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一七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517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6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一七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一七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一七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一七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一七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热稳定性: H2OHFH2S 离子半径: Cl Na+Mg 2+Al3+ 酸性: H3PO 4H2SO4HClO4 结合质 子 (H+)能力: OHCH3COO Cl ABC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越强; 电离出氢离子能力(酸性 )越强,结合质子能力越

2、弱。 【详解】 非金属性FOS,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FH2OH2S,故错误; Cl 含有三层电子, Na+、Mg2+、Al3+的电子层数都是两层,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 Cl-Na Mg2Al3 ,故正确; 非金属性:PSCl,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3PO4 H 2SO4HClO4,故错误; 电离出氢离子的能力:HClCH3COOH H2O,则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 - Cl - ,故正确; 故答案选 B。 【点睛】 本题明确元素周期律内容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2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量使用含丙烷、

3、二甲醚等辅助成分的“空气清新剂”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B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为石英砂(Si02) 、石灰石( CaCO 3)和纯碱 C髙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强氧化性 D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湿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丙烷、二甲醚都有一定的毒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A 不选; B. SiO2和 CaCO3、 Na2CO3在玻璃熔炉里反应生成Na2SiO3和 CaSiO3,和过量的SiO2共同构成了玻璃的主要 成分,故B不选; C. 髙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杀菌消毒,利用了强氧化性,酒精没有强氧化性,故C 选;

4、 D.成熟的水果能释放乙烯,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故D 不选。 故选 C。 3钨是高熔点金属,工业上用主要成分为FeWO4和 MnWO4的黑钨铁矿与纯碱共熔冶炼钨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黑钨铁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的速率 B共熔过程中空气的作用是氧化Fe(II)和 Mn(II) C操作 II 是过滤、洗涤、干燥,H2WO4难溶于水且不稳定 D在高温下WO3被氧化成 W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分析知,将黑钨铁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的速率,故A 正确; B. 根据流程图知,FeWO4和 MnWO4在空气中与纯碱共熔反应生成MnO2、Fe

5、2O3,Fe(II)和 Mn(II) 化合价升 高为 Fe(III)和 Mn(IV) ,碳酸钠无氧化性,则过程中空气的作用是氧化Fe(II)和 Mn(II) ,故 B 正确; C. 根据流程图可知Na2WO4为可溶性钠盐,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H2WO4,H2WO4难溶于水,可以 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分离出来,加热后分解生成WO3,所以 H2WO4难溶于水且不稳定,故 C正确; D. WO3生成 W 的过程中,元素化合价降低,应该是被氢气还原,故D 错误。 故选 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在0.1mol L -1 的 HN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 B浓度为0.1m

6、ol L 1 的 NaHCO3溶液: c(H2CO3) c(CO 32 ) C25时, 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D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程度、pH 均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A硝酸是强酸抑制水的电离,则常温下,在0.1mol L-1的 HN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1013mol/L ,A 正确; B浓度为0.1mol L 1 的 NaHCO3溶液显碱性,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 电离程度,则c(H2CO3) c(CO32 ) ,B 正确; C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则 25时, AgCl

7、固体在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C正确; D稀释促进电离,则冰醋酸中逐滴加水, 溶液的导电性先增大后减小,而醋酸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pH 先减小后增大,D 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及溶度积常数的应用等 5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 CO BNa2O CKOH DSO2 【答案】 D 【解析】 【分析】 酸性氧化物是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详解】 A.CO是不成盐氧化物,故A 不选; B. Na2O 是碱性氧化物,故B不选; C.KOH是碱,不是氧化物,故C不选; D.S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 选。 故选 D。 6

8、下列物质的名称不正确的是 A (NH4)2CO3:碳铵BCaSO4 2H2O:生石膏 CAg(NH3)2 +:二氨合银离子 D:2乙基 1丁烯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碳铵是 NH4HCO3的俗称,名称与化学式不吻合,A 符合题意; B. 生石膏是CaSO4 2H2O 的俗称,名称与化学式吻合,B 不符合题意; C. Ag(NH3)2+表示二氨合银离子,名称与化学式吻合, C 不符合题意; D.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上含4 个 C原子, 在 2 号 C 原子上有1 个 乙基,物质的名称为2乙基 1丁烯,名称与物质结构简式吻合,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 A。 7

9、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 B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先向浓硝酸中缓缓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将苯逐滴滴入 C仪器 a 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反应完全后,可用仪器a、b 蒸馏得到产品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水浴加热可保持温度恒定,即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故A正确; B浓硫酸稀释放热,为了防止暴沸,则向浓硝酸中缓缓加入浓硫酸,为防止苯挥发,待冷却后,将苯逐 滴滴入,故B正确; C球形冷凝管可冷凝回流反应物,则仪器a 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

10、高原料的利用率,故C正确; D反应完全后,混合体系分层,应分液分离出有机物,再蒸馏分离出硝基苯,故D 错误; 故选: D。 8室温下,将0.05molCH3COONa固体溶于水配成 100mL 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充分混合后,有关 结论不正确的是() 加入的物质结论 A 0.05molCH3COONa固体减小 B 0.05molNaHSO4固体c(CH3COO )+c(CH3COOH )=c(Na+) c(SO 4 2) C 0.05molNH4Cl固体水电离程度增大 D 50mLH2O 由水电离出的c(H+) c(OH )减小 A A BB CC D D 【答案】 A 【解析】 室温下

11、,将0.05molCH3COONa固体溶于水配成 100mL 溶液,所得溶液的浓度为0.5mol/L 。则 A、再加入 0.05molCH3COONa固体, c(Na +)增大为原来的 2 倍,而由于溶液浓度增大,故CH3COO 的水解程度变小, 故 c(CH3COO )大于原来的 2 倍,则 c(CH3COO )/c(Na +)比值增大, A 错误; B、加入 0.05molNaHSO 4固体, 能和 0.05molCH3COONa反应生成 0.5mol/LCH3COOH和 0.5mol/L 的 Na2SO4的混合溶液, 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c(CH3COO )+c(CH 3COOH)=0.

12、5mol/L ,而 c(Na+)=1mol/L ,c(SO42 )=0.5mol/L ,故有: c(CH3COO )+c(CH 3COOH)=c(Na +) c(SO 42 ), B正确; C、加入 0.05molNH4Cl固体后,和CH3COONa发生双水解,水 解程度增大, 则对水的电离的促进会增强,故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正确; D、加入 50mL 水后, 溶液变稀, pH 变小,即溶液中c(OH )变小,而溶液中所有的氢氧根均来自水的电离,即水电离出的 c(OH )变小,且 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和其电离出的氢氧根的浓度相同,故水电离出的c(H +)变小,因此由水电离出的 c(H+)?c(

13、OH )减小, D 正确,答案选 A。 9黄铜矿( CuFeS2)是提取铜的主要原料,其煅烧产物Cu2S在 1200高温下继续反应: 2Cu2S+3O2 2Cu2O+2SO2 2Cu2O+Cu2S 6Cu+SO2 则 A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SO2 B反应中Cu2S只发生了氧化反应 C将 1 molCu2S冶炼成2mol Cu,需要 O21mol D若 1molCu2S完全转化为2molCu,则转移电子数为2NA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反应 中 S化合价变化为:-2+4,O 化合价变化为:0-2;反应 中, Cu化合价变化为:+10,S化 合价变化为:-2+4。可在此认识基础上对各选项

14、作出判断。 【详解】 A O 化合价降低,得到的还原产物为Cu2O 和 SO2,A 选项错误; B 反应中Cu2S所含 Cu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Cu2S既发生了氧化反应,又发生了 还原反应, B选项错误; C 将反应、联立可得:3Cu2S+3O2 6Cu+3SO2,可知,将1 molCu2S冶炼成2mol Cu,需要 O21mol , C 选项正确; D 根据反应:3Cu2S+3O2 6Cu+3SO2, 若 1molCu2S完全转化为2molCu, 只有 S失电子,: (4-(-2) mol=6mol , 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即转移的电子数为6NA,D 选项错

15、误; 答案选 C。 【点睛】 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得电子总数 =失电子总数。 10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 纤维 ” 是细丝状物质或结构。下列关于“ 纤维 ”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所用到的原料木材纤维属于糖类 B丝绸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其中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光纤高速信息公路快速发展,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我国正大力研究碳纤维材料,碳纤维属于天然纤维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造纸所用的原料木材纤维属于糖类,A 项正确; B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项正确;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项正确; D碳纤维的主

16、要成分为单质碳,不属于天然纤维,D 项错误。 故选 D。 11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是制造玻璃、光导纤维的原料 B纤维素、油脂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白菜上洒少许福尔马林,既保鲜又消毒 D NOx、 CO2、PM2.5 颗粒都会导致酸雨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二氧化硅是制造玻璃、光导纤维的原料,A 正确; B.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小分子,B 错误; C.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有毒,不能用于食物的保鲜和消毒,C错误; D.导致酸雨的物质主要是SO2和 NOx,CO2、PM2.5 颗粒不会导致酸雨,D错误; 答案选 A。 12以 TiO2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CO2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 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中钛氧键断裂会释放能量 B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使用 TiO2作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焓变,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 CO2分解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