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诗词阅读训练卷 A卷 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793073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诗词阅读训练卷 A卷 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诗词阅读训练卷 A卷 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诗词阅读训练卷 A卷 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诗词阅读训练卷 A卷 学生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1届第六单元古诗词阅读语 文 (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念奴娇毁舍后作姜夔昔游未远,记湘皋闻瑟,澧浦捐褋。因觅孤山林处士,来踏梅根残雪。

2、獠女供花,伧儿行酒,卧看青门辙。一丘吾老,可怜情事空切。曾见海作桑田,仙人云表,笑汝真痴绝。说与依依王谢燕,应有凉风时节。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沈灭。绕枝三匝,白头歌尽明月。【注】姜夔杭州的住宅因遭火灾被毁。林处士:北宋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终生不仕。一丘:指隐居。1.下列对本词上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曾客游湘中,在湘水边听瑟,澧水边捐褋,这样的记忆仿佛还并不遥远。B寓居杭州时,作者曾到西湖孤山寻访林逋隐居的胜迹,足踏残雪,赏梅寄情。C面对丑女供花,粗仆斟酒的简单贫寒生活,作者只能无奈地卧看青门外车辙。D作者本想在其住所隐居终老,不料此时却意外遭火毁舍,使

3、美好的愿望落空。2词学宗师夏承焘先生对姜夔词的艺术特色有这样的评论:“白石在婉约和豪放两派之外,另树清刚一帜。”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并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行香子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全词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上下阕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B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绚丽多彩、充满

4、生机的村野春光得到充分展现,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C“小园”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香气氤氲,生机盎然,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D下阕“远远围墙”四句,视野由近放远。周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风光如画,而又富含2这首词写景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三点加以赏析。(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国棋王逢杜牧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守道还如周伏柱,鏖兵不羡霍嫖姚。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注】玉子纹楸:精美的棋子、棋盘;一路饶:即让一子。周伏柱:指老子,曾做过周朝的柱下史。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

5、帝时名将,两次大破匈奴,屡建战功,曾为嫖姚校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联从令人难忘的对弈场景人手,“檐雨竹萧萧”烘托出幽雅惬意的环境。B“羸形暗去春泉长”是说王逢下棋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潺湲不息,充满了生机。C“拔势横来野火烧”运用比喻,说明王逢进攻起来势如拔旗斩将疾如野火燎原。D颈联不仅写出王逢以静制动进攻厮杀的棋风,还写出了其精通兵法多才多艺。2本诗句句写“棋”,那么诗人是怎样借“棋”写别情的?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早秋夜作韦庄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

6、螨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注】螨蛸:蜘蛛的一种,脚很长,俗称蟢子。悲秋赋:宋玉所作,开篇以万物逢秋而衰败,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之情。后用为咏伤别离或咏伤秋寄悲怀之典。王粲:建安七子之一,依附曹操,一生感叹自己怀才不遇。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翠簟初清,暑气半消,松风送爽,诗人感受着早秋的清凉,内心愉悦。B莎草满庭,露水侵庭,琴书湿润,这些景象营造了冷清、安静的意境。C明月在天,山村里月色清明,远处传来阵阵捣衣声,秋月秋声秋意浓。D宋玉悲秋,王粲辞家,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和思乡之情。2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五、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太白岭王安石太白巃嵷【注】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注】巃嵷:山势高峻的样子。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2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六、阅读下面这首唐

8、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陈明府赴萍县卢纶素舸载陶公,南随万里风。梅花成雪岭,橘树当家童。祠掩荒山下,田开野荻中。岁终书善绩,应与古碑同。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素舸,指未加任何装饰的船,交代陈明府赴萍县乘坐素舸,意在暗示陈明府有着陶渊明般的高尚节操。B颔联描写梅花、橘树意象,延续了香草美人的艺术传统。屈原在橘颂中描写的橘树,具有坚贞不移的品格。C颈联是说陈明府为人不重奢华而重实干,他甘愿做一个农人,与当地百姓一起居于荒山、以农为本,勤于拓荒。D尾联设想岁末统计陈明府一年来的政绩,可与古碑上记录的先贤政绩媲美,表达了诗人对陈明府的祝愿和希冀。2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9、也是送别诗,请从情感和艺术手法两方面比较两首诗的不同。(6分)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夜泊水村陆游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注】东汉窦宪追击匈奴至燕然山,班固撰文勒石记功。西晋灭亡后,南渡士大夫在建康新亭宴饮哭泣。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借燕然勒石典故,抒发久被闲置的忧伤,表达对朝廷不重用抗金志士的不满。B老将军纵横大漠何其雄壮,士大夫新亭对泣何其软弱,正反对比传达出情感态度。C心中虽有万死报国的志向,岁月却让人满头飞霜,内外反差彰显英雄落寞的无奈

10、。D这首诗语言典雅、寄意深刻,在慷慨中显示雄浑气象,在沉郁中显示出悲壮之情。2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含意。(6分)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朝直郑谷朝直叨居省阁间,由来疏退校安闲。落花夜静宫中漏,微雨春寒廊下班。自扣玄门齐宠辱,从他荣路用机关。孤峰未得深归去,名画偏求水墨山。【注】夜宿于朝值班。作者为晚唐诗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作者直书政务之闲,朝直只是循规守矩,例行公事而已。B颔联以动衬静,落花声、漏声、雨声写出夜的静谧,诗人朝直长夜不眠。C颈联表示自己虽看淡宠辱,但实际上仍随波逐流,为仕途晋升而机关算尽。D诗歌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紧扣

11、诗题,思路清晰,章法严谨。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2021届第六单元古诗词阅读语 文(A)答 案一、1.【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C项,“作者只能无奈地卧看青门外车辙”错,“卧看”一词表现的是词人的闲适,喜欢这样的隐居生活,不是“无奈”。故选C。2【参考答案】要点:“清刚”指姜夔词清雅(清新、典雅、清空、清冷、清静)、刚健(刚劲)的特点。比如

12、“梅妻鹤子”“一丘一壑”“沧海桑田”“乌鹊绕枝”等多处用典,且多选择以自然物象言志抒怀的典故,清净淡泊,典雅含蓄。再如孤山、梅根、残雪、獠女、伧儿、青门、白头等意象多用冷色调的词,营造出清冷之感,素淡,高雅。比如屋舍被焚毁,隐居一隅的计划落空,词人却能以世事变迁自然之理劝慰自己任情放达,表现出精神意志的刚健。再如炼字方面,“卧”之姿态尽显贫寒中的泰然处之,“痴绝”看似仙人的嘲笑,实则自我宽慰,“尽”则表现出诗人以尽情吟诵明月之诗解脱愁情的放达,由辛酸趋向超旷。【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某方面写作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考生首先要分析题干中的提示语,找到思路;然后具体分析诗词中的用词、意象意境、内容手法

13、、思想感情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各自举出例子分析;最后再扣住题干提示总结。首先理解“清刚”指姜夔词清雅(清新、典雅、清空、清冷、清静)、刚健(刚劲)的特点。然后分析手法特点,这首词多用典故,如“梅妻鹤子”是林逋种梅养鹤,终生不仕的典故;“一丘一壑”因古代隐者常栖居于僻远的山丘之地,故后常以“一丘”为比喻隐士隐遁之地; “沧海桑田”是东汉仙人王方平的典故,沧海桑田指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乌鹊绕枝”是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词作典雅含蓄。另外文中的意象多用自然景物,如“湘皋”“澧浦”“梅根残雪”“青山”“芳草”等,营造出一种清净淡泊,典雅含蓄的

14、意境。另外从用词的色调来看,孤山、梅根、残雪、獠女、伧儿、青门、白头等意象多用冷色调的词,营造出清冷之感,素淡,高雅。再看思想感情,屋舍被毁,作者借仙人之口做旷达语。“云表仙人沧桑巨变都曾见过,一舍之毁,还那么可怜,真是痴绝可笑”,假设仙人笑己以自嘲。又仍设仙人开导以自解:“历史证明,富贵不久长,个人也好,国家也好,皆归沉灭。”说得十分达观。屋舍被焚毁,隐居一隅的计划落空,词人却能以世事变迁自然之理劝慰自己任情放达,表现出精神意志的刚健。再如炼字方面,“卧”之姿态的泰然处之;“痴绝”的自我宽慰,“尽”的解脱愁情的放达,由辛酸趋向超旷,都呈现出一种刚健的风格。二、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

15、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错误,结合整首词内容,“豪兴”是说明词人游兴正浓,“徜徉”是闲庭信步,与下阕“偶然乘兴”相呼应,主要表现词人享受田园风光时内心的快意与轻畅。“意兴豪迈”“旷达洒脱”概括不准确。故选B。2【参考答案】动静结合。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写出了春天的盎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