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板块八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练习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94049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6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板块八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板块八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史版)高考历史板块八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高考历史板块八第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练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五四运动与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五四运动的影响1 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作用2 国民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对国民党的影响3 国共十年对峙 八七会议的内容4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5 综合6 一、选择题 1.(2017 辽宁沈阳一模) 胡兰成山河岁月 评述: “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 从此军阀要过时, 国会的花要谢 , 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 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 都要让给新 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冲击

2、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解析 :B 五四运动时期 , 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 国家政权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 故 A项错误 ; 根据材料中“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 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 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可知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和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 的主要领导力量, 即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故 B项正确 ; 五四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 反动统治 ,故 C项错误 ; 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是被北洋军阀的统治所破坏, 不是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目标是一致的, 故 D项错误。 2.(2017 山西大同检测)1923年

3、中共三大指出 : “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 的责任 ; 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材料主要表明, 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 ) 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B.以组织农民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 C.开始走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D.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解析 :A 材料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对工人农民的宣传、组织 ,相比较以前只重视工人, 可以推知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故 A项正确。 A项从材料看 , “引导工人农 民参加国民革命”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B 项错误 ; 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1927 年 国民革命失败后开创的,

4、故 C 项错误 ; 组织发动农民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情认识进一步深入的 表现 , 故 D项错误。 3.(2017 河北衡水模拟) 中共机关报政治生活载: “(1925年) 北方地区的国民党, 已经 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 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 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 持, 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这主要得益于( ) A.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 B.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推动 C.北伐战争的强有力支援 D.国民党在一大后迅速发展 解析 :B “1925 年”“政党的轨道”“严密的组织与纪律”体现出国民党改组的影 响; “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 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

5、步”体现出国共合作的 影响。综合来看 , 这是国民革命运动影响的推动,B 项正确。 A项表述不能全面反映材料,A 项 错误 ;1926 年开始北伐战争, 时间不符 , 故 C 项错误 ; 材料反映了国民党一大后迅速发展这一 现象 , 但题中要求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故 D项错误。 4.(2017 黑龙江大庆三模) 八七会议通过的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指出: “工人阶级应该 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 推翻反革命政权, 而建立革命平 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材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 A.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D.主

6、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解析 :B 材料未涉及打土豪, 分田地 , 废除封建剥削等土地革命的问题, 故 A 项错误 ; 材料 “工人阶级应该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反 映出中共中央仍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故 B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此时中国并未 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独立作出决策、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是在1935 年遵义会议 之后 , 故 C项错误 ;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材料主旨城市中心论不符, 故 D项错误。 5.(2018 广东佛山月考)1926年 , 毛泽东指出 : “论功行赏, 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 分,

7、 则市民 ( 工人 ) 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 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在这一思想指 导下 , 毛泽东 ( ) A.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B.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放弃发动工人参与革命 D.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 解析 :A 据材料“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可知毛泽东看到乡村革命的重要性, 因 此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故 A 项正确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故 B 项错误 ; 据材料“市民( 工人 )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 可知毛泽东并没有放弃发动工人参与革命, 故 C 项错误 ;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国民革

8、命运 动之后 , 故 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6.(2017 陕西咸阳摸底)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道:如何评估1928 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 过去的言说 , 不论是中国共产党, 还是国民党 , 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 “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 即便是中性表述, 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 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 年至 1928 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 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概括材料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要求 : 观点明确 , 史论结 合)

9、解析 : 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明确观点, 即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然后学生从经济、 思想、外交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阐述其历史进步性, 其中要求史实正确, 并且 一定要进行多角度概括。 答案 : 观点 :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论证 : 经济上 , 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政治上 ,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崛起, 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 动兴起、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外交上 , 出席巴黎 和会 ,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捍卫了国家主权。社会生活上, “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 令的颁布 ,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