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历史真题汇编: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点拔解析】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11265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历史真题汇编: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点拔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全国高考历史真题汇编: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点拔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全国高考历史真题汇编: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点拔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全国高考历史真题汇编: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点拔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全国高考历史真题汇编: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点拔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历史真题汇编: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点拔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历史真题汇编: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点拔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17题)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A.拿破仑B.华盛顿C.伊达尔哥D.俾斯麦【答案】B【点拨】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徐继畲所说的开国者开创了用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的方式。符合这一要求的开国者只有美国的主要缔造者华盛顿。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2(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20题)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

2、1万册。这表明当时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起义的背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迫切需要,各资本主义列强加强对外殖民侵略和掠夺,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侵略给印度带来了灾难,摧毁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旧的统治秩序,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技术,迫使印度进入痛苦的近代化进程。联系本题,英文书籍在印度畅销的原因是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其他各项与所学不符。酽锕极額閉镇桧

3、猪訣锥。3(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2题)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涉及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内容。在三个关键词中,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协调“仁”和“礼”的关系上主张遵循中庸之道,符合其中两个方面,排除A项。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只符合其中一个方面,排除B项。普罗塔戈拉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也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只符合其中一个方面。亚里士多德是影响西

4、方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在伦理学方面提出中庸理论,还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所以D项为正确答案。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4(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8题)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答案】B【点拨】“数量相等”的意义是你所得与他人所得的相同事物在数目和容量上相等;“比值相等”的意

5、义是根据各人的真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衡称的事物。数量相等类似于实质平等,比值相等类似于形式平等。依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我们应当在实质平等和形式平等之间做到平衡,有时要讲究实质平等,有时要讲究形式平等,有些方面要讲究实质平等,有些方面要讲究形式平等。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答案应为B。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测量目标:历史阐释/从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解释历史事实、历史变迁。考试内容:雅典民主政治(民主、平等等基本概念)?分析:题目的条件是给出了亚里士多德所论述的两种平等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的定义,题目的要求是运用亚氏的两种平等的理论分析“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现

6、实(历史)现象。故首先必须理解两种平等的含义:根据题干材料,数量平等意味着不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一律按人头平均分配;比值平等意味着要考虑个体差异(实际价值,包括能力),根据差异按照一定的标准(比例)进行分配。“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就意味着有一个分配标准,故选B。当然学生完全可以直接从常识出发,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只能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分数),被录取到相应的高等院校或不被录取,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而高考成绩是考生实际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根据这一标准在上百万考生之间分配相应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与“比值平等相”近的。如果按照“数量平等”来分配,则意味着人人都上大学,甚至人人都上同一所

7、大学(如北大),前者目前还无法实现,后者显然荒谬,故选B。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5(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3题)1925 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 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答案】A【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土耳其近代化改革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传统习惯与现实变革的一种调和,土耳其改革领导人凯末尔要摒弃旧的宗

8、教传统的同时自然要引发争论,但同时推行的仿效欧洲的现代化礼仪在某种程度上又符合了人们的现实需要,因此改革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材料反映的总体信息分析可知,代表现代的欧式帽虽然遭遇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最终还是被接受了,但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可见人们在接受现代欧式帽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摒弃旧的礼仪,可以判定这种现象是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故选A。欧式帽最终还是被人们接受了,所以现代也是真,排除B。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传统也没被完全摒弃,仍然存在,也是真,排除C。D项与材料的信息不符,排除。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6(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17题)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

9、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A B. C. D. 【答案】C【点拨】的表述错误,因此A、B排除,明显也不对。7(2009年高考四川文综20题)“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论法的精神的出版【答案】C【点拨】拿破仑

10、法典的颁布,在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8(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20题)“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答案】D【点拨】此题考察第5分册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内容。由于宋教仁宣传责任内阁和政党政治,对袁世凯个人独裁构成威胁,因此派人暗杀了宋教仁。之后孙中山号召革命党人兴师讨袁,发起“二次革命”,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失败。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材料处理/提取

11、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二次革命。分析:题干材料所提到的中心事件很明显指“刺杀宋教仁”。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9(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21题)今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设立100周年,第二国际左派领袖蔡特金做出了杰出贡献。与其同一派别的人物是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A伯恩施坦 B季米特洛夫 C考茨基 D罗沙卢森堡【答案】D【点拨】第二国际左派的杰出女领导人罗沙卢森堡。10(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20题)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

12、铁道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A B C D【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考查材料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表明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当时,孙中山被一致推举为总理,他说:“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是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概括的斗争纲领。“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是在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致力于发展实业时提出的。“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

13、之貉”提出于1918年孙中山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11(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9题)图四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答案】D【点拨】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时间限定语是1782年,北美独立战争期间。漫画体现英国要与“美利坚”是拥抱着的母女关系,英国愿与美利坚和解。18世纪中期英国就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号称“日不落帝国”,故A是错的;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美国与英国正处于敌对状态,两国关系不可能“亲近友好”,故排除B项;英国承认美国

14、独立是在1783年,故C项也可排除,故选D项。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背景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分析:此题如果单纯从画面去考虑,倒是很容易选择:双方把武器放下相互拥抱:流浪的女儿(左)箭头朝下,双臂紧握武器,仍具有防卫意识;“不列颠娜”(右)把盾牌放下,箭头向上,主动伸出双臂拥抱“美利坚”。如此画意不是很明显吗?对于部分学生可能有一定的干扰,问题出在对漫画所反映的内容的历史背景知识没有牢固掌握,关于美国独立的战争的过程,新课程教材无论是人教和岳麓版,在时间和内容上都很模糊。所以此题实际上只涉及初中历史知识。美

15、国独立战争:1775(6)1783,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由此可以排除C。A、B容易排除。当然漫画实际上反映的是1782年美英签订巴黎和约,两国正式结束战争状态。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12(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14题)图3所示战役是A.明朝与瓦剌之战B.明朝与后金之战C.清军反击噶尔丹之战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战【答案】C【点拨】注意图片中的关键词“京师”和“乌兰布通”。联系相关史实。13(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22题)对人类社会史前史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后期。下列著作中系统探讨人类社会史前史的是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A物种起源B国家与革命C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