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整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观对大学生的指导意义.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1841386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7月整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观对大学生的指导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7月整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观对大学生的指导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年7月整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观对大学生的指导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年7月整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观对大学生的指导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7月整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观对大学生的指导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7月整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观对大学生的指导意义.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观对大学生的指导意义 摘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本文阐述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认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大体内涵,最后阐述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关键字:大学生 认识论 实践观 社会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开展,大学生能力建设逐渐成为高校培养教学目标的重点之一。辩证的唯物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检验书本

2、知识的必要选择,是学以致用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现如今,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就业率等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大学生依然是一个将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团,所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素质刻不容缓,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利用假期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非常有利。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基本特征、基本形式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和科学形式。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从

3、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反覆;社会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2、基本特征:a.(物质性)唯物主义实践观与唯心主义实践观的区别;b.(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的区别;c.(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与生物消极适应活动的区别;d.(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3、基本形式: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科学实验及精神生产实践.认识(反映论、能动性、创造性)、(能动的反映论)认

4、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a.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c.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能动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创造性)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基本特征和主要形式 1、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有两方面含义:(1)实践的一般本质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

5、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实践的特殊本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2、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3 、实践的基本形式:a.生产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

6、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b.社会关系实践。是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类的社会 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c.精神文化创造实践。首先包括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中的认识与实践1、认识的本质与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把

7、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西红柿原产于美洲,但当地人一直怀疑它有毒,取名狼桃而不敢吃。直到18世纪法国有位画家抱着献身精神,决定尝试一下。据说,这位画家在吃时,就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但画家不但没死,反而第一个品尝了西红柿的美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a.认识只能来自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第一,认识是根据实践的需要产生的。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

8、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毛泽东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的这段名言也说明了这个道理。第二,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客体本身不可能自动地反映到人脑中来,客体只有成为实践活动的对象,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表明,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实践,是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才推动认识由浅入深、由片面向

9、全面发展。第一,实践不断地给认识提出新课题,提供经验材料,实践的需要推动着人们去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实践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第二,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第三,实践的发展,锻炼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人类智力的开发,是受着实践发展水平制约的。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

10、于改造世界。如果认识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不用它来指导实践,这种认识就失去了价值;而实践也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自觉实现改造世界。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以及正确的程度如何,只能靠实践来检验。一般来说,凡是在实践中被证实了的,达到预期成果的认识则是正确的;否则,就证明认识同客观外界的规律性不相符合或不完全符合。一句话,认识正确与否,要靠实践来检验。四、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大学生生活的中指导意义1、 社会实践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学不是完全的社会化,实践提

11、供这样一个机会,让大学生们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从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所从事的工作,一方面发现自身潜在的能力,另一方面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综合能力往往是一个学生在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多方面能力的体现,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已有的能 力得到锻炼,大学生对自己缺陷也有所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在以 后的发展中为社会需求做好准备。 2、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人生意义大有裨益。大学十分重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会安排老师给同学们准备各种各样的实习,工程学院的金工实习,人文学院的礼仪培训,农学院的农事训练等等,体现了华农充分认识了解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性。除此之外

12、,各个学院的社团组织举行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充分提高了学生认识实践,参与实践的能力,而我在加入过的组织科技创新也创业联合会中,也亲身体验和了解到实践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科联会组织各类创业比赛,科技创新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才能也不足。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了书本之外的知识和人生意义,这也是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有文化有纪律,社会实践正是这些优良精神品质的试验方式,学生可从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对学生的价值追求,政治文化信仰都将有影响。 3、 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在

13、于能够推进其职业生涯的建构。目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只是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对于生涯发展意识、生涯决策能力、自我价值认知、职业定位等却一无所知,导致了不少“毕业即失业” 的尴尬局面出现。这显然与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初衷更是相去甚远。要培养合格的人才,这就有必要以社会实践为方法入手,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 在我大一的时候上的职业规划课程中了解到。首先,通过行进中的社会实践,大学生个体可以逐步建立与发展一个适当的自我概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选择与生活方式,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大批学生外出参加实习,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人生规划

14、中的关键是合理职业定位。定位准确,才能使规划实用有效,否则,规划制订得再好也无法变成现实。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将在以活生生的职业环境中,进行正确的判断,科学的规划人生;认知自身的能力、兴趣、个性等,以及明确个人的职业价值, 有利于未来将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因此,对于一名标准的大学生来说,要兼顾地做到做好这两点,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我们都要以国家的建设为己任,在学习中自觉地严格地要求自己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此武装自己。学习 的目的在于运用,这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实

15、践观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在自己 的专业课及公共文化课的学习当中,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要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质疑,努力学好理论知识。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尽快成长的必经之路。离开了社会实践,就谈不上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更谈不上发明创造。总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自己来说是有益的,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测评,对以后的学习自身素质的养成都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以后在社会上的作用不容忽视,社会实践让学生们渐渐走入职业化道路,亲身感受到职业人士的行为生活习惯,为将来参加工作做好准备。社会发展、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赖于大学生 们自身素养的提高。因而大学生参加社

16、会实践很重要,实践方式的选择可以多样化,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需求,社会实践也是一种磨练自我、提升自我的途径,所以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祖国栋梁之才。 总结:少年强,则国强,现在我国的科学技术还与世界强国一很大的距离,科学技术的改革与创新的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要以此为激励,奋发图强。我们要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当今社会物欲横行,这给我们当代大学生提出了严 峻的考验,我们要运用所学到的一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指导自己 的行动,让自己冷静地看世界,清醒地认识世界,不随波逐流,努力发展自身, 为将来投身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参考文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版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