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长丰锦弘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546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7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长丰锦弘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长丰锦弘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长丰锦弘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长丰锦弘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长丰锦弘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改革开放40 周年以来,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下列过程没有 涉及化学 变化的是 A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 气 B开采可燃冰获取燃料 C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 供电 D运载“嫦娥四号”的 火箭发射 A A BB CC DD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有新的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A 不符合题意; B.从海底开采可燃冰获取燃料,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 符合题意; C.新能源汽车燃

2、料电池供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运载 “ 嫦娥四号 ” 的火箭发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发生化学反应,有新的物质产生,D 不符合 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 B。 2某学习小组在容积固定为2 L 的密闭容器内充入 1 mol N2和 3 mol H2合成 NH3。恒温下开始反应,并用 压力传感器测定压强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 /min 0 5 10 15 20 25 30 压强 /MPa 16.80 14.78 13.86 13.27 12.85 12.60 12.60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不断地将NH3液化并移走,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B

3、其它条件不变,在30 min 时,若压缩容器的体积,N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C从反应开始到10 min 时, v(NH3) 0.035 molL-1 min -1 D在 30 min 时,再加入0.5 mol N2、1.5 mol H2和 2 mol NH3,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不断将氨气液化分离,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故正确; B.压缩体积,平衡正向移动,氮气转化率增大,故正确; C.前 10 分钟, N2+3H22NH3 起始0.5 1.5 0 改变x 3x 2x 10min 时 0.5-x 1.5-3x 2x 有 0.51.53213.86

4、 0.51.516.80 xxx ,解 x=0.175mol/L ,用氨气表示反应速率为 0.175mol/L2 10min 0.035 mol L- 1 min -1,故 正确; D. N2+3H22NH3 起始0.5 1.5 0 改变x 3x 2x 平衡0.5-x 1.5-3x 2x ,有 0.51.53212.60 0.5 1.516.80 xxx ,解 x=0.25mol/L ,则平衡常数表示为 2 3 0.564 = 0.25 0.7527 , 在 30 min 时,再加入0.5 mol N2、1.5 mol H2和 2 mol NH3,则有 Qc= 2 3 1.54 = 0.5 1

5、.53 K,平衡正向移动,故错误。 故选 D。 3乙酸香兰酯是用于调配奶油、冰淇淋的食用香精,其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 B乙酸香兰酯的分子式为C10H8O4 CFeCl3溶液可用于区别香兰素与乙酸香兰酯 D乙酸香兰酯在足量NaOH 溶液中水解得到乙酸和香兰素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香兰素中OH 中的 H 原子,被 COCH3替代,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 项错误; B、乙酸香兰酯的分子式为C10H10O4,B项错误; C、乙酸香兰酯中没有酚羟基,可以用FeCl3溶液区别香兰素与乙酸香兰酯,C项正确; D、乙酸香兰酯应在足量酸溶液中

6、水解才能得到乙酸和香兰素,D 项错误; 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有机化学基础(反应类型、分子式的确定、官能团的性质等)。 4中国科学家在合成氨(N2+3H22NH3H0)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报道了LiH-3d 过渡 金属这一复合催化剂体系,并提出了“ 氮转移 ” 催化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中有非极性键断裂与形成 B复合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复合催化剂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焓变 D低温下合成氨,能提高原料转化率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合成氨为可逆反应,氮气和氢气在反应过程中有消耗和生成,故转化过程中有非极性键断裂与形成,A 项正确;

7、 B.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B 项正确; C. 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焓变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C 项错误; D. 合成氨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向移动,能提高原料转化率,D 项正确; 答案选 C。 5国际计量大会第26 届会议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 NA=6.02214076 10 23mol-1),于 2019 年 5 月 20 日正 式生效。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0g正丁烷和18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 13NA B常温下, pH=12 的 Ba(OH)2溶液中的OH - 数目为 0.01N

8、A 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减小3.2g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 0.1mol Cl2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l -、ClO- 两种粒子数之和为0.2NA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分子内的共价键数目也相同(都为 13 个)。混 合物共 58g,其物质的量为1mol ,共价键数目为13NA,正确; B. 常温下, pH=12 的 Ba(OH)2溶液中的OH-数目无法计算,因为不知道溶液的体积,错误; C. 电解精炼铜时, 阳极放电的金属不仅有铜,还有杂质中的比铜活泼的金属,所以阳极质量减小3.2g 时, 转

9、移的电子数不一定是0.1NA,错误; D. 0.1mol Cl2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溶液中除Cl-、ClO - 两种粒子外,可能还有ClO3-等含氯离子,它们的 数目之和为0.2NA,错误。 故选 A。 6镍粉在CO中低温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Ni(CO)4,呈四面体构型。150时, Ni(CO)4分解为 Ni 和 CO。则下列可作为溶解Ni(CO)4的溶剂是() A水B四氯化碳C盐酸D硫酸镍溶液 【答案】 B 【解析】 【详解】 Ni(CO)4呈四面体构型,为非极性分子,由相似相溶原理知,非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的溶剂, 四氯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所以该物质易溶于四氯化碳,故选

10、 B。 7已知 1mol 氢气和氧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1.8 千焦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2(g)+O2(g)2H2O ( g)+241.8kJ BH2(g)+1/2O2(g)H2O(s)+241.8 kJ CH2(g)+1/2O2( g)H2O (g)-241.8 kJ D H2O(g)H2(g)+1/2O2(g)-241.8 kJ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1mol 氢气和氧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1.8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1 2 O2(g) =H2O(g)H=-241.8kJ/mol ,即 H2(g)+1/2O2

11、(g)H2O(g) +241.8 kJ ,选项 B、C均错误; 2mol 氢气和氧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3.6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 (g) H=-483.6kJ/mol ,即 2H2(g)+O2(g)2H2O(g) +483.6kJ,选项 A错误; 1mol 水蒸气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吸收241.8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g)= H2( g)+ 1 2 O2 (g) H=+241.8kJ/mol ,即 H2O ( g)H2( g)+1/2O2( g)-241.8 kJ,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 据热化学方程

12、式的书写原则写出氢气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方程中的热量和化学计量数要对 应,根据1mol 气态水转化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结合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气态水的反应热计算生成液态 水的反应热。 8类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 CO2与 SiO2化学式相似,故CO2与 SiO2的晶体结构也相似 B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也必有阴离子 C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可以先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热,充分反应后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观察 是否有淡黄色沉淀,则检验四氯化碳中的氯原子也可以用该方法,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D向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会有碳酸氢

13、钠晶体析出,则向饱和碳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铵也会 有碳酸氢钾晶体析出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二氧化碳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晶体结构不同,故A 错误; B. 晶体中有阳离子,未必一定有阴离子,如:在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移动的电子,故B 错误; C. 四氯化碳不易发生水解反应,故C 错误; D. 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性质相似,可析出碳酸氢钾晶体,故D 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 离子晶体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金属晶体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因此,晶体中有阳离子,未必一定 有阴离子;有阴离子,一定有阳离子。 9已知高能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Li+

14、FeS=Fe+Li2S , LiPF6 SO(CH3)2为电解质,用该电池为电源电解含 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 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 Y应为 Li BX 极反应式为FeS+2Li +2e =Fe+Li2S C电解过程中,b 中 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小 D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 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原电池与电解池串联问题。通过总反应可知,Li 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 FeS发生还原反应, 作正极;因c中由 Ni2+生成单质Ni,即发生还原反应,故Y极为负极, X 为正极。 【详解】 A

15、.由上述分析可知,Y为原电池负极,故Y为 Li,选项 A 正确; B.X 极为正极, FeS发生还原反应,故电极反应式为:FeS+2Li + +2e- =Fe+Li 2S,选项 B 正确; C.电解过程中, a 为阳极区 ,发生氧化反应: 4OH -4e- =2H2O+O2, a 中 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 b 中;C 中发生还原反应: Ni 2+ +2e-=Ni,溶液中 Cl -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 b 中。故电解过程中,b 中 NaCl的物质 的量浓度将不断增大,选项C错误; D.若将阳离子交换膜去掉,因 b 中含有 C1 -,故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 2C1 -2e-=Cl 2,故电解

16、反应总方程式发生 改变,选项D 正确; 答案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原电池、电解池原理,本题的突破关键在于“c 中单质 Ni 生成”,由此判断X、Y电极正负,进 一步判断电解池中阴阳极以及相关反应。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2.4 L 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7NA B某温度下,将1molCl2 通入足量水中转移电子数为 NA C常温常压下,3.0 g 含葡萄糖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 D室温下, 1LpH 为 13 的 NaOH 溶液和Ba(OH)2混合溶液中含OH -个数为 0.01NA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没有说明是否为标准状态,所以无法由体积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即无法确定所含化学键数目,故A 错误; B. Cl2 和水反应为可逆反应,所有转移电子数小于NA,故 B错误; C. 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最简式都为CH2O,则 3.0 g 含葡萄糖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A 3.0g 4N 30g/mol =0.4NA,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