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第四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277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96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第四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第四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第四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第四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第四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如图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苯的同系物 B如图有机物可以与4molH2加成 C如图有机物中所有的碳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 D如图有机物与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反应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该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苯的同系物,故A 错误; B、该有机物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均能发生加成反应,题干并未告知有机物的量,故无法判断发生加 成反应消耗氢气的量,故B 错误; C、与苯环相连接的碳原子与苯环之间化学

2、键为单键,可旋转,因此该机物中所有的碳不一定都在同一平 面上,故C错误; D、该有机物含有羧基,能与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反应,故D 正确; 故答案为: D。 2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2CO3)和 c(HCO3-)之和为 1mol 的 NaHCO3溶液中,含有Na+数目为 NA B5g 21H 和 31H 的混合物发生热核聚变反应:21H+31H 42He+10n,净产生的中子 (10n)数为 NA C1L 0.1mol/L 乙醇溶液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0.8NA D 56g 铁与足量氯气反应,氯气共得到3NA个电子 【答案】 D 【解析】 A. n

3、(H2CO3)和 n(HCO3-)之和为 1mol 的 NaHCO3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含有Na+数目大于 NA,A 错误; B.不能确定5g 21H 和 31H 的混合物各自微粒的质量,因此不能计算产生的中子数, B错误; C. 溶剂水分子 中还存在共价键,C错误; D. 56g 铁是 1mol,与足量氯气反应,氯气共得到3NA个电子, D正确,答案选 D。 点睛: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目的关系涉及的知识面广,涉及到核素、弱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平衡、胶体、化学键等知识点。与微粒数的关系需要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 子数 )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

4、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移电子数目时一定要抓住氧化剂 或还原剂的化合价的改变以及物质的量,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或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就是反应过程中转移 的电子数。 3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 1: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后分液 B图 2:电解精炼铜 C图 3: X 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能防止倒吸 D图 4: 配制银氨溶液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酒精能与水互溶,不能用来萃取,故错误; B.电解精炼铜时应粗铜做阳极,故错误; C.氨气或氯化氢都不溶于四氯化碳,都极易溶于水,故用该装置能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能做到防止倒吸, 故正确; D.配制银氨溶液应向

5、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故错误。 故选 C。 4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将铝片分别投入浓、稀硝酸中,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反应剧烈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的强 B 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红色变浅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某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解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g 2+ D 溴水中通入SO2,溴水褪色SO2具有漂白性 A A BB CC DD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前者发生钝化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薄膜阻碍反应进行,故错误; BCO32 H 2O HCO3 OH,滴入酚

6、酞, 溶液变红, 加入 Ba2,Ba2与 CO 32 反应生成沉淀 BaCO3,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溶液颜色变浅,故正确; C此溶液可能含有Al 3,因为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故错误; D发生 Br2 SO2 2H2O=H2SO4 2HBr,体现 SO2的还原性,故错误。 故选 B。 5下列我国科技成果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厨余污油裂化 为航空燃油 B“ 深海勇士 ” 号潜水 艇用锂电池供能 C 以“ 煤” 代“ 油 ” 生产 低碳烯烃 D用 “ 天眼 ” 接收宇 宙中的射电信号 A A BB CC D D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航空燃油是厨余污油通过热裂解等技术得到一种长

7、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不 选 A; B、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B; C、煤制烯烃,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C; D、用“天眼”接收宇宙中的射电信号,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6在强酸性条件下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Mg 2+、Na+、SO 42-、 Cl-BK+、CO32-、Cl-、NO3- CNa+、Cl -、 NO3-、Fe2+ DNH4+、 OH-、SO42-、NO3- 【答案】 C 【解析】 【分析】 酸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等可以大量共存;强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 性与具有还原性的

8、离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详解】 A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氢离子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A 不符合题意; BH+、CO32-反应生成 CO2和 H2O 而不能大量共存,但是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 不 符合题意; CH+、NO3-、Fe 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Fe 3+和 NO 而不能大量共存, C 符合题意; DNH4+、OH-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NH3? H2O 而不能大量共存, 但发生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 C。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知识,明确离子性质及离子共存的条件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结合题干中关键词“ 强酸 性

9、、氧化还原反应” 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H6O 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 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 比途径 b 放出更多热能途径a: C 2 H O 高温 CO+H2 2 O 燃烧 CO2+H2O 途径 b:C 2 O 燃烧 CO2 C食物中可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如香肠中可以加少量的亚硝酸钠以保持肉质新鲜 D生石灰、铁粉、硅胶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分子式为C2H6O 的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体,可能为二甲醚,也可能是乙醇,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 故 A 错误; B途径 a:C 2

10、H O 高温 CO+H2 2 O 燃烧 CO2+H2O, 途径 b:C 2 O 燃烧 CO2,两个途径中,只是反应途径的 不同,根据盖斯定律可知,途径a 与途径 b 放出的热能一定相同,故B错误; C亚硝酸钠有强的氧化性,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香肠中可以加少量的亚硝酸钠以保持肉质新鲜,注 意加入的量必须适量,否则会影响人的健康,故C正确; D铁粉无法吸水,为抗氧化剂,不是干燥剂,故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 选择食品添加剂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适量的添加,否则有些添加剂过量,会造成身体的危害。 8t时 ,向 20.00mL0.1mol/L 二元弱酸H2X 溶液中滴入0.1mol/LNaO

11、H 溶液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水(OH-) 的负对数 -lgc 水(OH-)与所加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M 点溶液中 :c(Na +)c(HX-)c(H2X) BP点溶液中 : c(OH-)-c(H+)=c(HX-)+2c(H2X) C溶液中 2- - (X) :MNPN=QM,且 a=7 【答案】 D 【解析】 【分析】 二元弱酸H2X 溶液中滴 NaOH 溶液,先发生 H2X+OH -=H2O+HX-,然后发生 HX-+OH-=H2O+X2-; 【详解】 A M 点加入 20.0mLNaOH 溶液,溶液中的溶质为NaHX,溶液中存在HX-的电离和

12、水解,所以此时 c(Na+)c(HX-),水解是微弱的所以c(HX-)c(H2X),故 A 正确; BP点加入 40.0mLNaOH 溶液,所以溶质为Na2X,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 c(OH-)=c( H+)+c(HX-)+2c (H 2X) ,即 c(OH-)-c(H+)=c(HX -)+2c(H2X),故 B 正确; C 2-2-+ -+ a2 + (X)(X) (H ) (HX )(HX ) (H ) = (H ) ccc ccc K c ,据图可知随着氢氧化钠加入,M、N、P、Q 的碱性增强,则c(H+)减 小,所以溶液中 2- - (X) :MNPN=QM;温度未知,无法确定水的电离

13、平衡常数,所以无法确定a 的值,故D 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要抓住两个平衡:电离平衡和盐类的水解平衡,抓两个微弱:弱电解质的 电离和盐类的水解是微弱的,正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比较。涉及等式关系要注意电荷守恒式、物料守 恒式和质子守恒式的灵活运用。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向 2 mL 浓度均为1.0mol L -1 的 NaCl、NaI 混合溶液中滴 加 23 滴 0.01mol L-1AgNO3溶液,振荡, 有黄色沉淀产生。 Ksp(AgCl)Ksp(AgI) B 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

14、沉淀产生,再加入足 量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原溶液中有SO42- C 向两支分别盛有0.1 mol L-1 醋酸和硼酸溶液的试管中滴 加等浓度Na2CO3溶液,可观察到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 无气泡产生。 电离常数: Ka(CH3COOH) Ka1(H2CO3)Ka(H3BO3) D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 mL 0.01 mol L-1 KMnO4酸性溶液 和 2 mL 0.1 mol L-1H2C2O4, 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快速加入 少量 MnSO4固体,加有 MnSO4的试管中溶液褪色较快。 Mn 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A A BB CC D D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向

15、 2 mL 浓度均为1.0mol L-1的NaCl、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23 滴 0.01mol L-1AgNO3溶液,振荡,有黄 色沉淀产生。说明先生成AgI 沉淀,从而说明Ksp(AgCl)Ksp(AgI),正确; B. 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消失。不能证明原溶液 中有 SO42-,因为若含 SO32-,也会生成BaSO4沉淀,错误; C. 向两支分别盛有0.1 mol L -1 醋酸和硼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等浓度Na2CO3溶液,可观察到前者有气泡产 生,后者无气泡产生。说明酸性: CH3COOHH2CO3 H 3BO3,从而说明电离

16、常数:Ka(CH3COOH)Ka1(H2CO3) K a(H3BO3),正确; D.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 mL 0.01 molL -1 KMnO 4酸性溶液和 2 mL 0.1 molL -1H2C 2O4,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 快速加入少量MnSO4固体,加有MnSO4的试管中溶液褪色较快。从而说明Mn 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正 确。 故选 B。 10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 A 【解析】 【详解】 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它以小分子的有机 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 A、 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故A 正确; 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B 错误; C、羊绒 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错误; 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D 错误。 【点睛】 掌握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合成纤维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