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905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2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冰醋酸、纯碱、铜绿、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Al、 Al2O3、Al(OH)3均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都属于两性化合物 D H2SO4、 NaOH、AlCl3均为强电解质,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答案】 B 【解析】 A. 纯碱属于盐,不属于碱,故A错误; B. HClO、H2SO4(浓) 、

2、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故 B正确; C. Al 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 D. H2SO4、 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属于离子化合 物,故 D错误。故选B。 2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通常悬挂有CuI 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的时 间来判断空气中汞的含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 2Cu。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的产物Cu2HgI4中, Hg的化合价为2 B上述反应中CuI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上述反应中Hg 元素与 Cu元素均被氧化 D上述反应中生成64gCu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答案】 A 【解析

3、】 【详解】 A Cu2HgI4中 Cu 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 Hg 为+2 价, I 为 1价,故 A 正确; BCu 元素化合价部分由+1 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CuI 为氧化剂,故B 错误; CCu得到电子被还原,Hg 失去电子被氧化,故C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上述反应中生成64g Cu,即 1mol 时,转移1mol 电子,电子数为1NA,故 D 错误; 答案选 A。 3一定压强下,向10 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S2Cl2和 1 mol Cl2,发生反应S2Cl2(g)Cl2(g) ?2SCl2(g)。 Cl2与 SCl2的消耗速率 (v)与温度 (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

4、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B达到平衡后再加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A、B、C、D 四点对应状态下,达到平衡状态的为B、D D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Cl2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S2Cl2 (g) +Cl2 (g) 2SCl2 (g)可知,用氯气的消耗速率表示正反应速率和用SCl2的消耗速率表 示逆反应速率,二者之比为1:2 时转化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由图 像可知 B、D 点时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为1:2,达到平衡状态;B、D 点为平衡点,由图

5、中数据可知, B、 D 点的状态对应的温度为250, 300时, SCl2的消耗速率大于氯气的消耗速率的2 倍,说明平衡逆向 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20。 【详解】 A. 正反应的活化能是发生反应所需要的能量,逆反应的活化能是反应中又释放出的能量,正反应的活化 能减去逆反应的活化能就等于总反应的吸热放热量,由分析可知H 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正反应 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故A 错误; B. 由分析可知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加热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 C. 根据反应S2Cl2 (g) +Cl2 (g)2SCl2 (g)可知,用氯气的消耗速率表示正反应速率和用SCl2

6、的消耗速率表 示逆反应速率,二者之比为1:2 时转化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由图 像可知 B、D 点时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为1:2,达到平衡状态;B、 D 点为平衡点,故C 正确; D. 根据反应S2Cl2 (g) +Cl2 (g) 2SCl2 (g)反应物和产物都是气体,且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相等,所以改变 压强不改变平衡移动,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Cl2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故 D 正确; 答案选 A。 4 在一定温度下, 将气体X和气体 Y各 0.16mol 充入 10L恒容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 X(g)+Y(g) 2Z(g) H0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7、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min 的平均速率 v(Z)v(正 ) 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32mol 气体 X和 0.32mol 气体 Y, 到达平衡时, c(Z)0.24molL 1 D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反应前2 min 内 Y 的改变量为1.14mol ,则 Z改变量为1.18mol ,2min 内 Z 的平均速率 v(Z)= n/ t=4 11 -3mol (L min) -1,故 A 错误;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正向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正)v

8、(逆),故 B 错 误; C.充入气体X和气体 Y各 1.16mol ,平衡时 Y的物质的的量为1.11mol,则改变量为1.16mol,此时 Z 的物 质的量为1. 12mol ,浓度为1112mol?L-1,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充入1.32mol 气体 X和 132 mol 气体 Y, 用建模思想, 相当于两个容器, 缩小容器加压, 平衡不移动, 浓度为原来2 倍, 即 c(Z) = 1.124 molL-1, 故 C 错误; D.平衡时, Y的物质的量为1.1mol ,X的物质的量为1.1mol,Z 的物质的量为1.12mol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 平衡常数 20.12 () 10 K

9、=1.44 0.1 0.1 1010 ,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5乌洛托品在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氨水与甲醛水溶液混合蒸发可制 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氨与甲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2: 1 C2:3 D3:2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每个乌洛托品分子中含有 6 个 C原子、 4 个 N 原子,根据C原子、 N 原子守恒判断氨与甲醛的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每个乌洛托品分子中含有

10、 6 个 C原子、 4 个 N 原子,每个甲醛分子中含有1 个 C原子、每个氨气分子中含有1 个 N 原子,根据C原 子、 N 原子守恒知,要形成一个乌洛托品分子需要6 个甲醛分子、4 个氨气分子,则需要氨气和甲醛分子 个数之比 4:62: 3,根据 NnNA知,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氨与甲醛的物质的量之比 2:3,故答案选C。 6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 的氯原子: 20 17Cl B氯离子 (Cl )的结构示意图: C氯分子的电子式: D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3CCH2Cl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左上角应

11、是质量数,质量数=中子数 +质子数 =37,应是 37 17Cl,故 A 说法错误; B、氯离子质子数大于电子数,其结构示意图:,故 B 错误; C、氯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每个氯原子都达到8 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 D、氯乙烯结构简式:CH2=CHCl,而题目中是氯乙烷,故D 说法错误。 7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夹持仪器和试剂任选)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仪器 A 用 CCl4除 去 NaBr 溶液中少量Br2烧杯、分液漏斗 B 配制 1.0 mol?L -1 的 H2SO4溶液 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C 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 晶体酒精灯、烧杯、漏斗 D 制备少量

12、乙酸乙酯试管、酒精灯、导管 A A BB CC D D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单质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以用萃取的方法将其从水相中分离,A 项正确;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用到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容量瓶,B项正确; C.若要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晶体,可以蒸发结晶,蒸发结晶一般在蒸发皿中进行,C 项错误; D.制备少量乙酸乙酯,可以在试管中进行,再用导管将产物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收集产物并除杂,D 项 正确; 答案选 C。 8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变质的是() A Na2CO3BNa2O2CCaO DCa(ClO)2 【答案】

13、 A 【解析】 【详解】 A碳酸钠固体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水蒸气都不发生反应,故A 符合题意; B过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都发生反应,故B不合题意; C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C不合题意; D次氯酸钙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故D不合题意; 故选 A。 9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闪锌矿 (ZnS)经 CuSO4溶液作用后,转化为铜蓝(CuS) :ZnS + Cu 2+CuS + Zn2+ B0.1 mol/L 的醋酸溶液pH 约为 3: CH3COOH CH3COO - + H+ C电解 NaCl溶液,阴极区溶液pH 增大: 2H2

14、O + 2e-H2+ 2OH-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Fe3e- Fe 3+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溶解度大的物质可以转化为溶解度小的物质,溶解度ZnSCuS ,则闪锌矿 (ZnS)经 CuSO4溶液作用后, 转化为铜蓝 (Cu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S+Cu 2+CuS+Zn2+,故 A 正确; B0.1mol/L 醋酸溶液的pH 约为 3,说明醋酸为弱酸,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 CH3COO -+H+, 故 B 正确; C电解 NaCl溶液时,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H2O+2e- H2 +2OH -,阴 极

15、区溶液pH 增大,故C 正确;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上Fe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故 D 错误; 故选 D。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电极反应式中,铁是失去2 个电子生成亚铁离子。 10 空气中的硫酸盐会加剧雾霾的形成,我国科学家用下列实验研究其成因:反应室底部盛有不同吸收液, 将 SO2和 NO2按一定比例混合,以N2或空气为载体通入反应室,相同时间后,检测吸收液中SO4 2- 的含量, 数据如下: 反应室载气吸收液SO4 2-含量 数据分析 N2 蒸馏水a . b dac . 若起始不通入NO2,则最终 检测不到SO4 2- 3% 氨水b 空

16、气 蒸馏水c 3% 氨水d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控制 SO 2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 B反应室中可能发生反应:SO2 + 2NO2 + 2H2O=H2SO4 + 2HNO2 C本研究表明:硫酸盐的形成主要与空气中O 2有关 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铵态氮肥可能会加重雾霾的形成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因为空气中的硫酸盐会加剧雾霾的形成。SO2和氮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 SO4 2-,所以控制 SO2和 氮氧化物的排放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故A正确; B. 反应室中SO2为还原剂, NO2为氧化剂, N2做载 体,蒸馏水做吸收液,可发生反应:SO2 +2NO2 +2H2O=H2SO4 + 2HNO2,故 B正确; C.由已知bdac,若 起始不通入NO2,则最终检测不到SO4 2- ,可知硫酸盐的形成主要与NO2有关 , 故 C错误; D. 铵态氮肥易挥发 产生氨气。由已知的数据分析可知,在载体相同,吸收液为氨水的条件下,将SO2和 NO2按一定比例混合 时产生 SO4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