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马鞍山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241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6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马鞍山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安徽马鞍山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马鞍山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马鞍山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马鞍山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2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 Na2S4还 原为 Na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 B放电时, 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S 2- -6e -=S 4 2-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 -2e-=I 3 - D M是阴离子交换膜 【答案】 D 【解析】 【分析】 TiO2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所以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能转化为化学

2、能,充电 时 Na2S4还原为 Na2S,放电和充电互为逆过程,所以 a 是负极, b 是正极,在充电时,阳极失电子发生氧 化反应, 3I-2e-=I3-,据此回答。 【详解】 A.TiO2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所以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能转化为化学能,A 正确; B.充电时 Na2S4还原为 Na2S ,放电和充电互为逆过程,所以a是负极, 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S 2-6e-=S 42-, B 正确; C.在充电时,阳极I-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极反应为 3I-2e-=I3-,C正确; D.通过图示可知,交换膜只允许钠离子自由通过,所以M 是阳离子交换膜,D 错误; 答

3、案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原理,明确正负极上得失电子及反应类型是解题的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明确哪种离子能够自由通过交换膜,可以确定交换膜的类型。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内部可能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B原子或离子间相互的吸引力叫化学键 C非金属元素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D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能形成离子键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则共价化合物内部可能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例如乙酸、 乙醇中, A 正确; B、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化学键,包括引力和斥力,B 不正确; C、非金属元素间既能形成共价键,

4、也能形成离子键,例如氯化铵中含有离子键,C不正确; D、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大部分形成离子键,但也可以形成共价键,例如氯化铝中含有共价键, D 不正确; 答案选 A。 3下列诗句、谚语或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水乳交融,火上浇油” 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 落汤螃蟹着红袍” 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 不包含化学变化 D “ 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水乳交融没有新物质生成,油能燃烧,火上浇油有新物质生成,选项A 正确; B龙虾和螃蟹被煮熟时,它们壳里面的一种蛋白质

5、-甲壳蛋白会受热扭曲分解,释放出一种类似于胡萝卜 素的色素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 正确; C石头大多由大理石(即碳酸钙)其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a(HCO3)2,Ca(HCO3)2是可溶性物质, 包含反应CaCO3 CO2 H2O=Ca(HCO3)2,Ca(HCO3)2 CaCO3CO2H2O,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不 正确; 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说的是表面看没发生变化, 实际上在不停的发生溶解平衡,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C。 4某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名称为乙酸乙酯 B显酸性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有3 种 C能发生取代

6、、加成和消除反应 D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答案】 B 【解析】 【分析】 由结构模型可知有机物为CH3COOCH=CH2,含有酯基,可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 聚和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有机物为CH3COOCH=CH 2,不是乙酸乙酯,故A错误; B该化合物的链状同分异构体中,显酸性的同分异构体有CH2=CHCH2COOH 、CH3CH=CHCOOH 、 CH2=CH(CH3)COOH, 共 3 种,故 B正确; C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 D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是发生了

7、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原 理不同,故D 错误; 答案选 B。 5四种短周期元素W、X、Y 和 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 X Y Z A氢化物的沸点:XZ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C化合物熔点:YX2YZ4 D简单离子的半径:X W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W、X 是第二周期元素而Y 和 Z 位于第三周期,设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是 a,则 X、Y、Z 原子序数分别是a+1、 a-1、a+2,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则 a+a 1

8、+a1+a+2=22 ,则 a=5,则 X、 Y、 Z、W 分别是 O、 Si、Cl、N 元素; 【详解】 A NH3和 SiH4均为分子晶体,NH3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比SiH4高,故 A 错误; BN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i元素强, HNO3的酸性比H2SiO3酸性强,故B 错误; C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四氯化硅是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熔点高,即 SiO2的熔点比SiCl4高,故 C错误; D N3 和 O2离子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 N3 O2,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易错选项是A,注意:氢化物的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有关,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

9、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0Th 和232Th 是钍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BH2 与 T 2互为同位素 C甲醇与乙二醇互为同系物 D乙酸乙酯与丁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230Th 和232Th 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差 2,都是由钍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 错误; BH2 与 T 2都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氢单质,是同种物质,故B 错误; C甲醇的分子式为CH4O,乙二醇的分子式为 C2H6O2,分子组成上相差CH2O,因此甲醇与乙二醇不互为 同系物,故C错误; D乙酸乙酯与丁酸的分子式为C4H8O2,乙酸乙酯含有酯基,丁酸含有羧基,二者结构不同,

10、互为同分异 构体,故D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考查同位素、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辨析,准确掌握同位素、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 构体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若化学式为元素,可能是同位素;若化学式为单质,则可能是同素异形体;若 化学式为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则为同分异构体;若是分子式不同结构相似的有机化合物, 则可能为同系物。 7一定压强下,向10 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S2Cl2和 1 mol Cl2,发生反应S2Cl2(g)Cl2(g) ?2SCl2(g)。 Cl2与 SCl2的消耗速率 (v)与温度 (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11、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B达到平衡后再加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A、B、C、D 四点对应状态下,达到平衡状态的为B、D D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Cl2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S2Cl2 (g) +Cl 2 (g)2SCl2 (g)可知,用氯气的消耗速率表示正反应速率和用SCl2的消耗速率表 示逆反应速率,二者之比为1:2 时转化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由图 像可知 B、D 点时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为1:2,达到平衡状态;B、D 点为平衡点,由图中数据可知,B、 D 点的状

12、态对应的温度为250, 300时, SCl2的消耗速率大于氯气的消耗速率的2 倍,说明平衡逆向 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20。 【详解】 A. 正反应的活化能是发生反应所需要的能量,逆反应的活化能是反应中又释放出的能量,正反应的活化 能减去逆反应的活化能就等于总反应的吸热放热量,由分析可知H 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正反应 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故A 错误; B. 由分析可知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加热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 C. 根据反应S2Cl2 (g) +Cl2 (g)2SCl2 (g)可知,用氯气的消耗速率表示正反应速率和用SCl2的消耗速率表 示逆反应速率,二

13、者之比为1:2 时转化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由图 像可知 B、D 点时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为1:2,达到平衡状态;B、 D 点为平衡点,故C 正确; D. 根据反应S2Cl2 (g) +Cl2 (g)2SCl2 (g)反应物和产物都是气体,且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相等,所以改变 压强不改变平衡移动,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Cl2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故 D 正确; 答案选 A。 8对下表鉴别实验的“ 解释 ” 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选用试剂或条件解释 A 鉴别 SO2和 CO2溴水利用 SO2的漂白性 B 鉴别 Fe 3+和 Fe2+ KSCN 利用 Fe 3+的氧化

14、性 C 鉴别硝酸钾和碳酸钠溶液酚酞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D 鉴别食盐和氯化铵加热利用熔点不同 A A BB CC D D 【答案】 C 【解析】 【分析】 鉴别物质常利用物质的不同性质、产生不同的现象进行。 【详解】 A. CO2不能使溴水褪色(不反应),而 SO2能,主要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SO2表现还原性而不 是漂白性, A 项错误; B. Fe 3+和 KSCN反应溶液变红,反应为 Fe 3+3SCN =Fe(SCN) 3,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Fe 2+和 KSCN不反应, B 项错误; C. 硝酸钾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而碳酸钠溶液因水解呈碱性,能使酚

15、酞变红,C项正确; D. 氯化铵加热时完全分解为气体,固体消失,而食盐加热时无明显变化,D 项错误。 本题选 C。 9相同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 2光催化燃料R 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对比 pH=7 和 pH=10 的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 的起始浓度越大,降解速率越大 B对比 pH=2 和 pH=7 的曲线,说明溶液酸性越强,R 的降解速率越大 C在 020min 之间, pH=2 时 R 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875 10 -4molL-1 min -1 D 50min 时, pH=2 和 pH=7 时 R 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答案】 A 【解析】 A根

16、据图中曲线可知,曲线的斜率表示反应速率,起始浓度不同分解速率不同,PH不同分解速 率也不同,故R 的起始浓度和溶液的PH 均影响 R 的降解速率,且R 的起始浓度越大,降解速率越小,故 A 错误; B溶液酸性越强,即pH 越小,线的斜率越大,可以知道R 的降解速率越大,故B正确; C在 020min 之间, pH=2 时 R 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875 10 -4mol L-1 min-1,故 C 正确; D根据 图示可知:在0-50min 之间, pH=2 和 pH=7 时由于初始的量相同,变化量也相同,所以R 的降解百分率相 等的,故D 正确;答案为A。 10A、B、 C、D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且A、B、 C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B为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则D 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 B若 A 为固态非金属单质,D 为 O2,则 A 可以为单质硫 C若 A 为强碱, D 为 CO2,则 B 的溶解度一定大于C的溶解度 D若 A 为 18 电子气态氢化物,D 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