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说课稿新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918945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情表》说课稿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陈情表》说课稿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陈情表》说课稿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陈情表》说课稿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陈情表》说课稿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情表》说课稿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情表》说课稿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情表说课稿(新) 作者: 日期: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第四组铿锵玫瑰组的程月月,来自于运城市垣曲中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今天我说可的内容包括六个部分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 陈情表位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一专题共两个板块:“如泣如诉”“执子之手”,分别对应着亲情和爱情,而陈情表是第一板块“如泣如诉”的第一篇文章,对应着亲情,是一篇以情动人的文言文。专题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没有真挚的感情,就不会有真正的情谊;没有丰富的感情,就不

2、会有对理想的憧憬;没有高尚的情感,就不会有大写的人。”这是这个专题序言中所写的,因此把握作者情感并能够使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必然是重中之重,因此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浓重情感,引导学生感悟至爱亲情。2体会文章的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学重难点: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三、说学生 本篇课文面对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自主学习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扫除字词障碍,理清行文思路。四、说教法 主要采用“诵读法与点拨法”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文中情感的感悟。1.诵读。采用默读、朗读、背诵等多

3、种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点拔。避开详细透彻的讲解,以简要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品味。 对于学法,照应教法,我做了如下设想:1.自主学习。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其诵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3.问题探究,针对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五、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之前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对文章中的文言知识进行整理,并能把握文章的大意。因此,这节课设想按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 1、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便是“孝”。千百年来,人们常把“忠则出

4、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陈情表(板书) 2、温故而知新(学生概述个人展示)(1) 作者及写作背景李密,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太子侍从官)。晋武帝邀请李密出山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故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宏之胸怀。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天下,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理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 (2)解题A是

5、谁陈情? 李密(224287),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B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C陈什么情? 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3、文本研读对本文的鉴赏分为两部分:一是问题导学,二是问题探究。A问题导学部分侧重对内容与情感的把握。这部分采用读与说结合的方式解决。让学生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一个段

6、落进行有感情地诵读,力争读出真情,然后谈一谈自己对该段的感受。自读两遍,(组内展示,确定一段)班级展示(哪一段朗读感受)学生可参考问题导学所设置的三个问题帮助自己理解,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导学案中设置问题的特点:既关注局部又关注整体;注重情景化的设计,既是对学生答题时的引导也是对学生展示的一个提示,同时让课堂更加流畅,而不失语文味。问题导学所设置的三个问题:“(1)作者要陈述的是自己对祖母的孝情,对晋武帝的忠情,以及自己内心无以言表的苦情。李密在第一段是如何陈述的呢?请具体说明。(“臣以险衅,夙遭悯凶”在第一段中起什么作用?它囊括了李密的哪些不幸呢?)”“(2)假如你是晋武帝,听了李密第一

7、段的动情陈说会不会答应呢?他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少仕伪朝”)那么,第二段中,李密的处境是怎样的呢?请具体说明。”“(3)同学们,试想:假如仅仅是前两段,会给晋武帝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作者不仅不能得到宽恕,甚至还要引来杀身之祸。那么李密是如何打动晋武帝的?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学案的问题导学部分,教师在此可作适当点拨与补充,并引导学生总结陈情的艺术:融情于事、融情于理、以言动人。B问题探究部分侧重体悟语言的魅力,采用自主与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由小组进行展示(学生既可以口头展示也可以书面展示言简意赅,还可以口头书面相结合)。由学案中的这个问题作为引导“古文

8、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怎么看?请结合句子进行分析。”a、融情于事,融情于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诏书切峻

9、,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对偶句式: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表意严密完整。d“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10、朝不虑夕。”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以鸟喻人,从动物的本性出发,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e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

11、们信手拈来的语句。4、回顾文章,朗读全文: 学生完成文本学习和问题探讨之后,理解了文本的意思,把握了文章的情感,通过朗读全文,加深学生多本文的理解。本环节重在体悟和学习。5、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我的收获、我的问题 (可以口头表述也可以用思维导图) 教师总结教师寄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陈情表打动晋武帝及世人的是“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私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6、课后作业 读完陈情表,你一定感受颇多,请你写出300字的读后感。(这个题目学生可写的内容其实比较多,既可以写为情所动,也可以感叹语言的魅力,还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同时还能起到以写促

12、学的作用。六、说板书设计陈情表 李密 祖孙情深(尽孝) 尽孝日短 先尽孝 揭示矛盾 解决矛盾君臣义重(尽忠) 尽忠日长 后尽忠 七、说教学效果的预测 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精神道德严重滑坡的今天,重提忠孝,对独生子女这些“新新人类”来说,仍有现实借鉴的意义。所以我在教案设计时,紧紧结合课文内容打亲情牌,巧妙渗透亲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以下知识与能力:(1)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2)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和学习讨论,唤起学生的亲情意识,通过反思自己过去对双亲的言行,从而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建议,给我成长的机会。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