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篇 整合必备技能 增强得分支撑 技能二 主要地理计算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87234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篇 整合必备技能 增强得分支撑 技能二 主要地理计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篇 整合必备技能 增强得分支撑 技能二 主要地理计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篇 整合必备技能 增强得分支撑 技能二 主要地理计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篇 整合必备技能 增强得分支撑 技能二 主要地理计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篇 整合必备技能 增强得分支撑 技能二 主要地理计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篇 整合必备技能 增强得分支撑 技能二 主要地理计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篇 整合必备技能 增强得分支撑 技能二 主要地理计算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能二主要地理计算,系统构建,专项突破,图表判读,当堂演练,系统构建 整合知识 构建体系,答案:1.地球运动 2.人口 3.农业 4.工业,专项突破 纵横联系 突破疑难,考点一,地图相关计算,【典例导引】 (2014年山东文综,1112题)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读图,回答(1)(2)题:,(1)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 A.B.C.D. (2)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A.、B.、 C.、D.、 【审题步骤】 1.审材料 观测点分布图、记录卡片。

2、2.审图表 (1)上图中等高线分布及数值表示地形特点。 (2)下图中文字信息表示观测点日期、位置、高程、观测内容;剖面示意图表示该地的地形特征和地质状况。 3.审设问 (1)“观测点编号”,分析观测点特点。 (2)“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分析地质剖面图。 【尝试答题】 (1)B(2)B,【应用点拨】 与地图相关的计算,考点二,地球运动相关计算,【典例导引】 (2015年福建文综,1112题)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回答(1)(2)题:,(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7月1日06时B.东北7月1日06时 C.东北1月

3、1日12时D.东南1月1日12时 (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1中的() A.甲B.乙 C.丙D.丁 【审题步骤】 1.审材料 (1)“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 (2)图中经纬度“25E35E,赤道”。,2.思维导图,3.审设问 (1)“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 (2)“拍摄地点是图1中的何处”。 【尝试答题】 (1)D(2)C,【应用点拨】 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计算,考点三,人文地理相关计算,【典例导引】 (2014年四川文综,9题)如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A.2千米

4、附近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审题步骤】 1.审材料 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2.思维导图,3.审设问 “增长最大”体现数值变化特点。 【尝试答题】 D,【应用点拨】 与人文地理相关的计算,图表判读 掌握方法 提高技能,【典表】 表格资料的判读,【方法步骤】 步骤1:读表格名称、栏目内容、单位、时间等关键信息。 步骤2:思考核心要素与相关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变化规律。如上表中核心要素是各农业区的农业生产指标,透过指标,分析各农业区的单产量高低、人均产量高低、人均耕地面积大小,从而确定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发展方向。 步骤3:在具体问题中,要结合文字材料、表格材料等获取及思考以下

5、有效信息: (1)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 定性认识:通过直接观察、分析地理事物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运用相关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认识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 定量分析:根据统计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准确数值,并将其运用到定性分析中。 (2)对表格地理事物进行横向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典例】 读“我国四川省某市人口自然变动及年龄构成统计表”,回答(1)(2)题:,(1)19902010年间,有关该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住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 B.始终保持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C.

6、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趋势不一致 D.人口出生率下降一定程度受生育观念转变的影响,(2)20002010年,影响该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的主要原因有() 人口增长缓慢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劳务输出 平均寿命提高 A. B.C.D.,【解题技巧】 第(1)题,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该市统计数据以10年为阶段,此过程中有上升的阶段,也有下降的阶段,因此常住人口不会是逐年下降,选项A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人口,该市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1.5%,2000年与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选项B错误;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选项C错误;生育观念对人口出生率影响较大,选项D正

7、确。第(2)题,人口老龄化主要与人口的年龄结构有关,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年龄结构影响较小,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尝试解答】 (1)D(2)C,当堂演练 夯基固本 提高技能,测控导航,(2015上海嘉定一模)德国在每年的3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到10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实行夏令时制。夏时制是一种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家住上海的高同学利用暑假期间去德国自助游,这是她在德国汉莎航空的网站预定的机票信息。据此回答12题:,基础演练,1.根据机票显示的信息,上海至法兰克福(夏令时使用东二区区时)所需的飞行时间是() A.5小时55分B.7小时5分 C.11小

8、时55分D.12小时55分 2.在实施“夏令时制”期间,德国() A.境内由昼渐长逐渐变为昼渐短 B.境内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C.境内有太阳直射现象 D.境内有极昼现象 解析:1.C2.A第1题,上海用北京东八区时间,即东八区为13:15,法兰克福用东二区时间,即飞机起飞时东二区为7:15,到达时为19:10,因此飞行时间为11时55分。第2题,从3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到10月最后一个星期日,期间从春分日之后至秋分日之后,因此德国由昼渐长逐渐变为昼渐短,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如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34题:,提升演练,3.关于该省人口

9、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5% C.城市人口比重提升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增长 4.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省级行政区域缩小B.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C.水利工程移民增多D.人口总量下降,解析:3.A4.B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该省自然增长率为0.23%,应为现代型,所以人口增长特点为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故选项A正确;经计算分析,2000年该省的城市人口为2 223.45万,2010年该省的城市人口为3 216.80万,十年来,城市人口增长44.

10、68%,选项B错误;由于该省的自然增长率较低,因此其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主要依靠人口的迁移(人口的机械增长),选项C错误;该省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选项D错误。第4题,根据人口数量可知,该省应为四川省,而重庆市于1997年已成为直辖市,选项A错误;水利工程的移民以就地安置为主,选项C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在下降,但仍为正值,因此总人口仍会继续增长,选项D错误;由于该省区人口总量大,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因此造成大量人口外迁,故选项B正确。,5.(2015武汉模拟)读“我国某地地形图和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示区域地形地势分布状况 。 (2)图

11、中陡崖高度为,山顶与城市的高差为。 (3)此时城市所在地风向为,如图中气压系统移动速度为 120km/天,则在此之后1416小时城市可能的天气是 。,解析:第(1)题,地形地势分布状况需要结合等高线指出该地的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分布。第(2)题,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h H(n+1)h。图示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山顶的高度为9001 000米,城市的海拔为100200米,故相对高度为700900米。第(3)题,风向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转分析。图示等压线分布为低压槽,根据北半球低压周围的气流运动判断,低压槽处形成冷锋,受其影响,城市可能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

12、水等天气。 答案:(1)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形为主,地势从北部和西部向东南部倾斜 (2)100H300米700900米 (3)偏南风大风、降温、雨雪(强对流降雨天气),挑战题,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北京时间),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30.3N, 103.0E)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日期为2013年4月20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0B.1/3 C.1/2D.2/3 2.该地某楼层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则该日集热板和楼顶的夹角最有利于太阳能利用的角度约为() A.50B.30C.15D.22.5,解析:1.C2.D第1题,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0经线的地方时约为零时,故此时日期为4月20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1/2。如下图。第2题,太阳直射点三个月移动2326,由此可知4月20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大约为北纬7.5,而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30.3-7.5),即约为67.2。夹角调整为集热板和太阳光线垂直时最有利于太阳能的利用,故集热板和楼顶的夹角大约为2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