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二中等11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278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3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二中等11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二中等11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二中等11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二中等11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滁州二中、定远二中等11 校)新高考化学模 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是通过Li-CO2电化学技术实现储能系统和 CO2固定策略的示意团。储能系统使用的电池组成为 钌电极 /CO2 饱和LiClO4-(CH3)2SO(二甲基亚砜 )电解液 / 锂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Li-CO2电池电解液为非水溶液 BCO2的固定中,转秱4mole 生成 1mol 气体 C钌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Li2CO3+C - 4e 4Li+3CO 2 D通过储能系统和CO2固定策略可将 CO2转化为

2、固体产物C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选项,由题目可知,Li CO2电池有活泼金属Li,故电解液为非水溶液饱和LiClO4(CH3)2SO(二甲基亚砜 ) 有机溶剂,故A 正确; B 选项,由题目可知,CO2的固定中的电极方秳式为:2Li2CO3 4Li+ 2CO2+ O2 + 4e ,转移 4mole生成 3mol 气体,故B错误; C 选项,由题目可知,钌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Li2CO3 + C- 4e 4Li+3CO2,故 C正确; D 选项,由题目可知,CO2通过储能系统和 CO2固定策略转化为固体产物C,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B。 2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3、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L0.2mol/L 亚硫酸钠溶液中H2SO3、HSO3、SO32的总数为 0.2NA B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C2H4和 CH4所含的氢原子数均为4NA C向含 1 mol FeI2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 100g 9.8%的硫酸与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0.4NA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根据物料守恒, 1 L0.2mol/L 亚硫酸钠溶液中H2SO3、HSO3、 SO32的总物质的量为 1L0.2mol/L=0.2mol, 其含硫微粒总数为0.2NA,故 A 正确; B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 C2H4和 C

4、H4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 因两者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则不一定均为4NA,故 B错误; C向含 1 mol FeI2的溶液中通入等物 质的量的Cl2,1molCl2全部被还原为 Cl-,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故 C 错误; D100g 9.8%的硫酸与磷酸 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磷酸的总质量为9.8g,物质的量总和为0.1mol ,酸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4NA,但 水中也有氧原子,则总氧原子数大于0.4NA,故 D 错误;故答案为 A。 3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 l mol C6H12中含碳碳键的数目一定小于6NA B18g 果糖分子中含羟基数目

5、为0.6NA C4.0g 由 H218O 与 D2 16O 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2NA D 50g 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与足量的钠反应,放出H2的分子数目为0.25NA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C6H12可能为己烯或环己烷,1mol 己烯含有4molC-C键和 1molC=C 键,共 5mol 碳碳键,但环己烷含 6molC-C键,则 l mol C6H12中含碳碳键的数目不一定小于6NA, A 项错误; B. 果糖的摩尔质量为180g/mol ,则 18g 果糖为 0.1mol,一分子果糖含有5 个羟基,则18g 果糖含有羟基 数目为 0.5 NA, B 项错误

6、; C. H218O 的摩尔质量为20g/mol ,分子中含中子数=18-8=10 ,D216O 的摩尔质量为20g/mol,分子中含中子 数 =1 2+16-8=10 ,则 4.0g 由 H218O 与 D216O 组成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 4g =0.2mol 20g/mol ,则所含中子 数为 0.2mol 10 NA=2 NA,C 项正确; D. 50g 质量分数为46% 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物质的量为 50g46% =0.5mol 46g/mol ,乙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满足以下关系式:2C2H5OHH2,则由乙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物质的量为0.25mol,而水也能与钠反应生 成氢气,

7、 则 50g 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与足量的钠反应,放出 H2的分子数目大于 0.25NA,D 项错误; 答案选 C。 4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8 克液态水与18 克冰中氢键数目均为NA B工业酸性废水中的Cr2O72-可转化为 Cr3+除出,现用电解的方法模拟该过程,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 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6mol 电子,就有NA个 Cr2O72-被还原 C标准状况下,22.4LNO2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A D 1molLiAlH4在 125完全分解成LiH、H2、Al,转移电子数为3NA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冰中 1 个水分子周围

8、有4 个水分子通过氢键连接,每个水分子相当于含有 2 个氢键,所以1mol 冰中, 氢键的数目是2NA,故 A 错误; B铁为阳极,Fe-2e =Fe2,Cr 2O7 2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Cr 3和三价铁离子,其离子方程式 为: Cr2O72 +6Fe2+14H =6Fe 3 +2Cr3 +7H 2O;得关系式:Fe 22e 1 6 Cr2O7 2,当电路中通过 6mole ,有 0.5molCr 2O72 被还原,故B错误; C所以标准状况下,22.4LNO2物质的量为: 1 22.4L 22.4L?mol =1mol,含有的原子数等于3NA,故 C 错误; D依据分解化学方程

9、式和盐酸化合价变化计算电子转移,1mol LiAlH4在 125完全分解成 LiH、H2、Al, 化学方程式为:LiAlH4=LiH+H2 +Al,转移电子3NA,故 D 正确; 故选 D。 5某一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催化比酶催化的效果好 B使用不同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能耗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使用不同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酶催化的活化能小于化学催化的活化能,所以酶催化比化学催化的效果好,A错误; B使用不同催化剂,反应所需要的能量不同,即可以改变反应的能耗,B正确; C由

10、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误; D使用不同催化剂,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都没有变化,而焓变为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能量 差,所以不同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D 错误; 故选 C。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 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可确定原溶液中有Cl 存在 B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原溶液中有CO32存在 C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确定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 D通入 Cl2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深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原溶液中有I存在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

11、解】 A、在加 HCl 之前生成的可能是AgCl 沉淀 ,也可能是别的白色沉淀,但是后面加上HCl中含有大量Cl -,所以 不能确定Cl -是原溶液里的还是后来加进去的 ,故 A 错误; B、碳酸根、 碳酸氢根、 亚硫酸根、 亚硫酸氢根遇到盐酸,均会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 B 错误; C、若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加入 Ba(NO3)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相当于存在了硝酸,亚硫酸根能被硝 酸氧化成硫酸根,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故 C错误; D、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水溶液为棕黄色 ,碘遇淀粉变蓝色,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 D。 7某种化合物(如图)由W、X、Y

12、、Z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 W、Y、Z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Y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W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倍;W、X、Y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 X CX与 Y、 Y与 Z均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 D W 与 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 【答案】 A 【解析】 【分析】 首先发现X 是+1 价的,则X 为氢、锂或钠,但是W、X、Y 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要相同,则X 只能是钠,才能满足题意;W 、Y、Z 三者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则必有一种为氢,根据题目给出的 结构式,氢只能形成1 个键,则Z 是氢;结合Y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13、W 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倍,且二者简 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只能是氧和铝,根据结构不难发现W 是铝, Y 是氧,据此来解题即可。 【详解】 A.根据分析,四种元素的半径大小为氢氧铝钠,即 ZYWC6H5OHHCO3 -,所以即使通入过量的 CO2也不会有 CO32-生成: C6H5O CO 2 H 2OC6H5OH HCO3-。A 项错误; B.因为是酸性溶液,所以产物中不会有OH -生成,正确的反应方程式为 5NO2- 2MnO4-6H+=5NO3- 2Mn 23H2O。 B 项错误; C.Al(OH)3不能与氨水反应,所以该离子方程式是正确的,C项正确; D.离子方程式不符合物质Ba(

14、OH)2的组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 SO 42- Ba 22OH=BaSO 4 2H2O。D 项错误;答案选C。 【点睛】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题中常见错误:(1)不能正确使用分子式与离子符号;(2)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3)得 失电子不守恒;(4)反应原理不正确;(5)缺少必要的反应条件;(6)不符合物质的组成;(7)忽略反应物用量 的影响等。 14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关系到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 要体现。下列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 A旧报纸B香烟头C废金属D饮料瓶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旧报纸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以回收制成再生纸张

15、而被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A 不符合题意; B.香烟头中主要含有有机的化合物,且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B 符合题意; C.废金属经过熔化,可以重新制成各种金属制品,属于可回收垃圾,C不符合题意; D.饮料瓶主要成分为玻璃、塑料、金属,经回收可再重新制成各种有益物质,因此属于可回收垃圾, D 不 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 B。 1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B超导材料AB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说明AB2是电解质 C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D人体摄入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必须先经过水解才能被吸收 【答案】 B

16、 【解析】 【详解】 A. 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发酵法将淀粉变为乙醇,再蒸馏分离出来,故A 错误; B. 超导材料AB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说明AB2是电解质,故B 正确; C. 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以不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污染性气体排放, 故 C 错误; D. 人体摄入的单糖不需要经过水解,故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B。 【点睛】 粮食酿酒不是本身含有酒精,而是粮食中淀粉发酵得到乙醇,再蒸馏。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10 分) 16硫酸亚铁晶体俗称绿矾(FeSO4 ? 7H2O),重铬酸钠晶体俗称红矾钠(Na2Cr2O72H2O),它们都是重要的 化工产品。工业上以铬铁矿 主要成分是 Fe(CrO2)2 为原料制备绿矾和红矾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 Fe(CrO2)2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则 Fe(CrO2)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 (2) 化学上可将某些盐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写成 Na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