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26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6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安师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L 1 HCl溶液: Ba2 、Na 、AlO 2-、NO3- B0.1 molL 1 MgSO4溶液: Al3 、H、 Cl、NO 3- C0.1 molL 1NaOH 溶液: Ca2、 K 、CH3COO 、 CO 32- D 0.1 molL 1 Na2S溶液: NH4 +、K、ClO、SO 42-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0.1 molL 1 HCl

2、溶液中: AlO 2-与 H+不能大量共存,故A 错误; B0.1 molL 1 MgSO4溶液: Al3 、H、 Cl、NO 3-之间以及与Mg 2+、SO 42-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 故 B 正确; C0.1 molL 1NaOH 溶液: Ca2与 CO 32-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 0.1 molL 1 Na2S溶液中, ClO 具有强氧化性,与 S 2-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 熟记形成沉淀的离子,生成气体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 2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

3、溶液中有Fe 2+,无 Fe3+ B向 C6H5ONa 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 H2CO3C6H5OH C向含有ZnS和 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 溶液 生成黑色沉淀 Ksp(CuS)ZW D相同条件下,乙的沸点高于丁 【答案】 B 【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W 、X、Y、Z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丙、丁、戊均由上述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甲为淡 黄色固体,则甲为过氧化钠,乙和丁均为分子中含有10 个电子的二元化合物,根据转化变系可知乙为水, Y的单质为氧气,丙为氢氧化钠,若丁为氮气,则戊为一氧化氮;若丁为甲烷,则戊为二氧化碳,故W 、X、 Y、Z 分别为 H、C(或 N

4、) 、O、Na,据此分析。 【详解】 短周期元素W 、X、Y、Z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丙、丁、戊均由上述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甲为淡 黄色固体,则甲为过氧化钠,乙和丁均为分子中含有10 个电子的二元化合物,根据转化变系可知乙为水, Y的单质为氧气,丙为氢氧化钠,若丁为氮气,则戊为一氧化氮;若丁为甲烷,则戊为二氧化碳,故W 、X、 Y、Z 分别为 H、C(或 N) 、O、Na。 A. W与 Z 形成的化合物NaH为离子化合物,选项A正确; B. 戊为一氧化氮或二氧化碳,不一定为有毒气体,选项B错误; C. W 离子比其他二者少一个电子层,半径最小,Y、Z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半

5、径越小, 故离子半径大小:YZW ,选项 C正确; D. 相同条件下,乙为水常温下为液态,其的沸点高于丁(氨气或甲烷),选项 D正确。 答案选 B。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硝基苯 B镁离子的结构示图 C水分子的比例模型:D原子核内有8 个中子的碳原子: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硝基的氮原子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是正确的,故A 正确; B. 镁离子的结构示图为故 B 错误; C.水分子空间构型是V 型的,所以水分子的比例模型为,故 C错误; D. 原子核内有8 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是 14,应写为 14 6C,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A。 9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

6、现象的是 A Cl2通入 Na2CO3溶液中 BCO2通入 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 AgNO3溶液中 D SO2通入 NaHS溶液中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有气体产生,A 错误; B、氯化钙和二氧化碳不符合离子发生反应的条件,故不发生反应,溶液不会变浑浊,所以无现象,B 正 确; C、NH3通入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先与硝酸反应,故开始没有沉淀,等硝酸全部反应完全后,再 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沉淀,再继续通入氨气会生成可溶性的银氨溶液,故沉淀又会减少,直至最终 没有沉淀, 反应方程式为

7、NH3+HNO3=NH4NO3、 NH3+AgNO3+H2O=AgOH +NH4NO3、 AgOH+2NH3=Ag( NH3)2OH (银氨溶液) ,C 错误; D、 SO2通入 NaHS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D 错误; 故选 B。 10下列状态的铝中,电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小的是 A Ne BC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Ne为基态 Al 3+,2p 能级处于全充满,较稳定,电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为 Al 原子的第四电离能; B 为 Al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激发态; C为基态 Al 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的状态,电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为Al 原子

8、的第三电离能; D为基态 Al 失去一个电子后的状态,电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为Al 原子的第二电离能; 电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基态大于激发态,而第一电离能小于第二电离能小于第三电离能小 于第四电离能,则电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小的是B;综上分析,答案选B。 【点睛】 明确核外电子的排布,电离能基本概念和大小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 11向某二元弱酸H2A 水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混合溶液中lgx(x 为 - 2 c(HA ) c(H A) 或 2- - c(A) c(HA ) )与 p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7 时,存在c( Na +)=

9、c( H 2A)+c( HA - )+ c( A2 -) B直线表示的是lg - 2 c(HA ) c(H A) 随 pH 的变化情况 C 2- 2- 2 c (HA ) c(H A)c(A) =10 -2.97 D A2 -的水解常数 Kh1大于 H2A 电离常数的 Ka2 【答案】 B 【解析】 【分析】 二元弱酸的Ka1= - 2 c(HA ) c(H A) c(H ) Ka 2= 2- - c(A) c(HA ) c(H ) ,当溶液的 pH 相同时, c(H )相同, lgX: ,则表示lg - 2 c(HA ) c(H A) 与 pH 的变化关系,表示lg 2- - c(A) c(

10、HA ) 与 pH 的变化关系。 【详解】 A pH=4. 19, 溶液呈酸性, 若使溶液为中性, 则溶液中的溶质为NaHA 和 Na2A, 根据物料守恒, 存在 c( Na +) c( H2A)+ c( HA - )+ c( A2 -) ,故 A 错误; B. 由分析:直线表示的是lg - 2 c(HA ) c(H A) 随 pH 的变化情况,故B 正确; C. 2- 2- 2 c (HA ) c(H A)c(A) = - 2 c(HA ) c(H A) 2- - c(A) c(HA ) = 1.22 4.19 10 10 = 102 .97,故 C错误; D pH=1. 22 时和 4.

11、19 时, lgX=0,则 c(H2A)=c(HA ) 、c(HA )=c(A2 ) ,Ka 1= - 2 c(HA ) c(H A) c(H )=c (H ) =10-1. 22,K2= 2- - c(A) c(HA ) c (H ) =c (H ) =10 -4. 19,A2的水解平衡常数 Kh1= 14 4.19 10 10 =10 -9. 81 10-4.19=Ka 2, 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溶液pH 的计算,明确图象曲线变化的意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料守 恒及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 的关系, D 为易难点。 12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

12、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H2C2O4+H2SO4 =2ClO2 +K2SO4+2CO2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还原D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 mol 电子转移 【答案】 A 【解析】 【详解】 反应 2KClO3+H2C2O4+H2SO4 =2ClO2 +K 2SO4+2CO2 +2H2O 中, KClO3中 Cl的化合价从5 降低到 4,得到 电子,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ClO2;H2C2O4中 C 的化合价从 3 升高到 4,失去电子,被氧化,得

13、到氧 化产物 CO2。 A、 KClO3中 Cl的化合价从5 降低到 4,得到电子,A 正确; B、KClO3中 Cl的化合价从5 降低到 4,得到电子,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ClO2,B 错误; C、H2C2O4中 C的化合价从3 升高到 4,失去电子,被氧化,C错误; D、 KClO3中 Cl的化合价从5 降低到 4,得到 1 个电子,则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1 mol 电子转移, D 错误; 答案选 A。 13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0mL 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后共价键数目为 0.05NA B标准状况下,2.24LCl2通入 NaO

14、H 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常温常压下,1.5molHCHO 和 C2H2O3的混合物完全充分燃烧,消耗的O2分子数目为1.5NA D 0.1mol/L 的 NH4Cl 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呈中性,此时溶液中NH4+数目为 NA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标准状态下560mL 的氢气和氯气混合物含有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0.56L =0.025mol 22.4L/mol ,无论是否 反应,每个分子中含有1 个共价键,所以0.025mol 气体混合物反应后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025NA,故 A 错误; B.氯气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1mol 氯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

15、为 1mol,2.24LCl2的物质的量为 2.24L =0.1mol 22.4L/mol 则转移电子数为0.1NA,故 B 错误; C.1molHCHO 和 1mol C2H2O3完全燃烧均消耗1mol 氧气,所以 1.5mol 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 的物质的量为1.5mol ,则消耗的O2分子数目为1.5NA,故 C正确; D. 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微粒的数目,故D 错误。 故选 C。 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0.4mol NaOH,在燃料电池的负极上消耗氧气分子数为0.1 NA B2 mol H3O 中含有的电子数

16、为20 NA C密闭容器中1 mol N2(g)与 3 mol H2 (g)反应制备氨气,形成6 NA个 N-H 键 D 32 g N2H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6 NA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通电2NaOH+Cl2 +H2,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升高为0 价,得到0.4molNaOH 时,生成0.2molCl2,转移电子数为0.4NA,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 应式为: O2+2H2O+4e-=4OH-,因此正极上消耗氧气分子数为0.1 NA ,故 A 错误; B. 1 个 H3O 中含有 10 个电子,因此 2mol H3O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20 NA ,故 B 正确; C. N2与 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该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因此密闭容器中1mol N2 (g)与 3molH2(g)反应生成氨气物质的量小于2mol ,形成 N-H 键的数目小于6 NA,故 C错误; D. 32g N2H4物质的量为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