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课件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赤壁赋 登泰山记 17(统编版)[含解析]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4166158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课件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赤壁赋 登泰山记 17(统编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课件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赤壁赋 登泰山记 17(统编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课件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赤壁赋 登泰山记 17(统编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课件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赤壁赋 登泰山记 17(统编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课件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赤壁赋 登泰山记 17(统编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课件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赤壁赋 登泰山记 17(统编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课件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赤壁赋 登泰山记 17(统编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XX学院/院校/高校高中语文课程课件教案讲义检测 20 20 学年第 学期课 程 名 称 语 文 专 业 班 级 授 课 教 师 XXX学院教务处制高考语文精炼讲义 教 案 编 写 说 明一、教案的规范化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规范教案管理,特制定教案编写说明。二、教案的编写规范1.教师上课要有完整的教案,按照课程教案编写要求书写或以Word文档编制的纸质教案,不能以课件幻灯片的打印稿代替纸质教案。2.从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每位教师的教案,应加装统一格式的封面和首页后,每学期装订成册。(推荐文本格式附后)3.由于课程类型(医学、公共文化课)、教

2、学内容的差异,教案编写的具体格式可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修改,但必须包含以下主要要素:(1)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即教学中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章节的目标”及预期达到的效果。(2)教学内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3)教学重点、难点:本部分是指该课程或该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和加强学习的知识点。(4)教学进程组织与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安排、板书设计等的设计或选择。(5)课前预习: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必须先预习教材的内容及复习与该章节有关的已学过的知识

3、,以便更好理解新内容。(6)课后实施情况及分析:是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课程概要: (课程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专 业 总学时本学期学时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其他):理论教学方法:讲授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材名称: 作者:出版社: 版次: 书号:主要参考书及资料:教学参考书 网络资料 与教材相关书籍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与难点:课后作业(十七)赤壁赋登泰山记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组是()A举酒属客

4、(zh) 斗宿(xi)冯虚御风(pn) 相互枕藉(ji)B幽壑(h) 嫠妇(l)愀然(qio) 山川相缪(lio)C扁舟(pin) 匏樽(po)蜉蝣(f yu) 舳舻(zh l)D酾酒(sh) 横槊(shu)更酌(n) 窈窕(yo tio)解析C项,舳舻(zh l)。答案C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举酒属(引申为劝酒)客纵(任凭)一苇之所如B苏子愀(忧愁凄怆)然正襟危(危险)坐C舞(使跳舞)幽壑之潜蛟泣(使哭泣)孤舟之嫠妇D则天地曾(竟,简直)不能以一瞬相与(交错)枕藉乎舟中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言实词含义的把握。题干中答题关键词“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B项,“正襟危坐”中的“

5、危”,应该解释为“端正”。考生可以联系成语“危言危行”记忆。答案B3与例句加点字解释与用法都相同的一句是()例: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A余始循以入B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C日观以西峰D(苏轼)以始元六年至京师解析例句中的“以”是介词,在。A项,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相当于“而”;B项,用;C项,介词,往;D项,在。答案D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固一世之雄也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欲呼张良与俱去解析C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的”;A项,介词,被/介词,在

6、;B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D项,连词,和/介词,和。 答案C5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B人皆得以隶使之C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D吾妻来归,时至轩中解析A项是名词用作动词,其余均为名词作状语。答案A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从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B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C正襟危坐D道芷阳间行解析C项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其余均为名词作动词。答案C7.对下列语句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客有吹洞箫者相与枕藉乎舟中而今安在哉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不同,不同解析均为介宾短语后置句,为定语后置句,

7、为宾语前置句。答案B8对这篇赋所表达的感情,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写在夜游赤壁,月夜泛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遗世”“羽化”“飘飘欲仙”的快乐情感。B作者写曹操横槊赋诗,慨叹自己谪贬黄州,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同情。C主客对话,先悲后乐,既有哀怨消极,也有豁达乐观。D联想古人古事,借题发挥,抒发了内心的愤懑,表现了超然独立,不计得失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赤壁赋情感主旨的理解。B项,“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同情”错误,原文中“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表达的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答案B9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C项,唐宋八大家中没有司马光,应是曾巩。答案C10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教师上课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听课时就会感觉苦不堪言,正襟危坐,只盼着快点下课结束煎熬,甚至以后一上这门课就头疼。B初听昆曲,

9、我们难免觉得冗长,但越听越觉得有味道,越听越觉得心灵在江南丝竹的余音袅袅中变得空灵澄澈。C一位客人进入某大酒店的餐厅坐下,看到桌上杯盘狼藉,呼唤了半天,服务员才姗姗而来,慢腾腾地拾掇。D谈及转型做导演的原因,赵薇慨叹再红的演员也只是时代的沧海一粟,演艺圈中的繁华热闹并不能使一个演员的演艺青春常青。解析A项,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句中表示不安地坐着之意,应用“如坐针毡”。B项,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扬,连绵不绝。符合语境。C项,杯盘狼藉: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符合语境。D项,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符合语境。答案A1

10、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蛟龙号”深潜实验的成功,尤其是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成功研造展现出我国高精尖技术力量的发展水平是有目共睹的。B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C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会”的热播,激发了大家学习成语的兴趣,不少观众一边观看选手比赛,一边通过手机积极参与节目互动。D乔布斯将互联网装进了我们的口袋里,他不仅让我们享受到信息革命的成果,而且改变了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解析A项,句式杂糅,在“展现出”后加上“的”。B项,概念不清,“各地教育部门”应为“各地教育主管部门”。C项,成分残缺,“激发了大家学习成语的兴趣”一句没有

11、主语,可去掉“随着”。答案D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

12、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B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C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

13、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D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解析正确断句为: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答案C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旧历每月的十五日前后。这是古代纪日的一种方法。B赤壁:赤壁是著名的古战场,东汉建安十三年,刘备与孙权联合,大破曹操于此,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遗址。本文苏轼所游是黄州赤鼻矶,并非古战场赤壁。C冯夷:也称作冰夷、河伯,是古代汉族神话中的黄河水神,也泛指水神。文中指河伯。D羽衣:指以羽毛织成的衣服;或常称道士或神仙所着衣为羽衣;或指道士的代称;或指轻盈的衣衫等。文中指道士或神仙所着衣服。解析A项,“通常指旧历每月的十五日前后”错,应该是“每月的十五日”。答案A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赤壁赋是苏轼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