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册教师教学案二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80771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下册教师教学案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下册教师教学案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下册教师教学案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下册教师教学案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下册教师教学案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下册教师教学案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下册教师教学案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2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并同桌间互读检查.2请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

3、、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2想象一下,如

4、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三、领悟表达特点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3对比写法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四、拓展总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教学后记:7.藏戏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5、.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教学难点: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介绍藏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板书课题)二、读文,理清思路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2练习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三)师

6、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四、了解藏戏的形成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2交流:(1)以弱抗强的传奇.(2)创造奇迹的传奇.(3)艺术的传奇.五、总结: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板书设计:戴面具演出7藏戏 没有舞台 三五天没结束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开创藏戏教学后记: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

7、的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各地民居课件. 2.这节课,我们就参观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哪些特点?自读全文,读准字音.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2出示词语认读:三、了解民居特点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2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2读第

8、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1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如果由你来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各小组共同设计导游词,参加评比.)2评议板书设计: 8.各具特色的民居客家民居 世界民居奇葩 傣家竹楼教学后记:9.和田的维吾尔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

9、,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教学重难点: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欣赏动漫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说说对维吾尔族的了解.(如能歌善舞、热情、漂亮等)2对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知道的这些,还有着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现在,我们就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2快速浏览,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3讨论: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三

10、、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1默读课文,结合画出的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1)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2)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3)爱美的维吾尔族(4)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四、提升认识,体会写法1结合全文,说说对句子的理解,“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2作者是怎样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脉络清晰,易于把握;描写细腻,语言优美.)3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板书设计:和田的维吾尔苦甜热爱生活教学后记: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

11、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教学重点:内容充实,表达流利.教学难点:抓住特点介绍民俗.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1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1

12、小组内交流:(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如,节日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1明确要求:(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2评选最佳发言人:共同

13、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3.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4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第二课时 习作一、激发习作兴趣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

14、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三、指导学生习作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四、评改作文1自读,认真修改.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五、全班评议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楚具体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并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六、形成作品集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商议起个醒目的题目.教学后记:回顾拓展二教学目标: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