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江西泰和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27955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4.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家乡――江西泰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我的家乡――江西泰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我的家乡――江西泰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我的家乡――江西泰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我的家乡――江西泰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家乡――江西泰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家乡――江西泰和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家乡江西泰和,制作人:王海林 易水平,泰和简介,泰和是大吉安城市框架的南区组成部分,是吉泰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时速350公里/小时的昌吉赣客运专线设有泰和西站高铁站;京九铁路在泰和境内设有3个站,其中泰和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县级火车站,泰和东站是三等货运站;民航泰和机场的进出港航班每天来回飞往各大中心城市;吉安港泰和港区可常年通达千吨级集装箱货轮;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为泰和送上天然气;3条高速公路贯通泰和形成了“米”字形交叉;319与105国道在泰和形成“十”字形交叉。目前泰和形成了老城区、龙江新区、工业园区、滨江新区的“四大片区”城市发展格局,搭建“六纵八横”的城市主干路网框架。泰和县是全国首

2、批商品粮、商品牛基地县,也是世界珍禽中国泰和乌鸡之乡。 泰和县位于赣中南吉泰盆地腹地,地处井冈山下,北纬2627-2659,东经11457-11520,东南邻闻名全国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烈士县和将军县兴国县,西南毗遂川县、万安县,西接有着 “共和国的奠基石”、“中国革命摇篮”之称的井冈山市、永新县、北与吉安县相连,东北连青原区。面积2667平方公里,人口53万(2007年),辖24个乡镇场,297个村委会。东汉末年建县,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历史沿革,泰和古为扬州南境,春秋、战国先后属吴、越、楚,秦属九江郡; 西汉为庐陵县境,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置西昌县,为庐陵郡治,故城在今县城

3、西1.5公里。 三国吴析西昌置东昌县(今吉安县永和镇),属庐陵郡。 晋太康元年(280),庐陵郡治迁石阳(今吉水县东北10公里),西昌属之。 南北朝大宝元年六月,陈霸先驻军西昌南朝陈时,省西昌。 隋开皇九年(589),复置西昌县。开皇十年,废西昌,并东昌、遂兴(今遂川、万安)、广兴(今莲花)、永新等地置安丰县。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一说十年)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更名泰和县,属吉州(后称庐陵郡)。泰和之名始此。,行政区划沿革,明代时,泰和县按顺时针方向划分为70个都,都以数字序号命名,再按地域归属于6个乡。乡仅为方便区分而设,不设官员,一般按流域划分。 清代沿袭明制,变动较小。民国时

4、期因政局不稳,区划变动频繁。1949年至1958年期间,县以下区划反复变革,撤并分立仍旧频繁。1958年至1982年期间,实行人民公社体制。 1982年起,陆续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体制。至1984年,全县设2个镇、23个乡: 河西12个乡镇:澄江镇、碧溪、桥头、禾市、苏溪、马市、栖龙、螺溪、石山、南溪、上田、沿溪 河东13个乡镇:小龙镇、塘洲、樟塘、万合、冠朝、上模、沙村、灌溪、苑前、水槎、中龙、上圯、老营盘,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多数乡陆续改设为镇。1990年析沿溪、文田两个乡的10村委会设文田乡,1993年改镇。2001年12月3日,文田镇、上田镇并入澄江镇,栖龙乡并入马市镇,樟塘乡并入

5、万合镇。 2001年12月3日至2009年,全县辖16个镇、6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澄江镇: 河西10个乡镇:澄江镇、禾市镇、马市镇、苏溪镇、碧溪镇、螺溪镇、桥头镇、沿溪镇、石山、南溪 河东12个乡镇:小龙镇、塘洲镇、沙村镇、冠朝镇、万合镇、苑前镇、灌溪镇、老营盘镇、上模、水槎、中龙、上圯,经济概况,总体上,泰和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县,当地年轻人大量外出到沿海打工。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6.92亿元,排吉安市第1位(除市辖区);人均生产总值8921元,排第5位;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8.9:41.8:29.3;财政总收入3.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456元,城镇

6、居民可支配收入9139.6元;全年外贸出口1248万美元。江西泰和乌鸡协会持有的“泰和乌鸡”商标在2007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目前是全国唯一的活体驰名商标。 2012年泰和工业园成为江西省第一批重点省级工业园区。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达104亿元, 同比增长12.5 %;财政总收入突破13亿元,达13.58亿元,同比净增2.48亿元,增长22.3%;地方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达8.27亿元,增长2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700元,分别同比增长11.6和12。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6亿元,同比增长34%。,交通概

7、况,泰和交通便捷,区位优越。105、319国道、京九铁路、大广高速、泰井高速以及正在建设的泉南高速在县城纵横立交,千里赣江傍城而过,上溯赣州,下通长江。原井冈山(泰和)火车站位于县城文田开发区,是京九线上规模最大的县级火车站,成为通往旅游胜地井冈山的门户。井冈山机场距县城仅15公里。泰和己成为水陆空八条交通网线的枢纽,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的腹地,承接粤闽、港澳、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粤赣高速,泰井高速,泰和站京九线上最大县级站,井冈山机场,名优特产,泰和武山鸡:武山鸡又名白毛乌骨鸡,是一种享誉中外集观尝、滋补于一体的珍稀家禽。原产于本区泰和县武山脚

8、下的汪陂村,相传有500年的饲养历史。清乾隆年间列为贡品,赐名武山鸡。该鸡一九一五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得赞誉,泰和乌鸡汤,众星云集泰和为乌鸡节喝彩,2005年10月15日上午,在首届中国泰和乌鸡节开幕式结束后,还举行了一场由中央台著名支持人阿丘、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杨乐乐及江西卫视著名主持人廖杰、刘蔚共同主持的大型文艺演出,著名艺人韩红、林依轮、付笛生、任静、张燕等先后登场,倾情演绎精彩节目,为乌鸡节添彩。,中央台著名支持人阿丘、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杨乐乐及江西卫视著名主持人廖杰、刘蔚共同主持文艺演出,张燕深情演唱,林依轮倾情演唱,韩红激情表演,万和竹篙薯,万合竹篙薯:竹篙薯是明代弘治年

9、间,采用本县山区野生山药,在赣江两岸的冲积平原上,经过500多年的选育培植而成。全国仅江西泰和栽种万合种植面积最大,达5000多亩。竹篙薯生长一般深入土层中100多cm。每根全长80-90cm,重250-350g。形如竹篙,故称竹篙薯,泰和县香辣酸萝卜,蜀口茶,蜀口茶叶产于泰和县马市镇的蜀口洲。该地产茶始于唐代,距今一千多年。明成化年间,蜀口洲引进遂川县珍稀名茶狗牯脑,使蜀口茶品质显著提高,成为一方名茶。蜀口茶精心制作后,形如鱼钩,条索紧细,银毫披露;汤色明亮,略呈浅绿;茶味浓郁,入口醇香,回味久长,沁人肺腑。清朝曾列为贡品,1985年,蜀口茶获吉安地区茶叶评比第二名,1987年,在广交会上,

10、首次打入国际市场,颇受外商青睐。,文化教育,泰和地属庐陵文化区,历来文风鼎盛。自宋代起,泰和就拥有完善而正规的学校体制,包括州学、县学、乡学、村学,另外还有石冈、萃和等全省闻名的书院。历史上,共有496名进士、1261名举人出自泰和,其中包括3名状元、4名榜眼、4名探花。近代战乱后,庐陵文化迅速衰落,泰和县在文化教育上也渐趋落后,民国起才有所恢复。抗日战争期间,先有国立中正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后有江西省农业院、省立体育师范、江西民国日报社、大众日报社、省图书馆等文教机构随省政府迁至泰和,又有国立中正大学等院校在泰和成立,对泰和文化教育的重振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县共有普通中学34所,在校学生3

11、.2万人,小学224所,在校学生3.5万人。,目前,全县共有普通中学34所,在校学生3.2万人,小学224所,在校学生3.5万人。 主要学校列表 泰和中学: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历年高考成绩居江西省前列。创办于1925年,有中科院院士潘际銮、王梓坤、版画家董其中等著名校友。 泰和县第二中学:2009年5月晋升为江西省重点中学。 泰和县实验小学:实验小学是泰和县师资力量最雄厚的一所小学,其前身是创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的萃和书院。,名人,先后产生举人1261名、进士396名,其中状元3名、榜眼4名、探花4名。状元陈循、曾彦、曾鹤龄,五朝元老、内阁首辅杨士奇,永乐大典编纂代总裁梁潜,著名理学家

12、罗钦顺、欧阳德、胡直,著名词人刘过,诗人刘崧,水利家周矩,农学家曾安止,画家郭诩,军事家郭子章,官至尚书的还有尹直、欧阳铎、王直、萧镃、肖桢、肖晅,其他古代名人还有罗韬、尹昌隆、周中和、周是修、张达、曾翬、余学虁、杨相、杨景行、萧泰登、汤流、宋琮、陈谟等。近现代名人有政治学家萧公权,原国立中正大学校长萧蘧,经济学家萧庆伦,早期杰出的革命家、中共江西“三杰”之一袁玉冰,“三十都暴动”组织领导者康纯、翁德阶、肖拔群,长征战斗英雄郑士志,抗日民族英雄郭辉勉等。,泰和首名状元陈循,陈循(13851464),字德遵,明代江西泰和人。正统十四年八月至天顺元年正月(1449年1457年)任当朝首辅。 永乐十

13、三年(1415)中进士第一名,授修撰,进侍讲。宣德初直南宫,进侍讲学士,后进翰林院学士。正统九年(1444)入文渊阁典机务。第二年进户部右侍郎兼学士。 正统十四年(1449)发生“土木之变”,英宗皇帝被蒙古族瓦剌部俘虏,一些朝臣拥立景帝即皇帝位。当时朝中人心恐惧,对立帝之事争论不休,而陈循采取中间立场,得到景帝器重,进户部尚书,继尔进少保兼文渊阁学士,不久加太子太傅,进华盖殿大学士仍兼文渊阁。 后来英宗皇帝回来复位,由于石亨等诬大臣于谦谋逆,于谦、王文等以谋逆罪被杀,陈循受到牵连,被刑杖一百,充军铁岭卫,其时陈循已经70多岁。,陈循主要事迹,据明史载,陈循为官比较清正,宣宗时,御史张楷向皇帝献

14、诗本为邀宠,虽知反惹恼皇帝,多亏他为之辩才得免罪。景帝时,他上书“勤政要典”,建议效古代帝王行事,治理朝政。当时江南大雪,麦苗冻死,他请求拨库银、买麦种予农,多为皇帝采纳。后来,石亨诬事泄,陈循获释为民,仍居铁岭,一年后病殁。于谦昭雪之后,陈循亦获平反,昭以原职赐祭。 陈循一生有过辉煌,也有坎坷,最后含冤而终。,杨士奇,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

15、”。“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一生见证了明朝的盛转衰,后因子致仕,不久忧虑不起。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赠太师,谥文贞。,杨士奇历史评价,明人王世贞对其诗评论说:“少师韵语妥协,声度和平,如潦倒书生,虽复酬作驯雅,无复生气。” 明史:成祖时,士奇、荣与解缙等同直内阁,溥亦同为仁宗宫僚,而三人逮事四朝,为时耆硕。溥入阁虽后,德望相亚,是以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均能原本儒术,通达事几,协力相资,靖懈。史称房、杜持众美效之君,辅赞弥缝而藏诸用。又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三杨其庶几乎,杨士奇墓,杨士奇(13661444)

16、,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一生见证了明朝的盛转衰,后因子致仕,不久忧虑不起。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赠太师,谥文贞。,旅游景点,泰和自古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明礼仪之乡,自然人文景观众多。“绿色”方面,自然景区达20余处,国家森林公园白鹭湖山青水秀、风光绮丽;万亩高山草甸天湖山形若锦屏,高紫山、紫瑶山是佛教胜地。“古色”方面,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古塔25座、古桥35座、古祠518栋、牌坊37座、古庙17座。有古文化遗址10余处、古墓7处。白口城遗址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已确定为庐陵县治;快阁始建于唐乾符元年,被录入中国名胜词典,黄庭坚、陆游、文天祥、杨万里等文人骚客都曾亲临游览题咏;建于后唐的槎滩陂,为当时江西水利之冠,至今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