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2:全国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119页)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52746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1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式2:全国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11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模式2:全国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11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模式2:全国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11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模式2:全国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11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模式2:全国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11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式2:全国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11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式2:全国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119页)(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人口变化学习目标 1分析不同人口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预习内容人口增长模式比较: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逐渐更替原始型高高低不断提高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 二、学习过程 (一)重点难点 1人口的数量变化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并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可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基本类型。我们可以利用世界某些国家或地区、你所在地区人口的数据

2、资料,绘制人口的数量变化图表,探究不同区域层次的人口发展基本类型、基本增长模式和因人口迁移而形成的人口数量变化。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2人口的数量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它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两种差异形式。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处于现代型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多处于传统型增长模式;全世界的增长模式总趋势是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并可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3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差异性是由于各国家

3、和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各国、各地区人口的数量增长幅度不同,且各自具有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在分析每一类增长模式特点的过程中,联系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发展特征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与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二)课内探究 较多涉及的内容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概念;人口增长模式的确定和各种类型的特征;运用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是要重视对人口概念的学习和理解,而不能简单地记忆;二是应抓住人口增长模式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

4、平相适应这一内在联系的主线,注意对数据图表的分析与运用,理解和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存在着地区差异的成因。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例题下页上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该题的关键在于明确读图的方法和掌握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出生率一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这个关系是掌握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前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实际上是这三个率的不同组合。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得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练习与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人口的数量增长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 ) 1B A出生率 B死亡

5、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2下列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相适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正确顺序是( ) 2A A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B传统型、原始型、现代型 C原始型、现代型、传统型 D传统型、现代型、原始型 3德国、匈牙利等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呈现 ( ) 3D A高增长 B低增长 C零增长 D负增长 4有关我国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正确叙述是 ( ) 4C A1949年以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B1949年以后 20世纪70年代期间,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一直属于“传统型” C目前我国有些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现代型” D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自发实现的 5下图

6、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围家县 ( ) 5C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A B C D-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6CA全世界总体上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现代型”阶段 B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具有同步性 C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人口增长模式向“现代型”的转变 D人口的数量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与文化及环境无关71995年天津市人口出生率是102,人口死亡率是O62,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 7B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A原始型 B现代型 C过渡型 D传统型8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 8B A欧洲、北美的发达国家处于“过渡型” B亚、非

7、、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多为“传统型” C总的来说,世界各国与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D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但各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均已属于“现代型”根据下图,回答下列910小题: 9图中所示a国家可能是 ( ) 9A A印度 B新加坡 C美国 D德国 10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 10A A B C D 二、综合题 11读“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曲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的是。11(1)(2)图中A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速度 ,属于人口增长模式的“”。(2)高 高 低 原始型 (3)图中B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为

8、“”。 (3)高 低 高 传统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4)图中C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属于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年龄结构呈现。(4)低 现代 老龄化 12读“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我国人口为54亿,1989年约为11亿,比1949年增长了1倍多。这期间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12(1)过渡型 (2)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大幅度,原因是政策。(2)下降 实施了计划生育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3)从总趋势看,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向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 型”转变。

9、(3)低低低现代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13读“2000年各大洲人口的数量变化状况”表,分析回答:大洲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非洲3.81.42.4北美洲1.40.9O6拉丁美洲2.4O61.8亚洲2.2O81.4欧洲1O1.1一O.1大洋洲1.8O71.1 (1)表中出生率最高的是洲,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洲,原因是。此大洲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型。 (1)非 非 经济发展与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传统 (2)表中出生率最低的是洲,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洲,原因是。此大洲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型。(2)欧 欧 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与生育观念的变化现代 (3)表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洲,原因是。(3)非经济、生活及医疗卫生水平

10、仍偏低14读数据表,在右下图中绘制世界部分国家人口的数量变化柱状统计图。14略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1997年)国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韩国1.50.6印度2.91O尼日利亚4.31.3埃及2.9O8德国O931.09能力拓展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它与同时代的死亡率水平有关。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1据图说明一般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与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1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平均预期寿命越长2指出不存在上述关系的一个国家。2墨西哥 3孟加拉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如果该国的人口出生率为45,计算其人口死亡率。3 19铙誅卧

11、泻噦圣骋贶頂廡。相关信息中国历代人口与人口普查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统计人口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2世纪,大禹曾经“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所谓“数万民”就是统计人口。当时统计的数字约1 355万;汉朝有“算赋法”;隋朝有“输籍法”;唐代有“户籍法”;宋朝采用“三保法”;元顺帝初年,全国人口达到八千万左右。明朝有“户贴制度”,现存明初洪武年间的户口统计,其总数均已达到一千余万户,近六千万人口。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 具有近代意义的人口普查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在1909年清朝政府下令开展全国人口普查,当时推算我国人口约37亿;第二次是国民党内政部举行的人口普查,当时只调查了13个省份的

12、人口,1931年发表的全国为47 480万人口的数字,是后来估算出来的。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于1953年、1964年和1982年进行过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三次人口普查的时间都确定为7月1日O时。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 前两次人口普查,是在我国计算技术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的。1953年的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约为58 260万人;1964年的人口普查增加了本人成分、文化程度和职业三项,全国人口为69 122万人;1982年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项目共19项,并首次使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大量数据,截止1982年6月30日24时,全国人口为100 391万人。 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

13、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人口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的生育率却维持在高水平,19491958年出现“第一次生育高峰”,人口净增加近12亿。19621970年,9年净增人口157亿;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由852亿增加到987亿,净增人口135亿。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 1990年我国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到1990年7月1日,全国总人口为113 051万人,9年净增人口127亿。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 19821990年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发生了明显变化,1990年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人数从1982年的604万上升为1 576万,其增长率为160;高中文化程度者的增长率为9;初中文化程度者的增长率为48;小学文化程度者的增长率为18。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588。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 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851990年的5年间,中国人口迁移总量达3 413万人,年均迁移率约为615;其迁移规模在不同地区之间极不平衡。在迁入人口中,迁入城市的有2 0884万,迁入镇的有6795万,迁入农村的有6161万。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2001年11月1日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结果为:全国总人口129 533万人。与1990年相比,10年增加了13 215万人,增加了1166,年均增长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