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语文主题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1874523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主题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主题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主题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主题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主题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主题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语文主题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论文语文主题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融于儿童心灵追求简约有效语文主题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缘起寻根现实生活中,学生的阅读内容远离“经典”,大多为“文化快餐”;孩子们的阅读方式由传统文本转向电脑浏览,对于白纸黑字的课本越来越难以亲近。 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像一出戏剧的引子或一个风景点的引道一样,先把孩子从声、光、色的世界里引进语言的殿堂,然后指出一个个路径,让学生有可能走进更多的作家、更多的文本,进行更丰富的语文实践,获得更大收获,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学生日常生活不断受到信息强度和信息密度的包围里,学生对传统文本的那些修辞性很强的文字,似乎缺乏阅读的耐性。 如何唤起对相关信息的

2、敏锐知觉,如何对海量信息作出即时性判断,维持获取新知的欲望,便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学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恰恰是对这种思考的一个很好的解答。 她说“主题教学就是要从精神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 其要义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再通过对重点(最好是经典的)文本的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者相关的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从而让一个个主题成为学

3、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 我在设计牛郎织女一文教学时,被男女主人公那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和极力冲脱封建统治的精神所感动。 这时,在我的头脑中也出现这样一些人物故事孟姜女万里寻夫哭长城、白娘子与许仙的人妖婚姻、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杜十娘怒沉八宝箱、崔莺莺与张生通过阅读对比,我发现这些民间故事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再结合对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思想的学习,于是决定用主题教学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民间故事。 二、实践叙事4月18日布置任务我们将要学习的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它和孟姜女梁山伯和祝英台白蛇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 大家在课后去读一读,了解这四大民间故事及其它相

4、关民间故事。 (将学习任务提前告知学生,以便学生及时阅读。 )4月19日4月24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根据学情开展相关学习设计已是不争的理念,作为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在设计中能走进学生。 从了解的情况来看,学生只能流于故事的本身,只是关注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 )4月25日学习牛郎织女;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围绕牛郎、织女是否幸福展开讨论。 教学片断师读完这篇民间故事,你认为牛郎、织女幸福吗?再次自由读一读课文。 (生认真地读课文)生1我认为他们不幸福。 因为故事的最后说他们每年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见面的机会,对于相爱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短了。 (第一个同学就给了我一个下

5、马威。 我原本的理解是人们被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因此在故事的最后,编出了这样的结尾,从而表达人们对他们的同情。 )生2我也认为他们生活得不幸福。 因为他们俩生活在一起的时候,白天男耕女织,但到了晚上或者白天没人的时候,织女就非常担心和害怕,她知道王母娘娘一定会把自己抓回去的。 生3说他们不幸福我也同意,不过,我觉得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很幸福的。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劳动着。 生4我认为他们幸福的理由是牛郎织女能够在一起生活,而且他们有了自己的两个孩子,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这是无比幸福的。 生5对牛郎织女来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曾经生活在一起,有自己的孩子,而且每年七月初七还可以见上一面。 虽然时

6、间很短,但相对于那些相爱但永远不能在一起的人来说,这已经是很幸福的了。 师相爱何必朝朝暮暮,只在乎曾经拥有。 生6我不同意教师您的观点,我觉得相爱应该朝夕相处,特别是到了老年的时候,更可相依为伴。 (他的发言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师那么说,你们为他们不能朝夕相处感到遗憾了。 (生异口同声说“是”)那你们为什么同情他们呢?(接下来的讨论主要是关于爱情的本质问题。 )师既然你们这么支持牛郎织女的爱情,那么大家就把当作王母娘娘,你们可以扮演故事中任何一个角色来劝说我。 (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王母娘娘这一权力代表在故事中的作用。 )课外运用课堂中的学习方法再次阅读其它民间故事。

7、4月26日主题教学交流讨论四大民间故事阅读感受。 教师评课。 围绕本次主题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座谈会。 (引入学生对老师教学的评价,不是什么新鲜事。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对老师的教、自己的学最有发言权。 )片断一了解爱情的本质师这些民间故事都描绘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 你觉得你支持主人公的爱情吗?生1我不支持,因为他们的爱情大都没有好下场。 特别是梁祝中最后祝英台在出嫁时来到梁山伯的坟前,她的伤心欲绝感动了上天使得雷声大作、大雨如注,最后双双化作蝴蝶在空中飞舞。 我读到这儿,还哭了呢?生2我不太同意她的观点,因为有些民间故事中的爱情结局是圆满的,如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冲破种种阻碍,最后与许

8、仙在一起的。 (学生此时的焦点在爱情的结果上,而我原本是引导学生就主人公的爱情本质进行讨论的。 于是,我又及时进行了引导。 )师我们如果不看爱情的结局,因为这些爱情都受到外界的各种阻挠。 我们就主人公的爱情本身来看,你赞同或支持他们吗?生!我是支持的。 因为他们都想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生活在一起。 生2我也支持。 就拿“梁祝”来说,他们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只有相爱的人在一起才会感到幸福。 而事实上,他们可以说是男才女貌,更何况祝英台还读过书呢?如果按照她父母之命嫁给有钱子弟马文才的话,在物质上是幸福的,可是在精神上是没有一丁点儿快乐可言的。 生3我也觉得让祝英台嫁给马文

9、才,是祝英台的父母把婚姻当作交易了。 如果说他们是为了让祝英台幸福,还不如说通过嫁女儿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那白蛇是妖呀,人妖怎能结合呢?生1不对,此时的白蛇已经修炼成道了,她是一心一意爱许仙的,而且她在自己的长处在人间行医做善事呢?生2白娘子理应得到许仙的爱,说她是妖,只不过是法海之类的人的一种借口罢了。 (学生对爱情的本质已经很到位了,他们认识到男女主人公在追求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他们的爱情是很纯洁的,没有一丁点功利色彩。 他们已经感受到故事中的爱情是美好的,是值得我们去支持的。 )师是呀!这些民间故事中描绘的爱情是纯洁、善良、美好的。 他们对爱情的追求就是对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我们确

10、实应该支持。 片断二师既然故事中主人公的爱是美好的,可那些权力代表为什么要阻挠呢?生1我通过阅读,发现那些权力代表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 如法海作为权力的代表,对人间发生的这段“人妖姻缘”非常反感,特别是当白娘子帮助许仙开了保和堂药店,致使法海主持的金山寺的香火不旺了。 于是,法海为了自己的利益,却打着为许仙着想的幌子,制造了一场破坏人间美好婚姻的灾难。 生2牛郎织女故事中,王母娘娘认为自己的权力受到了织女的侵犯,感到自己没有脸面。 所以对他们的爱横加干涉。 生3秦始皇虽然没有直接拆散孟姜女和万喜良的婚姻,但他更可怕,他为了造长城,不惜牺牲无数老百姓的生命,害得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连老

11、天都在为孟姜女鸣不平,让长城在哭声中倒了八百里。 片断三师大家都知道,法海、秦始皇、王母娘娘等人只不过是权力的代表,人们借他们来表达自己对当权者的一种愤恨。 他们拥有权力,但滥用权力。 对本是非常美好的事物进行了个人极端的破坏。 一直到今天,这些故事也在警示着后人,特别是那些掌有大权的人们。 如果有一天,你也有巨大的权力时,你会怎么使用自己的权力呢?生1老师,我觉得不可能。 他们的权力那么大,我们怎么可能跟他们比呢?师其实权力是无处不在,比如我作为班主任,对一个班级的同学来说就有较大的权力,作为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就有强大的权力。 也许现在或许将来,你一定会自己的权力的,到那时,你会怎么使

12、用自己的权力呢?生2如果我拥有权力时,一定要慎用,要把权力用在为人民谋利造福上。 生3当我拥有权力时,我做事说话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否则像秦始皇那样,总有一天要遭报应的。 生4通过今天对民间故事的学习,我感觉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它会为人类造福,有时它却会无缘无故地伤害别人。 因此,我觉得一个人的心术一定要正,只有这样,权力才能发挥它正面的作用。 学生座谈心声教学结束后,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座谈,学生对本次的主题学习主要谈了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1、信息容量大。 一节课学习了七八篇民间故事。 2、学习得很轻松。 在自己的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大组交流,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非常积极投入。 3、效果很好。 我

13、们围绕老师提出了三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对爱情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爱情其实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在与以神、仙、父母等权力代表的斗争中追求幸福生活的。 三、反思感悟通过教学实践,以及同行与学生的反馈,我认为主题教学乃至对语文教学都应走进儿童的心灵。 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走进儿童的心灵呢?结合民间故事主题教学案例,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理解?解读!实现对话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教材为依托进行语文的教与学。 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在对教材的理解,把理解教材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因此,在教学中就出现了师讲生听的传道场面。 今天,我们对学生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个

14、性各不相同,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背景而这正是我们实施教学的基础。 我们对课堂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课堂是学生提升的主阵地,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心灵交融、智慧碰撞的场所而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真谛!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解读。 教师不能执著于自己的文本解读,或强制灌输给学生,或试图矫正学生的文本解读。 我们应该注重教师与学生双方解读的过程,特别要注重学生形成文本解读的过程,明确学生与教师形成文本解读的差异,以便引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我在设计民间故事这一主题教学时,围绕解读做了许多工作。 首先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 我在深入阅读了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后,认识到这一主题的文本都涉及到了爱情的话题。 通过解读,发现故事中男女主人公为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与社会的权力代表作着顽强的斗争。 这样的解读让我产生了短暂的思索我应不应该将这些描写爱情的民间故事搬进课堂?我到底要对学生进行怎样的引领?这些文本中的爱情故事值不值得我们去研究?于是我又进一步解读文本,这些故事中男女主人公追求的爱情都是崇高的、纯洁的、没有丝毫功利的东西,爱情在这些故事中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于是文本的价值之一已然在我脑中形成这些故事中的爱情是美好的,我们要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