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诗词阅读训练卷 A卷 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793077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诗词阅读训练卷 A卷 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诗词阅读训练卷 A卷 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诗词阅读训练卷 A卷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诗词阅读训练卷 A卷 教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1届第六单元古诗词阅读语 文 (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念奴娇毁舍后作姜夔昔游未远,记湘皋闻瑟,澧浦捐褋。因觅孤山林处士,来踏梅根残雪。

2、獠女供花,伧儿行酒,卧看青门辙。一丘吾老,可怜情事空切。曾见海作桑田,仙人云表,笑汝真痴绝。说与依依王谢燕,应有凉风时节。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沈灭。绕枝三匝,白头歌尽明月。【注】姜夔杭州的住宅因遭火灾被毁。林处士:北宋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终生不仕。一丘:指隐居。1.下列对本词上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曾客游湘中,在湘水边听瑟,澧水边捐褋,这样的记忆仿佛还并不遥远。B寓居杭州时,作者曾到西湖孤山寻访林逋隐居的胜迹,足踏残雪,赏梅寄情。C面对丑女供花,粗仆斟酒的简单贫寒生活,作者只能无奈地卧看青门外车辙。D作者本想在其住所隐居终老,不料此时却意外遭火毁舍,使

3、美好的愿望落空。【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C项,“作者只能无奈地卧看青门外车辙”错,“卧看”一词表现的是词人的闲适,喜欢这样的隐居生活,不是“无奈”。故选C。2词学宗师夏承焘先生对姜夔词的艺术特色有这样的评论:“白石在婉约和豪放两派之外,另树清刚一帜。”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并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参考答案】要点:“清刚”指姜夔词清雅(清新、典雅、清空、

4、清冷、清静)、刚健(刚劲)的特点。比如“梅妻鹤子”“一丘一壑”“沧海桑田”“乌鹊绕枝”等多处用典,且多选择以自然物象言志抒怀的典故,清净淡泊,典雅含蓄。再如孤山、梅根、残雪、獠女、伧儿、青门、白头等意象多用冷色调的词,营造出清冷之感,素淡,高雅。比如屋舍被焚毁,隐居一隅的计划落空,词人却能以世事变迁自然之理劝慰自己任情放达,表现出精神意志的刚健。再如炼字方面,“卧”之姿态尽显贫寒中的泰然处之,“痴绝”看似仙人的嘲笑,实则自我宽慰,“尽”则表现出诗人以尽情吟诵明月之诗解脱愁情的放达,由辛酸趋向超旷。【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某方面写作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考生首先要分析题干中的提示语,找到思路;然后具

5、体分析诗词中的用词、意象意境、内容手法、思想感情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各自举出例子分析;最后再扣住题干提示总结。首先理解“清刚”指姜夔词清雅(清新、典雅、清空、清冷、清静)、刚健(刚劲)的特点。然后分析手法特点,这首词多用典故,如“梅妻鹤子”是林逋种梅养鹤,终生不仕的典故;“一丘一壑”因古代隐者常栖居于僻远的山丘之地,故后常以“一丘”为比喻隐士隐遁之地; “沧海桑田”是东汉仙人王方平的典故,沧海桑田指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乌鹊绕枝”是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词作典雅含蓄。另外文中的意象多用自然景物,如“湘皋”“澧浦”“梅根残雪”“青山”“芳

6、草”等,营造出一种清净淡泊,典雅含蓄的意境。另外从用词的色调来看,孤山、梅根、残雪、獠女、伧儿、青门、白头等意象多用冷色调的词,营造出清冷之感,素淡,高雅。再看思想感情,屋舍被毁,作者借仙人之口做旷达语。“云表仙人沧桑巨变都曾见过,一舍之毁,还那么可怜,真是痴绝可笑”,假设仙人笑己以自嘲。又仍设仙人开导以自解:“历史证明,富贵不久长,个人也好,国家也好,皆归沉灭。”说得十分达观。屋舍被焚毁,隐居一隅的计划落空,词人却能以世事变迁自然之理劝慰自己任情放达,表现出精神意志的刚健。再如炼字方面,“卧”之姿态的泰然处之;“痴绝”的自我宽慰,“尽”的解脱愁情的放达,由辛酸趋向超旷,都呈现出一种刚健的风格

7、。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行香子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全词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上下阕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B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村野春光得到充分展现,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C“小园”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香气氤氲,生机盎然,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D下阕“远远

8、围墙”四句,视野由近放远。周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人遐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错误,结合整首词内容,“豪兴”是说明词人游兴正浓,“徜徉”是闲庭信步,与下阕“偶然乘兴”相呼应,主要表现词人享受田园风光时内心的快意与轻畅。“意兴豪

9、迈”“旷达洒脱”概括不准确。故选B。2这首词写景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三点加以赏析。(6分)【参考答案】动静结合。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白描手法;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据实写来,不事雕琢,却突出了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再如“正莺儿啼”三句,在客观的再观中,营造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画图。寓情于景。整首词通篇写景,描绘了“小园”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节奏中,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境,宇里行间贮满盎然的意兴。【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词写景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三点加以赏析”,题干指明了方向,即“写景方面”的“艺术手法”,然后回顾写景的技巧,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写景的技巧主要包括动静、虚实、白描、正侧等。从动静角度来看,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树绕村庄,水满陂塘”中“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绚烂多彩而又充满生机,这里主要是静态的画面;下片写道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既有动

11、,也有静,动静相生,风光如画,与上片对应部分描写静静绽放的开花植物不同,这里集中笔力写的是动感极强、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啼”、“舞”、“忙”等写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从白描角度来看,如上片写小园春光的时候,“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以“红”“白”“黄”等色彩词直接展现这些花的特点,没有雕琢却展示了春光之绚烂,下阕写动物的时候,“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直接以“啼”“舞”“忙”等词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从景和情的关系角度来看,词中所写的是明媚的春光,写小园,“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写“东冈”,“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在这明媚的春景之中蕴含了词人愉悦的心情,寓情

12、于景。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国棋王逢杜牧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守道还如周伏柱,鏖兵不羡霍嫖姚。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注】玉子纹楸:精美的棋子、棋盘;一路饶:即让一子。周伏柱:指老子,曾做过周朝的柱下史。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两次大破匈奴,屡建战功,曾为嫖姚校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联从令人难忘的对弈场景人手,“檐雨竹萧萧”烘托出幽雅惬意的环境。B“羸形暗去春泉长”是说王逢下棋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潺湲不息,充满了生机。C“拔势横来野火烧”运用比喻,说明王逢进攻起来势如拔旗斩将疾如野火

13、燎原。D颈联不仅写出王逢以静制动进攻厮杀的棋风,还写出了其精通兵法多才多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D“还写出了好友精通兵法多才多艺”分析错误,“还如”“不羡”可知颈联与“精通兵法”无关。故选D。2本诗句句写“棋”,那么诗人是怎样借“棋”写别情的?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首联描绘了淅淅沥沥的秋雨、萧萧瑟瑟的修篁的环境,诗人与友人窗下摆棋对弈的场景,给人幽雅又惬意的感受。“最宜”二字,足见友情之深厚,也增添了别离之感伤。中间两联运用比喻和典故,

14、表现了友人高超的棋艺,可以看出两人对弈之趣。然而这种惬意会随着友人的离开而不得,棋艺越妙,离别之情越浓。尾联诗人借与好友王逢相约,要将万余日时间,尽行于棋局上销用,表面上是几多豪迈,几多欢快,实际上却暗寓着百般无奈和慨叹,抒发的离情别绪极为浓郁,极为深沉。【解析】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这类题目在组织答案时,可以依照原诗的顺序,采用逐句、逐联、逐层的方式叙说,即每一句、每一联、每一层写什么内容,这个内容怎样体现情感的。对于绝句,可以逐句分析;对于律诗,可以逐联分析;对词曲,可以逐层分析。回答本题抓住“句句写棋”“怎样借棋写别情”这两个关键词,回答时应该按照“描写了与棋有

15、关的什么事,抒发了什么别情”的内容逐句分析即可。这是一首颇有趣味充满深情的送别诗。作者的友人王逢是一位棋艺高超的围棋国手,于是作者紧紧抓住这点,巧妙地从纹枰对弈一路出发,以爽健的笔力委婉深沉地抒写出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起首即言棋,从令人难忘的对弈场景下笔,一下子便引发人悠悠缕缕的棋兴。“最宜”二字,足见友情之深厚,也增添了别离之感伤。颔联转入对枰上风光的描写上:“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羸形,指棋形羸弱。这是赞美友人绝妙的棋艺,说他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淙淙流淌,潺湲不息,充满了生机;进攻起来突兀迅速,势如拔旗斩将,疾如野火燎原。然而这种惬意会随着友人的离开而不得,棋艺越妙,离别之情越浓。颈联承前,使事言棋,赞叹友人的棋风:“守道还如周伏柱,鏖兵不羡霍嫖姚。”这两句说王逢的棋动静相宜,攻防有序,稳健而凌厉。防御稳固,阵脚坚实,就像老子修道,以静制动,以无见有。进攻厮杀,首尾相应,战无不胜,较之霍去病鏖兵大漠,更加令人惊叹。这四句淋漓兴会,极力渲染烘托,表现出友人高超的棋艺和自己真挚的友情。“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所谓转入正题,不是正面接触,而是侧面揭示,以期代送。如今他遇上王逢这样棋艺高超,情投意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