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捷径》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把脉口诀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916806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道捷径》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把脉口诀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医道捷径》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把脉口诀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医道捷径》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把脉口诀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医道捷径》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把脉口诀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医道捷径》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把脉口诀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道捷径》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把脉口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道捷径》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把脉口诀(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道捷径-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把脉口诀 作者: 日期:医道捷径- 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 +把脉口诀 关于“寸。关。尺”分配脏腑+十二部简易诊脉法+ 手抄本2013-04-02 20:00:43| 分类: 默认分类|举报|字号 订阅本文转载自春风【转载】关于“寸。关。尺”分配脏腑+十二部简易诊脉法+ 手抄本医道捷径- 脉诊+神奇脉诊,不说话便知病 +把脉口诀关于“寸。关。尺”分配脏腑,目前关于寸关尺分配脏腑,多以下列为准:左寸可候:心与膻中; 右寸可候:肺与胸中。 左关可候:肝,胆与膈; 右关可候:脾与胃。左尺可候:肾与小腹; 右尺可候:肾与小腹。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时

2、间: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因为清晨时间病人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诊脉时要求有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使气血平静,诊室也要保持安静,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病人情绪的波动,并有利于医生体会脉象。 2.体位:要让病人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背垫上布枕,以便于切脉。 3.指法:医生和病人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诊病人的左手。诊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

3、,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较为灵敏。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部位取准之后,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为了重点地体会某一部脉象,也可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如诊寸脉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诊关脉则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脉,则微提食指和中指,临床上总按、单按常配合使用。 十二部简易诊脉法人发明的诊脉法以三个手指确定病情是非常科学的,它实际是一种经络信息的诊断法。古人讲“医生不懂经络,开方动手便错”,一针见血地说明了诊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古人的诊脉法虽然能知道病在那一脏、那一腑能治好病,但太深奥使人很难掌握;而只听病人的口述很多病确诊不了

4、病根,按摩没有效果。 阎惠民先生在六十余年的按摩生涯中,根据病情脉搏的反应,创造了一套十二部简易诊脉法,少走了许多弯路,治愈了许多针药治疗无效的疑难病。 (一) 诊左手寸脉如轻压只有寸脉顶指,说明有胸闷,如无胸闷感觉,有时长出一口气则胸部有舒服感则是胸闷,多因肝、胃有病。如轻压只有关脉顶指必有脾虚,多有四肢无力,女性月经偏多。如轻压只尺脉顶指,说明小肠有火,小便多数黄赤。如三部脉都顶指,多数高压偏高。但感冒发烧,全身有炎症也会出现三部脉顶指,可试血压鉴定。如轻摸三部脉都摸不到,多数阳虚怕冷或高压低;如深压只寸脉顶指,多心火大,多有心烦、心悸,少数左肺有火、咽干;如摸不到,多数心脏弱,心脏或心血

5、管有病。深压只关脉顶指,说明胃有火,食欲正常。如深压摸不到,则是胃寒,食欲不佳,或有各种胃病。如深压只尺脉顶指,说明左肾虚,多数有腿痛、无力等症状;如摸不到,则腿通气不畅。重压两膝眼痛不可触,如果按摩的双足有了凉感,说明气已通,再压两膝痛立止。如深压三部脉都摸不到,多数是低压低或是阴虚体弱;如深压三部脉都顶指,则低压偏高。 (二) 诊右手轻压只寸脉顶指,绝大多数有头晕、头痛以及咽喉痛或耳有病;如轻压只有关脉顶指,说明多数胆有火、口苦,如不苦,食无味也系轻度口苦;或者是有胆结石或胆囊炎,可做B超检查。如只尺脉顶指,多数是大肠有火,大便不成形,有结肠炎,少数便秘次数多;如摸不到,则为大肠寒,多数便

6、秘或肠感冒。如三部脉都顶指,多数高压偏高,或有感冒发烧及全身有炎症。如三部脉都摸不到,多数是阳虚、怕冷或是高压低。如深压只寸脉顶手,说明多数右肺热,多有咽喉干渴。如深压只有关脉顶指,说明肝火盛,易怒,易发脾气。如只有右手尺脉顶手,不是腰痛(检查多数血沉快或有肾炎如抗连O高则是风湿腰痛)。如不腰痛,就是背部有压迫感,胃有病。如深压寸脉摸不到,多数肺弱或肺有病。如关脉摸不到,多数肝有病。如只尺脉摸不到,则是腰通气不好,如掐压后溪双足有凉感腰痛立止。如三部脉深压都摸不到,多低压低或身体虚弱。如三部脉深压都顶指,则低压偏高。脉70次左右为特别正常,但快不超90次,慢不低于60次都属正常范围,超过则为不

7、正常。 注:l、如深压只双手尺脉顶指,则为气血双亏。古人讲气血双亏不能补,一见补药立即影响食欲。如深压只双手尺脉摸不到,则为底脉断,不治,卧床病人多数近日可死。如十二部脉都摸不到随时可死(无脉症例外)。如按摩调不过来,请快速送医院,以免出现危险,慎之慎之。如果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煤气中毒猝死,如体温正常,用心脑肺复苏法90可抢救活,如体温已降速送医院,随时有危险。 2、老有少脉者死,如老年人十二部脉重压还跳动顶指,说明其生命不久矣。如能调过来可继续治疗,可延长生命时间:如调不过来就让人家另请高明。 3、三跳一停一年必死,两跳一停随时可死,慎之慎之。所以要特别注意,对重病人看着很危险,只要脉搏正常

8、、有力,体温也正常,看着有危险实际危险很小;如果脉搏无力、体温又不正常,看着没危险实际危险很大。如果在按摩中出现休克,四肢抽动,速向中指方向重补内关十八下,重拨合谷,迅速强掐十指根十指甲根两旁,迅速强掐十趾根和趾甲根及趾甲根两旁,最后掐人中,立即可以抢救过来。千万不要先掐人中,如果是心脏引起的,如油灯没油猛一加油仅剩下的灯头反被浸灭就没救了。但有的人脉太弱摸不准和不全面,所以还需以诊痛法、诊气法进一步诊断,才能使诊断达到与CT、B超、透视、化验95的准确率。如六十岁以下不管男女,长过长的眉毛超过多数眉毛二倍以上必患重病,可让病人每月拔两根,拔完为止。连根拔,不要用剪刀剪,有利于治疗效果。如在未

9、病时提前拔掉,多数可避免重病的发生。 血压,高压看低压,高压240mmHG是红灯:而低压120mmHG是红灯。所以,低压120mmHG随时可以出危险。如按摩降不下来,请病人速到医院。低压看高压,高压低于50mmHG则有危险,请注意。如压差低于20mmHG是肾脏所致,治肾为主;压差大一倍是心脏所致,以治心脏为主。如一手寸、关脉顶指,尺脉摸不着;一手尺、关脉顶手,寸脉摸不着,俗名叫“十五个桶打水七上八下”,病人最痛苦。只有手足调通才能治好。摸两手只有关脉顶指,寸、尺脉摸不着,俗名叫枣核脉,实际是气结胸,针、药很难治,按摩以治足为主,上下兼治。发焦肺主皮毛,毛发在药中叫血竭,说明血已不能润发,以治生

10、血为主,不及时治疗将危及生命。耳焦耳主肾,多因房事过度,多患肝病而死。左右双手关、尺脉都顶指,饮食明显减少手抄本医道捷径- 脉诊我有一个手抄本医道捷径,是清末民间中医李元贞(河南省襄城县柏宁岗人)著,本书以脉理为刚进行治疗,现将其中的一小部分打出来,行家们看看没有实用价值? 1、七表脉: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脉:微、沉、缓、濇、迟、伏、濡、弱。2、脉理精要脉理细如毫发,得精微者有几家,明其大意也就罢;浮沉迟数四个字,虚实寒热紧对答,七表八里不论他,此四者,辨析分明,用药饵,庶乎不差。3、浮脉听我把浮脉学,轻轻的就摸着;浮字之中分迟数,浮迟表寒何用讲,浮数往往假热多,浮而无力大虚火,浮

11、而有力风寒搏,把浮字牢牢记着。4、沉脉将沉字,说与你,重重的按至底;沉中亦寓迟数理,沉迟里边寒如冰,沉数内热不需提,沉而无力知是气,沉而有力定是积,把沉字,切切记之。5、脉分部位学看脉,要部位分明,寸关尺左右相同,五脏六腑配合定,左心胞络肝胆肾,右肺膻中脾胃命,肾与膀胱表里应,命门脉紧对三焦功,大小肠两寸分并。临诊脉,贵沉静;勿斜视,勿妄听,澄心静虑验脉症,病在某脏,在某腑,虚当补,实当攻,寒宜温,热宜清;分清了虚实寒热,庶不愧当医之名。6、看脉息至诊脉时,稳呼吸,以己息,侯彼息,察其间断与接续。一息四至平和脉,再加一至亦是吉;六数七热为急脉,八九十至将死期。当医人要阴阳分,浮数阳,沉迟阴,关

12、前关后阴阳论,阴中有阳,阳中阴,阴极似阳,阳极阴,其间最足把人混,当医人,阴阳不分,无怪乎,治死活人。7、心经浮脉左寸浮,心火虚,不能生土;土困兮,金必败,咳嗽痰吐,怔忡悸,盗自汗,归脾为主,去木香,易白芍,五味敛补;养心汤,补心丹,二方酌处。归脾汤诗曰:参术龙芪神,远归香枣仁, 甘草须用炙,水煎姜枣引。养心汤诗: 参芪神茯苓,枣柏归川芎, 半草志桂味,血足心自宁。补心丹诗: 人元(玄)丹参苓,归地天麦冬, 远味枣柏仁,内中有桔梗。又诗: 补心加石菖,开窍效更良, 蜜丸朱砂衣,引用灯草汤, 去了五味子,加草和中堂。8、心经沉脉左寸沉,心火实,实则亢害,移热于小肠中便闭赤涩,或淋浊,或口糜,疼难

13、忍耐,导赤散合逍遥,一剂清泰,若不然,泻心汤,亦可使得。(注:便指的是小便)导赤散诗:生地木通甘草稍,还有竹叶清上焦, 数味清凉降实火,南方丙丁自然消。逍遥散诗:(略)(注:原书此方有山楂一味)泻心汤诗:泻心汤中芩连黄,三味能泻是火强, 大黄必须酒蒸用,至于芩连生无妨。9、心经迟脉左寸迟,心经寒,抽愵冷颤,面色青,小便白,毛骨悚然,喜热饮,恶凉水,烈火不煖,真武汤,理中汤,附桂难免,不大寒,养荣汤,可保安痊。(方剂略)10、心经数脉左寸数,心经热,热即是火,心属火,数属火,火上加火,或赤肿,或痒疡,无非火烁,归脾汤善能泻,火中之火,六味汤加归芍,渐渐消却。11、肝经浮脉左关浮,肝经虚,木中无火

14、,木无火,不生心,心血立涸,血枯稿,不管筋,筋挛脚弱,或结核,或瘰疬,肝气不和,只须用,七味饮,一方安妥。七味饮诗:六味加桂名七味,辛以润之此方类, 水能生木木自强,何虑肝经浮脉溃。12、肝经沉脉左关沉,肝经实,郁而不伸;胸胁痛,胃脘疼,二目赤昏,怒伤肝,不荣筋,久则崩淋;每食后,吞酸味,如醋浸心,数般病,逍遥散,加入左金。(吴萸炒黄连即为左金)13、肝经迟脉左关迟,肝经寒,冰里藏炭;不是热,用凉药,不得正权;浑身颤,二目闭,两手搦拳;腰又弓,脚又软,筋急拘挛;右归饮,八味饮,二方任拣。14、肝经数脉左关数,肝经热,火又增火;上烁金,中凌脾,痰嗽形削;君不明,乱贼臣,助纣为虐;向北方,求救兵,剿灭贼伙;大剂子,六味汤,重加归芍。 15、肾经浮脉左尺浮,肾经虚,虚则水泛;水泛兮,土不撮,浮而为痰;理中汤,加白蔻,木香制半;亦有那,命门衰,不能配简。即当用,八味饮,补而逐痰。(木香制半:木香制半夏。八味饮:六味地黄汤加附子、肉桂)16、肾经沉脉左尺沉,肾经实,实则水聚;水不流,其余脏,何以济滋;二目赤,唇口糜,鼻无润滞;皮肤燥,咽咙干,二便且闭;四物汤,右归饮,重加六味。17、肾经迟脉左尺迟,肾经寒,寒则水凝;水凝了,遇寒冬,必冻成冰;穿厚衣,近烈火,难忍寒冷;四肢厥,两唇青,小腹绞痛;用姜附,上肉桂,加入汤中。诗曰:寒则凝滞热流通,大凡医家无不明, 太阳一照冰霜解,不过二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