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4篇」(四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1877276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0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4篇」(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4篇」(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4篇」(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4篇」(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4篇」(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4篇」(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4篇」(四篇)(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4篇(四篇) -1-工作总结参考范本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4篇(四篇)目录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4篇一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大全二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模板三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范文汇总四2/8292019年工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44篇一市总工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一、主要工作,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按照“日常工作出经验、重点工作出亮点、自选动作创特色、整体工作上台阶”的思路,紧紧围绕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中心任务,咬定目标,精准发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统筹城乡工会建设”工作受到全国总工会充分

2、肯定,在全国推广。 “工会干部上挂下联”工作在全省群团工作会议上受到王辉忠副书记充分肯定,在全省推广。 工会劳动保护分级管理、创新工作室创建等工作受到省总工会肯定。 市总工会被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和省级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暨双爱活动先进组织。 一、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服务发展大局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凸现政治性。 通过党组中心组(扩大)会议、机关干部学习会和全市工会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学习好、把握好总书记和夏宝龙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组织动员广大职工走

3、在时代前列,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 自觉把工会维权工作纳入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在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和增强凝聚力中凸现先进性。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精神和职工文化建设。 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3/82事迹,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把群众路线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不断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在扩大工作覆盖面、实现服务普化和改进工作方法中凸现群众性。 加快新领域

4、新阶层工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做好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农民工工作,提高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有效覆盖面。 构建大服务体系,强化服务意识,实现工会服务网络化、普惠化。 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更有效地组织引导职工、服务帮助职工,把更多的职工群众吸引到工会工作中来。 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培育“工匠精神”,促进嘉兴创新驱动发展一是深入开展劳模先进引领活动,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认真做好全国劳模及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的推荐工作。 9人被评为全国劳模,6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获省“五一劳动奖状”2个。 开展上下联动为“最美嘉兴人最美职工”点赞活动,评选出10名最美职工和10名市优秀职

5、工;组织“寻访劳模足迹”宣传报道,“五一”期间在浙江工人日报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发表新闻报道17篇。 二是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增强职工创造活力。 紧紧围绕市委“建设美丽嘉兴、创造美好生活,打造江南水乡典范”重大决策部署,以镇(街道)和基层企业为重点,组织全市职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建设“两美”嘉兴劳动竞赛。 全市1。 9万余家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 在抓好千亩荡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等20个市级竞赛活动示范点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推动全市100多家市级重点工程项4/82目开展以“六比”为主要内容的“两美”嘉兴重点工程立功竞赛活动。 三是深入开展职工技能比武,提升职工技术水平。 市、县、镇层层联动,大力开

6、展职工职业技能比武活动。 举办全市第八届职工技能运动会,设置市级比赛项目32项。 通过技能比武,54名职工获技师资质证书,291名职工获高级工资质证书,79名职工获技术操作能手称号。 四是深入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增强职工创新能力。 深入开展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命名市级高技能创新工作室21个,评选市级“工人发明家”10名;全面推进班组建设,表彰市“工人先锋号”50个,获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7个;组织实施、推进“百名高技能人才晋级,千名技能带头人培养,万民农民工培训”计划,全市各级工会培训职工12。 3万人次。 三、以职工多元化需求为导向,提高服务精准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扎实推进

7、依法维权新实践,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不断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全面保障职工政治权益。 对有一定规模、基础较好的企业,高点定位,高效促动,职代会建制率达95。 4%。 对小型企业,依托镇(街道)、村(社区)、工业园区,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建设,全市建立区域(行业)性职代会工作机制1233个,覆盖单位40633个,建制率93。 8%;不断提升工资集体协商质量,全面维护职工经济权益。 大力开展“要约行动”,签订或续签工资集体协议。 加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指导员作用,提升协商质量。 全市单建企业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协议8742家;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全市1。 1万多

8、家企业5/82开展安康杯竞赛,参赛职工69多万人。 开展“度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全市20xx多家企业8万多名职工参与。 二是不断深化工会大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大力推进市、县(市、区)职工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大镇(街道)职工服务站、企业服务点建设力度,形成了市、县(市、区)职工服务中心、镇(街道)服务站、村(社区)和企业职工服务点四级网络。 启动第二轮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全市参保职工已达40万多人;深入开展工会“四季送”、结对助学、“心连心”大病救助、爱心透析专项救助、“平安返乡”等活动,慰问困难职工27。 6万人次,发放慰问款2591。 4万元、慰问品964。 9万

9、元。 帮助农民工平安返乡41370人次,包车375辆,购买机票105张,车船票40442张。 三是深入推进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不断扩大职工书屋建设的覆盖面,创建全国职工书屋4家,省级职工书屋25家,新增市级职工书屋87家;举办全市企业职工文化论坛,共收到论文39篇;组织开展“送文化、种文化”系列活动,为基层送演出217场,图书15万余册。 四、不断提升改革创新新动力,着力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工会建设,夯实党的群众基础一是大力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以“镇(街道)工会创示范,基层工会增活力”活动为载体,切实推进镇(街道)工会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

10、管理机制创新,着力打造以镇(街道)工会为枢纽,行业(产业)工会为纽带,村(社区)工会和企业工会为基础的新型城乡“一体化”工会工作体系;开展优6/82秀工会工作者评选,组织基层工会干部参加全总、省总培训,市县(市、区)总工会组织10期701人培训。 二是大力推进基层工会建设落实年活动,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在全市开展为期3个月的建会、入会情况普查,全面掌握基层工会建设情况。 按照全总数据库扩容升级和改造要求,做好信息维护和处理工作;大力推进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工作,全市新增农民工入会12万余人,新建工会组织748家。 三是大力推进干部培养机制创新,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推广工会干部分级管理工作机制

11、和工会干部上挂下联锻炼机制,通过理论培训和实岗锻炼提长基层工会干部的业务水平。 按照省委、市委部署,组织开展党组书记上党课、专题学习研讨等,推动党员干部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争做“三严三实”好干部。 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深化工会“双服务”活动,市总机关组成6个调研服务组,共127人次分赴各县(市、区)、产业(系统)工会、镇(街道)工会、企业、创新工作室指导服务,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工作思路全市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

12、进性、群众性,按照市委和省总工会的部署,紧紧围绕嘉兴“十三五”科学发展目标,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构建“五大”工作体系,不断深化“四型”工会建设,进一步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建设“两美”嘉兴、打造江南水乡典范而努力奋斗。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7/82 一、以劳模精神为引领,打造嘉兴工匠队伍,助推经济转型发展一是发挥劳模先进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进一步完善劳模培养、选树、管理等制度,重视选树更多的技能型、创新型和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一线职工,确保劳模先进性,扩大劳模社会影响力。 进一步完善劳模管理体系,加强各级劳模协会建设,做好劳模数据库的动态管理工作。 进一步做细

13、劳模服务工作,落实劳模待遇,关爱困难劳模,增强劳模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影响力。 二是深化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汇聚助推发展正能量。 紧扣“十二五”收官、“十三五”起航的各项目标任务,围绕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把劳动竞赛作为激发职工创造活力的重要载体,以“工人先锋号”创建为平台,广泛开展各类劳动竞赛,激发全市广大职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积极投身经济建设。 加强高技能人才(劳模)工作室建设,切实提高职工和企业创新能力。 广泛开展班组创先争优竞赛,推动班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深化职工节能减排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是深入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14、提升职工创业创新能力。 围绕省市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开展“百名技能人才晋级、千名技能带头人培养、万名农民工培训”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练兵、技能比武和技术创新活动,使技术工人技能素质有实质性提升。 深入开展“工人发明家”评选和“五小”评创活动,鼓励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鼓励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升竞争力,造就一支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技术工人大军。 8/82 二、以和谐创建为载体,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一是进一步加强源头参与和宏观维护。 加大源头参与力度,通过与政府联席会议、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厂务公开协调小

15、组等渠道,反映职工意愿呼声,研究职工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加强普法教育,引导广大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提高法治意识,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强化工会法律援助职能,发挥工会法律顾问和法律志愿者的作用,努力为职工群众提供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是进一步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继续深入开展“双爱”评创和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推动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健全劳资矛盾预警预防、劳动法律监督、矛盾纠纷排查、突发性事件应急调处等机制,发挥各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的作用,打造便捷、高效、多方参与的劳动争议调处模式;不断深化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积极创新和拓展工资集体协商模式,重点关注三产服务行业、中小企业和区域、行业,确保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保持在建会企业的90%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