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187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4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60 g 乙酸分子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8NA B标准状况下,11.2LCHCl3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5NA C高温下, 1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的目为3 NA D将 1mol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HClO、Cl -、ClO-粒子数之和为 2NA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60g 乙酸的物质的量为: 60g 60g/mol =1mol,乙酸的结构式

2、为:,1mol 乙酸分子中含有8mol 共价键,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8NA,故 A 正确; B标准状况下CHCl3不是气态,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B 错误; C1mol Fe 和足量 H2O(g)充分反应四氧化三铁,产物中Fe元素平均化合价为+ 8 3 ,所以反应中转移电子为 8 3 mol,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8 3 NA,故 C错误; D将 1mol Cl2通入足量水中,由于反应后溶液中含有氯气分子,则HClO、Cl -、 ClO-粒子数之和小于 2NA, 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睛】 标况下,氯气和甲烷的取代产物中只有CH3Cl为气态,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均为

3、液态。 2短周期元素X、Y、Z、M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组成一种团簇分子,结构如图所示。X、M 的族序 数均等于周期序数,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 3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MY B常温下Z和 M 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CX+与 Y22-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 D 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碱 【答案】 D 【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X、M 的族序数均等于周期序数,符合要求的只有H、Be、Al 三种元素;结合分子结构图化学 键连接方式,X为 H 元素, M 为 Al 元素, 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 3 4 ,Y为 O 元素,原

4、子序数依次增大,Z 元素在 O 元素和 Al 元素之间,结合题图判断Z 为 Mg 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X为 H 元素, Y为 O 元素, Z 为 Mg 元素, M 为 Al 元素; A Y为 O 元素, Z为 Mg 元素, M 为 Al 元素,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 越小,则半径:Y Z M,故 A 错误; BZ 为 Mg 元素, M 为 Al 元素,常温下Al 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能溶于浓硝酸,故 B 错误; CX为 H 元素, Y为 O 元素, X+与 Y2 2-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为双氧水,是分子晶体,故 C 错误; D Z为 Mg 元素, Z

5、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镁,是中强碱,故D 正确; 答案选 D。 32019 年 11 月Science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H2O2的绿色方法, 原理如图所示(已知: H2O2=H HO2 , K a2.4 10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膜为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 B催化剂可促进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每生成1 mol H2O2电极上流过 4 mol e D b 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2H2O2e =HO 2 OH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a 极发生 H2-2e =2H,X 膜为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让 H 进入中间,故A 正确; B. 催化剂可促进反应中

6、电子的转移,加快反应速率,故B 正确; C. 氧元素由0 价变成 -1 价,每生成 1 mol H2O2电极上流过2 mol e ,故 C错误; D. b 为正极,氧气得电子,b 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O2 H 2O2e =HO 2 OH,故 D 正确; 故选 C。 4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E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过渡金属元素,A与 D同主族,B与C同周期,且C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甲、乙分别为元素E、A 的单质,丙、丁 为 A、E分别与 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它们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A 、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具有漂白性 B B、D 形成的离

7、子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C C的单质能与丙反应置换出B的单质 D丁为黑色固体,且1mol 甲与足量丙反应转移电子 3 NA 【答案】 D 【解析】 【分析】 已知 A、B、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E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过渡金属元素,则E为 Fe; A与D同主族,B与C同周期,可知A、B、C、D 分属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则A 为 H,D 为 Na,由C与 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可知 C 为 F;甲、乙分别为元素E、A 的单质,丙、丁为A、E分别与 B形成的 二元化合物,结合图示转化关系,由Fe 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可知可知丙为H2O,丁为 Fe3O4,则 B 为 O 元素

8、,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A 为 H,B 为 O,C 为 F, D 为 Na,E为 Fe元素;甲为 Fe,乙为 H2,丙为 H2O, 丁为 Fe3O4; A H、O 两元素组成的H2O2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故 A 正确; BO 和 Na 组成的 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B 正确; CF2溶于水生成HF和 O2,故 C 正确; D丁为 Fe3O4,是黑色固体,由3Fe+4H2OFe3O4+4H2可知 1molFe 与足量 H2O 反应转移电子 8 3 NA, 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单质或NH4Cl的升华过程中,不需克服化学

9、键 BNa2O2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 CCO2和 SiO2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的晶体都属于分子晶体 D金刚石和足球烯(C60)虽均为碳单质,但晶体类别不同,前者属于原子晶体,后者属于分子晶体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NH4Cl 的分解生成气体过程中,需克服离子键和共价键,选项A 错误; B、Na2O2中阴离子 (O2 2-)、阳离子 (Na )数之比为12,选项 B 错误; C、SiO2中, Si原子、 O 原子向空间伸展,不存在小分子,属于原子晶体,选项C错误; D、金刚石和足球烯(C60)虽均为碳单质, 但晶体类别不同,前者属于原子晶体,后者属于

10、分子晶体,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 本题主要是化学键、分子晶体和物质三态变化克服的作用力等知识,正确理解信息是解题关键,试题培养 了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 晶体是离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 构的晶体是原子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晶体是金属晶体。 6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 、 和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 、 和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 、 和 D检验中

11、滤液中的Fe 3,选用 、 和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茶叶灼烧需要酒精灯、坩埚、三脚架和泥三角等,A 正确; B、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溶解固体,B不正确; C、过滤需要烧杯、漏斗和玻璃棒,C正确; D、检验铁离子一般用KSCN溶液,因此需要试管、胶头滴管和KSCN溶液, D 正确; 答案选 B。 【点睛】 本题从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入手,考查物质的检验方法、实验基本操作,仪器装置等。解题过程中首先确 定实验原理,然后选择药品和仪器,再设计实验步骤。 7 某二元弱碱B(OH)2(K1=5.9 10 -2 、 K2=6.410 -5 )

12、 。 向 10mL稀 B(OH)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盐酸溶液,B(OH)2、 B(OH) +、B2+的浓度分数 随溶液 POHPOH=-lgc(OH) - 变化的关系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交点 a 处对应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5mL B当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10mL时存在 c(Cl - )c(B(OH) +)c(H+)c(OH-)c(B2+) C交点 b 处 c(OH)=6.4 10 -5 D当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存在: c(Cl -)+c(OH-)= c(B2+)+c(B(OH)+)+ c(H+) , 【答案】 C 【解析】 图中曲线 B(OH)2, 为 B(OH) + 为

13、B 2+;交点 a 处对应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 5mL时,反应生成等 浓度的 B(OH)Cl 和 B(OH)2混合液,由于两种溶质水解电离能力不同,所以B(OH)2、B(OH) + 浓度分数 不 相等,A错误; 当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10mL时, 溶液为 B(OH)Cl, 溶液显酸性, 根据 B(OH)2(K1=5.910 -2 、 K2=6.410 -5 ) 可知, c(Cl - )c(B(OH) +)c(H+) c(B2+)c(OH-) ,B错误;交点 b 处时, c(B(OH) +)= c(B2+) , 根据 B(OH) + B 2+ OH- ,K2= c(OH -)=6.4 10-

14、5 , C正确;当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生成等 体积等浓度B(OH)Cl 和 BCl2的混合液,存在电荷守恒为c(Cl -)+c(OH-)= 2c(B2+)+c(B(OH)+)+ c(H+) ,D 错 误;正确选项 C。 8油炸虾条、薯片等易碎的食品,不宜选用真空袋装而应采用充气袋装。在实际生产中,充入此类食品 袋的是下列气体中的() A氧气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油炸虾条、薯片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性气体氧化而变质,保存时,充入气体应为非氧化性气体,空气和 氧气相比较,氧气的浓度更大,氧化性更强,易使食品变质,在食品袋中冲入氮气既可以防挤压又可以防

15、 氧化,故选 D。 925时, NH3 H2O 和 CH3COOH的电离常数K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 CH3COONH4溶液的 pH=7,与纯水中H2O 的电离程度相同 B向 CH3COONH4溶液加入CH3COONa固体时, c(NH4+)、c(CH3COO )均会增大 C常温下,等浓度的NH4Cl和 CH3COONa两溶液的pH 之和为 14 D等温等浓度的氨水和醋酸两溶液加水稀释到相同体积,溶液pH 的变化值一定相同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25时, NH3 H2O 和 CH3COOH的电离常数K 相等,这说明二者的电离常数相等。则 A常温下, CH3CO

16、ONH4溶液中铵根与醋酸根的水解程度相等,因此溶液的pH7,但促进水的电离,与 纯水中 H2O 的电离程度不相同,选项 A错误; B 向 CH3COONH4溶液加入CH3COONa固体时溶液碱性增强,促进铵根的水解, 因此 c(NH4+)降低,c(CH3COO )增大,选项 B错误; C由于中铵根与醋酸根的水解程度相等,因此常温下,等浓度的NH4Cl和 CH3COONa两溶液的pH 之和为 14,选项 C正确; D由于二者的体积不一定相等,所以等温等浓度的氨水和醋酸两溶液加水稀释到相同体积,溶液pH 的 变化值不一定相同,选项D 错误; 答案选 C。 10金属铁在一定条件下与下列物质作用时只能变为+2 价铁的是() A FeCl3BHNO3CCl2DO2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铁与 FeCl3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为+2 价铁,故 A 正确; B铁与过量的硝酸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与少量的硝酸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所以不一定变为+2 价铁, 故 B 错误; C铁与氯气反应只生成FeCl3,为 +3 价铁,故C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