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2010届高三调研试题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81824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尾市2010届高三调研试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汕尾市2010届高三调研试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汕尾市2010届高三调研试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汕尾市2010届高三调研试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汕尾市2010届高三调研试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汕尾市2010届高三调研试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尾市2010届高三调研试题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汕尾市2010届高三调研测 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12、中国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演变历程中( ) 逐渐理性化、思辩化 逐渐神化 影响逐渐国际化 A正确,不正确 B正确,不正确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13、“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这个比喻可用来形容( ) 英国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重商主义经济没落 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 A B C D,14、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这两种政治体制的相同点不包括 ( ),A都反映了中央各部门的关系 B都实行分权 C都

2、体现了集权原则 D都具有民主性,15.法国大革命期间,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之间斗争激烈。这说明 A.他们代表的根本阶级利益不同 B.他们在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方面尖锐对立 C.资产阶级内部不可能实现联合 D.资产阶级各阶层间存在着一定利益冲突,16、右侧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1)很多漂亮的、上乘的男女服饰 (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 (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现象台 (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 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17、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3、是一部由贵族、平民两个阶层共同接受的成文法典 把贵族压迫的隐蔽特权变成了受法律约束 体现了贵族的妥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民 体现出法律的均衡和约束( )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正确,不正确 D正确,不正确,18、在1919年的俄国,一位城市居民用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请判断这种现象是真是假?其依据是什么?( ) A假的,余粮收集制,农民没有剩余粮食 B真的,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自由贸易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D真的,余粮收集制,农民出售了自己的剩余粮食,19、早期维新思想认为:“欲张国势,莫要于设议院。”“能通上下之情,则地有余地,民有余力,闾闾自饶,盖藏库

4、无虞匮乏矣。”“所冀中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体察民情,博采众议。”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主张学习西方议会制度 将近代西方制度与中国传统制度结合 提出了制定宪法的要求 通过改革政治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A. B. C. D. ,20、1987年接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沿用前任主席沃尔克坚决反通货膨胀做法的同时,更加强调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在通货膨胀还没有明显苗头的情况下就实行紧缩政策,将通货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格林斯潘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 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加强 B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21

5、、“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笙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从唐朝张籍的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主要信息是() A、唐朝长安城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B、陆上丝绸之路的商业繁荣 C、唐朝西部地区丝织业发达 D、白银成为唐朝时期普遍流通的货币,22、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不同点是() A、改革涉及土地制度 B、改革涉及赋税制度 C、改革涉及军事制度 D、改革触及上层建筑,23、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品有( )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凡高的向日葵 A B C D,38、不同时期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概括,反

6、映着当代学者对历史发展方向的认识不断深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以往,很多学者把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原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多数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对1840年以来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新概括。 现代化理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国外引进的。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就中国近代而言,现代化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三大问题,即政治现代化,即政治民主化,包括民主

7、独立;经济现代化;社会生活现代化。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回答中国近代史开始和结束的标志。(4分)它们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依据各是什么?(4分),(2)如果按照材料一的观点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至少列出3件)(9分),(3)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任选中华民国成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件重要事件进行评价。(11分),(4)材料二的观点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新观点。说明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9分,(1)鸦片战争;中国新民主主义胜利。(2分) 开始沦为两半社会;走上独立自主。(4分) (2)禁烟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8、、辛亥革命等。(9分。任答3件) (3)选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促进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或选抗战胜利:取得民族独立,为现代化创造条件。(5分。其他实例同等得分) (4)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进一步解放;近代史研究取得进展;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吸收外国史学研究成果。(3分。任答3条),39、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予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

9、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苟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材料五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

10、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 请回答:,(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5分) (2)材料三、材料四中,王阳明和苏格拉底提示的道德本质分别是什么?他们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 6分) (3)据材料五分析,汉密尔顿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原因是什么?(1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对政府进行了怎样的“内

11、在的限制”?(1分)综合上述材料,与其他思想家相比,汉密尔顿主张如何对人性进行规范引导?(1分),(1)异:孟子:人性善;苟子:人性恶(2分);孟子要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苟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2分)。 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4分) (2)王阳明认为道德的本质是“良知”,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2分) 王阳明主张通过内心自省和道德实践来提高道德修养,即:知行合一(2分);苏格拉底主张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2分)。 (3)原因:人性恶。(2分) “内在的限制”的方式:三权分立。(2分) 方法: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规范引导(2分) (4)评分标准:无论从哪个角度论述人性观,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