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30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70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二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将 Al2(SO4)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Al2O3 B2mL10%的 NaOH 溶液中滴加2%的 CuSO4溶液 46 滴制得新制氢氧化铜 C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铁粉变红棕色,说明铁与水在高温下能发生反应 D取 a 克 Na2CO3和 NaHCO3混合物与少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至熔化,冷却得b 克固体, 可测得 Na2CO3质量分数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硫酸铝在水

2、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硫酸,硫酸为难挥发性酸,所以最终得到的产物是硫酸铝,选项A 错误; B 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NaOH 一定要过量, 否则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选项 B 正确; C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选项C 错误; D应与足量盐酸反应,少量稀盐酸无法确定成分,选项D 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盐类的水解、物质的制备以及物质含量的测定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 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 积累,注意硫酸铝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硫酸,硫酸为难挥发性酸。 2

3、为落实 “ 五水共治 ” ,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 N2、CO2、 SO2、 NO、CO,不 考虑其他成分) ,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 1 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 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 +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NO2-=N2 +2H2O 【答案】 B 【解析】 【详解】 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 1 为 CaCO 3、CaSO3,气体 1 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 N2、NO、CO,气体 1 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

4、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 到硝酸钠, NaNO2与含有 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2 含有 CO、N2,捕获剂 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A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O3、CaSO3,因氢氧化钙过量,则固体1 为主要含有 Ca(OH)2、 CaCO3、 CaSO3,故 A 正确; B由分析可知,气体1 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 N2、NO、CO,气体 1 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 理后到的NaNO2,X 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故B 错误; C气体 2 含有 CO、N2,经捕获剂得到氮气和CO ,所捕获的

5、气体主要是CO ,防止污染空气,故C正确; D NaNO2与含有 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NH4+NO2-=N2 +2H2O,故 D 正确; 故选 B。 3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l、( NH4)2SO4、MgCl2、FeCl2、AlCl3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 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换算成标准状况)。关于该固体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 4.5gAl B不含 FeCl2、 AlCl3 C含有物质的量相等的( NH4)2SO4和 MgCl2 D含有 MgCl2、FeCl2 【答案】 C 【解析】

6、【分析】 5.60L 标况下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后,体积变为3.36L,则表明V(H2)=3.36L, V(NH3)=2.24L,从而求出 n(H2)=0.15mol ,n(NH3)=0.1mol ,从而确定混合物中含有Al、( NH4)2SO4;由白色沉淀久置不变色,可得出 此沉淀为Mg(OH)2,物质的量为 2.9g 0.05 58/ mol gmol ;由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可得白色沉淀,加 入过量盐酸,白色沉淀溶解,可确定此沉淀为Al(OH)3,溶液中含有 AlCl3。从而确定混合物中一定含有Al、 ( NH4)2SO4、MgCl2、AlCl3,一定不含有FeCl2。 【详解】 A.

7、由前面计算可知,2Al3H2,n(H2)=0.15mol ,n(Al)=0.1mol ,质量为2.7g,A 错误; B. 从前面的推断中可确定,混合物中不含FeCl2,但含有AlCl3,B错误; C. n(NH3)=0.1mol ,n(NH4)2SO4=0.05mol , n(MgCl2)= nMg(OH)2=0.05mol ,从而得出 (NH4)2SO4和 MgCl2物 质的量相等,C正确; D. 混合物中含有MgCl2,但不含有FeCl2,D 错误。 故选 C。 4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润滑油花生油石蜡 ABCD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油脂是指高级脂肪酸甘油脂,脂

8、肪及植物油均属于油脂,排除;而润滑油、石蜡均为石油分馏产品, 主要成分为烃,故答案为C。 5已知 NH4CuSO3与足量的10 molL 硫酸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 有红色金属生成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呈现蓝色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 1 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 mol 电子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项,反应只有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硫酸根中硫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未变,反应中硫酸体现酸 性,不做氧化剂,故A 项错误; B 项,反应前后S元素的化合价没有

9、发生变化,故 B 项错误; C 项,因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不可能生成氨气,故C 项错误; D 项, NH4CuSO3与硫酸混合微热,生成红色固体为Cu、在酸性条件下,SO3 2-+2H+=SO 2+H2O,反应产生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是SO2,溶液变蓝说明有 Cu2+生成, 则 NH4CuSO3中 Cu 的化合价为 +1 价,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2 NH4CuSO3+4H+=Cu+Cu 2+ 2SO 2+2H2O+2NH4+, 故 1 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为0.5mol , 故 D 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6室温下,对于0.10 mol?L 1 的氨水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13 B25与 60时,氨水的pH 相等 C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 +)和 c(OH)都变大 D用 HCl 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显酸性 【答案】 D 【解析】 【分析】 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不完全电离; B氨水的电离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同,氨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同; C 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一水合氨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稀释过程中c (NH4 ) 、c(OH)都减小; D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其溶液呈酸性。 【详解】 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不完全电离,所以0.10mol?L 1 的氨水的pH 小于 1

11、3,故 A 错误; B氨水的电离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同,氨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同,pH 也不同,故B 错误; C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一水合氨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稀释过程中c (NH4+) 、c(OH )都减小,所以溶液中 c(NH4+)?c( OH )变小,故C错误; D含有弱根离子的盐,谁强谁显性,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所以其溶液呈酸性,故D 正确, 故选: D。 7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按下面设计的方案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 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 B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

12、酸氢钠晶体析出 C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 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工业上侯氏制碱法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由于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先通入氨气, 通入足量的氨气后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所以溶液中有碳酸氢 钠晶体析出,将碳酸氢钠晶体加热后得纯碱碳酸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 利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因盐酸易挥发,所以,二氧化碳中常会含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盐 酸反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通过碳酸氢钠的溶液是可以除掉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因此乙装

13、置中盛放的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A 错误; B.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小,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故B正确; C. 实验过程中氨气可能有剩余,而稀硫酸能与氨气反应,所以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末反应的NH3,氨气极 易溶于水,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是防止倒吸,故C错误; D. 分离出 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分离固体与液体,常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过滤操作,故D 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 明确 “ 侯氏制碱法 ” 的实验原理为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通 常选用的试剂。 8如图是H3AsO4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分布分数 (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

14、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 pH 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H2AsO4溶液呈酸性 B向 NaH2AsO4溶液滴加NaOH 溶液过程中, - 24 2- 4 c H AsO c HAsO 先增加后减少 CH3AsO4和 HAsO4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D Ka3( H3AsO 4) 的数量级为10-12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像知, H2AsO4-溶液 pH 小于 7,则 NaH2AsO4溶液呈酸性,故A 正确; B. - + 24 2- a2 4 c H AsO c(H ) = K c HAsO ,向 NaH2AsO4溶液滴加 NaOH 溶液,c(

15、H+)逐渐减小, 则过程中, - 24 2- 4 c H AsO c HAsO 逐 渐减少,故B错误; C. 由图示知, 酸性条件下H3AsO4可以大量存在, 在碱性条件下HAsO42-能大量存在, 则它们在溶液中不能 大量共存,故C 正确; D. 由图知, pH=11.5 时,c(HAsO42-)=c(AsO43-),Ka3( H3AsO 4)= + +-1 3- 4 2 2- 4 c AsOc =c c HAs H H10 O ,故 D 正 确; 故选 B。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60-7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效果 B液溴可以加少量水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 C苯酚溅

16、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D油脂不能使溴水褪色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35- 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效果,故A 错误; B. 液溴见光、受热易挥发,可以加少量水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故B 正确; C. 苯酚溶液的腐蚀性很强,如果不马上清洗掉,皮肤很快就会起泡,应马上用有机溶剂清洗,常用的有 机溶剂就是酒精(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 C错误; D.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从化学成分上来讲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油脂是烃的衍生物。 其中,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所以油脂中的油含有不饱和键,可 以使溴水褪色,而脂肪不能使溴水褪色。故D 错误。 答案选 B。 10有机化合物在食品、药物、材料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和间二甲苯的一溴代物均有4 种 B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CH3)2C(OH)C(CH 3)3的名称为2,2, 3-三甲基 -3-丁醇 C2-丁烯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D乙酸甲酯分子在核磁共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