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171157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ppt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小小新闻发布会,小小新闻发布会,要求: 1、内容可选择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也可写身边发生的新鲜事。 2、表达要清楚、明白、简洁。,交际指导 新闻可以从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搜集。 可以是时事、经济、文化、体育、军事等方面的,只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搜集即可。 发布新闻时要把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消息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二、内容新鲜,有价值。 三、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 四、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写新闻的关键是要讲事情说清楚,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最佳

2、发布人”的评选标准,消息是否具有及时性(新鲜性) 消息是否拥有真实性 语言是否简练,反应是否敏捷,表达是否准确。 发布人的仪态是否落落大方,语调是否有感染力。,邹浩宇: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上午,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展开争夺。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获得奥运冠军,充分展现了团结、坚韧、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为国人带来极大的振奋,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添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蒋云帆:我通过咱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得知:学校后天下午两点将在运动场举行爱心捐助活动,号召全体师生给五(2)班身患白血病的徐萍萍同学进行捐款,希望大家积极参加,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习 作,背景:,193

3、7年8月28日下午2时,日机疯狂轰炸上海南火车站。上海原有南北两个车站,“八一三”以后,北站处于战区,交通完全断绝,南站就成了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当时上海及其附近的难民蜂拥而至,争相出逃、南站拥挤不堪。第一批四架日机首先向南站投弹炸死难民500多人。不一会,又有八架日机飞抵南站上空投弹,炸死200多人。车站天桥、月台、铁轨被炸得稀烂,地上满是焦黑残缺的尸体。月台上横七竖八躺满尸体,上面还压着铅皮和木板。广场上很多被炸死的妇女紧抱着无头缺肢的孩子。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可选择的题目,一张旧照片 沉痛的教训 废墟中的孩子 战争中

4、的孩子,选材: 以图画中坐在一片废墟上哭泣的孩子为重点,结合他身边的景物,展开想象:他的年龄、身份、父母去向等,补充画面外内容,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具体的经过写清楚。,.,一、描述图片,请你仔细观察图片,看看照片有什么人物?有那被毁坏的建筑物?是怎样的景象?,.,( ),( ),( ),( ),天桥 铁路 房屋 碎砖碎片,断裂的,扭曲的,残破的,满地的,.,一个孤独的小男孩坐在废墟里( ) 繁华的景象在( )中化作( ),狂轰滥炸,一片废墟,号啕大哭,.,照片上,只见一片本来繁华的景象在一 ( )中化作废墟。只留下( )天桥,( )铁路,( )房屋,满地的 ( )还有一个孤独的小男孩坐在废墟里号

5、啕大哭。,狂轰滥炸,断裂的,扭曲的,残破的,砖瓦碎片,.,二、编写故事,想一想这个孩子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上海火车站和往常一样,涌动的人群川流不息,正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翁翁”的敌机声,还没等人们醒悟之即,“轰轰”几声巨响,顿时,火车站硝烟四起,建筑物坍塌了半边。 “鬼子的飞机来了”“快跑呀、快跑呀”“爸爸、妈妈”哭声、喊声,顿时连成了一片,人们慌作一团,不知所措。可敌人的轰炸还在继续,天桥倒塌了,此时的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停止了涌动,一个个尸体倒在了血泊中,刚才还在喧哗的火车站现已死一般的寂静,只是偶尔还能听见几声低的呻吟。就在这寂静的片

6、刻,突然传来了一个小男孩的哭喊 声,“妈妈,你在那里。”“爸爸,我害怕”他坐在铁轨中间,满身是血,正张着大嘴呼喊着。他看着眼前满身是血迹的父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不知父母为何一动不动,他也不知道从此以后即将成为孤儿,他更不知道今后该怎么生存,.,三、展开联想,那个记者拍完照片后会怎么做?这个孩子以后的命运如何? 当时,日本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夺、狂轰滥炸,一定会有更多可怜的孩子,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四、表达情感,想到这些,你想对日本侵略者说什么? 和战争中的孩子对比,你有何感受? 你的愿望是什么?,要和平, 不要战争。,.,想到这些,我真恨日本侵略者。他们毁了多少个幸福的家?他们让

7、多少孩子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关爱,只能在街头流浪?我看着这幅照片,想着想着,觉得我们的生活比那些孩子幸福多了。我很同情那些经历战火、硝烟的孩子,我想这世界上要是没有战争,那该多好啊?那些孩子就可以像我们一样过上幸福的日子了。,简单交代照片背景 详细描写照片内容,合理想象当时场景 表达痛恨战争,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一张老照片,.,可选择使用的词语,断裂的天桥 扭曲的铁路 残破的房屋 满地的碎砖碎片 “翁翁”的敌机声 繁华的景象 “轰轰”的巨响 残酷的战争 摧毁 坍塌 倒塌 摧毁 喧哗 热闹 偶尔 呻吟 片刻 硝烟 怜爱 贡献 践踏 报仇 顷刻间 一瞬间 一片废墟 号啕大哭 狂轰滥炸 横七竖八 川流

8、不息 硝烟四起 乱作一团 不知所措 四处逃窜 流落街头 烧杀抢夺,例文一:战争中的孩子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妈妈抱着三岁的小明,和爸爸走在上海火车南站的站台上,准备接小明的姥姥。天很蓝,能看见天上飞过的小鸟,偶尔还能听到零星的枪声。,姥姥乘坐的火车终于到站了,爸爸妈妈让小明坐在长椅上,他们去接小明的姥姥。突然,一声巨响,原来是日本侵略者从天上投下了炸弹小明还没明白怎么回事,长椅已经被气浪掀翻,小明摔倒在地上,急忙往前走找爸爸妈妈。可是,小明眼前的景象完全变了样:原本繁华的火车站变成了一堆废墟,茫茫人海不见了踪影,有的被炸弹炸死了;有的受了伤;还有的匆匆离开火车站,地上血流成河。,小明惊恐地看

9、着眼前的一切,顿时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硝烟,没人搭理小明,小明拼命地喊:“爸爸妈妈”可爸爸妈妈再也不能答应他了 他被一位好心的大妈收留了,渐渐成长,成了一位小八路,为他的父母报仇。 他憎恨战争,渴望着和平,企盼着和平!他希望,有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战争,只有欢乐,只有和平!,例文二:战争中的孩子 平时的上海火车南站人山人海,1937年8月28日也照常一样。火车站里,有的人拿着包袱,有的人背着老人,还有的人抱着孩子,人们都焦急地等待着火车快点到站,把他们带到远离战争的地方。随着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曾经高高耸立的月台楼也只剩下了小半截。人们惊慌失措地奔跑着,其中一对夫妇和其他几个

10、人挤来挤去,终于逃了出去,摆脱了炸弹的袭击。没等他们跑出去多远,一颗炸弹又飞了过来,炸死了不计其数的人,上海火车南站的人几乎无一幸存。孩子的妈妈倒下了,她用最后的声音喊道:“带好孩子。”孩子的爸爸扔下所有的东西,抱起孩子,在烟雾中奋力奔跑,要找一个让孩子安全藏身的地方。终于,他们来到了一个铁架上,他把孩子藏进了铁架的空隙处。一声巨响,孩子的爸爸也倒下了。,孩子似乎知道了些什么,一边哭一边用较小的声音呼喊着:“爸爸妈妈”他是多么可怜、孤单,因为他再也没有父母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他的父母给杀死?为什么有人要去欺负他们?为什么?为什么?日本侵略者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痛苦,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例

11、文三:一个真实的故事 1937年8月28日,天昏沉沉的,在上海火车站的人们提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包,明显地加快了脚步,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一个坏消息:日本马上就要进攻上海了。在人海茫茫的火车站,在众多人群中,有一对母子在火车站徘徊着:他们没有钱买车票,但又不想放弃,只好来回走着。母亲怀中抱着不到两岁的男孩,他们旁边没有其他亲人。显然易见,孩子的爸爸并不在上海,或是已经牺牲了。孩子不时哭着。 就在这时,从远处传来隆隆的爆炸声,人们知道,大事不妙,脚步从走改成了跑。那位母亲更是急得满头大汗,只听“轰”,一颗炸弹从天而降,火车站里的人来不及跑,人们呼喊着、呻吟着。,那位母亲抱着孩子飞快地跑,可还是难逃一劫,

12、孩子的母亲被钢铁绊倒了,一颗炸弹向她飞来,她“啊”的一声惨叫,倒下了。 孩子惊慌失措地看着四周,到处都是尸体,便嚎啕大哭,一张老照片 提起旧照片,很多人都会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快乐的情景。然而,今天展现在我面前的这张旧照片,让我想起的却是70多年前那场惨无人道的战争。它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宗滔天罪行的铁证。它真实地记录了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简要交代照片内容。,佳作导航,1937年8月28日,在上海火车南站,来了一群又一群的逃难人,就在这时,一枚从天而降的炸弹把整个火车南站轰炸成一片废墟。就在这一片废墟旁,坐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正在号啕大哭

13、。“妈妈,爸爸,你们在哪儿?我害怕”这个可怜的小孩子眼睛哭得又红又肿,声音也哭得越来越哑,泪水布满了他的脸,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理他。因为在他的周围,已经空无一人了,他是唯一的幸存者。,具体想象当时的情景。,空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再也看不到天空的蔚蓝色;空气中,带着一股呛人的烟味,再也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眼前的废墟,眼前的孤儿,不都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吗?孤苦伶仃的孩子不是已经证明了他们在中国所谓的“东亚共荣”是谎言吗?,调动各种感官,描写战争场景,真实再现。,这个孩子的父母在哪儿?他们被埋在了废墟下。这个孩子将来的命运如何?是生?是死?我不敢想。但我真想大声地对人们说:“救救这个孩

14、子吧!为了父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母,让我们行动起来,制止战争,保卫和平!让明天的世界充满阳光!”,展开联想,升华主题。排比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仔细读这两组句子,注意带点的部分,说说两组有何异同。,第一组,第二组,题目中的两组句子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都是比喻句。,第一组的两个句子,用“小鸭子”和“小泥鳅”两种可爱的小动物来比喻雨来,表现了雨来的淘气,表达了作者对雨来的喜爱之情。,第二组的两个句子,日本鬼子和德军都是侵略者,用“鹰”和“饿狼”来形容,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厌恶。,1.他身手敏捷,像( )爬上了树。 2.他在课堂上没有片刻安宁,总像( )

15、动来动去。 3.解放军像( )下山,一下子把敌人全歼灭了。 4.歹徒像( )一样扑向孤独无援的孩子。,我会写比喻句,日积月累,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l)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派田忌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的计策,在魏国内部空虚的时候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打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来用“围魏救赵”表示类似的作战方法。,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12岁的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就立刻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为掩护,带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被敌人抓走。他受尽折磨,最终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地逃了出来,完成了送信任务。,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那就只有学习!学习。 高尔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