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屏蔽教师教学案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87494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电屏蔽教师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静电屏蔽教师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静电屏蔽教师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电屏蔽教师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电屏蔽教师教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新课 电场 2006-09-1513.4 静电屏蔽要点:知道静电感应产生的原因,理解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理解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知道静电屏蔽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空腔导体静电平衡时空腔内的场强处处为零考试要求:课堂设计:本教材重视推理的过程,着重说明导体内部的合场强为零时,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教学中务必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个推理过程,这样才能做到,不仅知道结论,而且知道这个结论是怎样得来的,以加深理解讲解这节教材,还要重视实验,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知识因此,要做好法拉第圆筒实验讲解静电屏蔽,同样需要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知识一方面要使学

2、生理解把导体挖空这个推理过程,同时要做好实验,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屏蔽现象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解决难点:通过受力分析使学生知道,合场强为零的推理过程。通过实验让学生加深理解。学生现状:对电场知识类了解不深,不能灵活运用受力分析比较薄弱。培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理解推理能力课堂教具:法拉第圆筒实验一、引入【问】导体的重要组成是什么,为什么它可以导电?分析:导体之所以可以导电是由于内部含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子。【问】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静电感应的实质是什么?分析:将不带电的物体靠近带电体时,导体上就带电了,靠近导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现象。静电感应的实

3、质是物体中正负电荷的分开,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我们把这些电荷叫感应电荷。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问】是什么力使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电荷重新分布后,导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二、静电平衡分析:将一不带电导体靠近带电体时,导体即处于带电导体所形成的电场中,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逆着电场线定向移动,使导体的一侧聚集负电荷,而导体另一侧聚集了正电荷。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问】由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后,导体内部的场强有什么变化?分析:导体两侧出现的正负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反方向的电场E(感应电场),这个E与外电场E0叠加对原电场起了抵消的作用。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问】电子

4、的定向移动能否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分析:只要E E0,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就继续移动,导体两侧的正负电荷就继续增加,物体内部的电场就进一步消弱,当导体内部合场强等于零时,导体内的电子就不再做定向移动。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总结:导体中(包括表面)没有电荷移动的状态叫静电平衡状态,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例题:如图所示,长为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R处。当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电场如何?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QRlO分析:达到静电平衡后,导体内部的场强为零,这是点电荷和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点电荷

5、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场强,方向沿棒指向背离点电荷则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场强为,负号表示方向与E1方向相反,即沿棒指向点电荷【问】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有没有电荷?分析: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则导体的内部就没有电荷,因为如果导体内部某处有电荷,它附近的场强就不可能为零,导体就不能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所以静电平衡后,所带的电荷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三、静电屏蔽 把一个实心导体挖空,变成一个导体壳,在静电平衡状态下,壳内的场强处处为零,这样,导体壳就可以保护它所包围的区域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这种现象叫做静电屏蔽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实验演示:图甲:验电器受到外电场的影响,图乙:金属罩能把外电场挡住,使罩内不受外电场的影响。 静电屏蔽的应用:小鸟为什么能在鸟笼里安然无恙;电学仪器和电子设备外面套有金属罩通信电缆的外面包一层铅皮。小结: 1电感应现象的原因: 2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3静电屏蔽:金属网罩将外电场遮住,而使其内部不受外电场影响,是静电平衡下的导体,其内部场强为零的理论应用。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作业:课后札记:123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