是少喝水导致的是() A.细胞萎缩,人体老化 B.导致血液浓度升高C.导致有毒代谢废物的积累 D.人体新陈代谢增强2.某位正常体检者的血浆、肾小管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有E、F两种物质,其浓度分别如下表所示,请判断E和F分别是()血浆肾小管输尿管E0.03%0.03%2%F0.1%0.1%0%A.葡萄糖、蛋白质 B.葡萄糖、尿素 C.尿素、蛋白质 D.尿素、葡

2、萄糖 3.下列关于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含量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B.不太出汗情况下大量喝水C.组织细胞代谢减弱,代谢产物减少时,引起组织液浓度下降D.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4.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以维持血糖含量的平衡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脏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以维持血细胞数量的平衡5.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神经

3、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B. C. D.6.下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属于人体内环境B.中的氧气进入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至少有11层C.神经递质释放后必须通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D.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一般会增多7.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D.患者血浆蛋

4、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8.如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 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细胞3的种类最多A. B. C. D.9.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是血浆B.图中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C.图中与最主要的区别是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D.图中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又称细胞外液10.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表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人

5、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图中的的形态可能发生变化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中蛋白质含量会降低,导致液体增加C.图中和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11.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12.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可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O2 抗体 肝糖原 血浆蛋白 血红蛋白资*源%库 载体蛋白 胰蛋白酶 胰岛素 尿素 神经递质A. B.C. D.13

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14.如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B.图2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C.图3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D.甲电极处从静息、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可依次用图1、2

7、、3表示15.如图表示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曲线,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阻断了部分Na通道B.阻断了部分K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7.图中甲为神经元细胞模式图,乙为突触结构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图中的结构只能在甲图中的部位上形成B.刺激甲图中的,兴奋将发生双向递减的传导C.乙图中兴奋的传递只

8、能从B神经元到A神经元D.甲图中的末端将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18.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b点(b点为电表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通过检测的电位变化和肌肉收缩,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C.兴奋由b传导到c时,发生电信号至化学信号至电信号的转换D.若肌肉收缩但电表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19.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稳态是指细胞外液各方面指标保持相对的稳定B.突触间隙有分解递质的酶,根据突触的功能推测,此类酶的生

9、理功能应该是使突触后膜及时接受新递质的作用C.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既增加了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又减少了血糖的氧化分解,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20.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B.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21.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向小鼠体内注入了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后胰岛素溶液直接进入组织液中B.胰岛素可通过组织液运输到身体

10、各处C.胰岛素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D.注入的胰岛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22.机体内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其中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它的存在保证了机体反射活动的精细和协调在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内负外正B.神经元c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b兴奋C.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a和神经元b发出的信号D.神经元c对a的负反馈调节可及时终止神经元a的兴奋23.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释放的位置B.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C.组织液中Na+浓度的大小与动

11、作电位峰值的大小无关D.突触后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后,也可能释放神经递质24.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25.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

12、冲动的影响26. “开车不饮酒,饮酒别开车!”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人脑中受影响的生理结构依次是() A.大脑、脊髓、脑干B.大脑、脑干、小脑C.小脑、脑干、大脑 D.大脑、小脑、脑干27.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110 V)会立即反射性地紧握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个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A.两个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个反射中枢都在大脑C.前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D.前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28.将甲、乙两个微电流计的两极按下图所示接在功能完好的神经元(纤维)上,在a、b、c、d

13、四个实验位点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下列有关指针偏转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刺激a点,甲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B.刺激b点,甲的指针一定偏转1次C.刺激c点,乙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D.刺激d点,乙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29.有一种生化毒气能强烈抑制人的乙酰胆碱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一种兴奋型神经递质)不能分解成乙酸和胆碱。对这种生化毒气作用效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可以保护突触不被乙酰胆碱酶破坏B.可以导致乙酰胆碱不能被及时分解C.能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人的中毒症状可能是全身肌肉持续收缩进而引起抽搐30.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创口后

14、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A.用一成年的家兔做相同的实验B.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相同环境中观察C.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后缝合,在相同环境中观察D.用一幼年家兔做相同实验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31.当直接向狗的血液中注入稀盐酸,不会引起狗分泌胰液;当先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狗的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则会引起狗分泌胰液。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中,最合理的是()A.稀盐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引起胰液分泌B.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顽固的神经反射仍然存在C.稀盐酸被小肠吸收,经循环系统运输到胰腺,刺激胰腺分泌胰液D.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经循环系统运输到胰腺,刺激胰腺分泌胰液32.如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