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成都龙泉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179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70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成都龙泉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成都龙泉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成都龙泉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成都龙泉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成都龙泉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常温下,分别向体积相同、浓度均为1 molL 的 HA 、HB两种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酸溶液的pH与 酸溶液浓度的对数(lgc)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对该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HB的电离常数 (Ka) 数量级为10 -3 B其钠盐的水解常数(Kh) 大小关系是: NaBNaA Ca、b 两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a,故 C错误; D.当 lg C= -7 时, HB中 c(H )= 9 1 7 10 10 10 mol L 1 ,HA 中 c(H

2、)= 5 7 10 10 10 mol L 1,pH 均不为 7,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睛】 难点 A 选项,从图中读出两点氢离子的浓度,酸的浓度,根据电离常数的定义写出电离常数,本题易错点 为 D 选项,当lg c= -7时,是酸的浓度是10-7mol L 1,不是氢离子的浓度。 2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 +) c(OH)的操作是( ) A将水加热煮沸 B将明矾溶于水 C将 NaHSO4固体溶于水D将 NaHCO3固体溶于水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加热煮沸时促进水的电离,但是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依然相等,溶液仍然呈中性,故A 错误; B. 向水中加入

3、明矾, 铝离子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电离后的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的c (H+) c (OH-) , 故 B 正确; C. 向水中加NaHSO4固体,硫酸氢钠在水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溶液中的c(H+) c(OH-) ,但氢离子抑制水电离,故C错误; D. 向水中加入NaHCO3,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即溶液中的 c(H+) c(OH-) ,故 D 错误; 正确答案是 B。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水电离的因素,注意酸或碱能抑制水电离,含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能促进水电离。 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实验 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将 C

4、l2通入小苏打溶液中 B 除去溴苯中的少量溴加入苛性钠溶液洗涤、分液 C 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将与稀硫酸反应的粗锌改为纯锌 D 制备少量氨气向新制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 A A BB CC D D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 ,加入 NaHCO3能与 HCl 反应,从而促进平衡正向移动,使次氯 酸的浓度增大,A 不合题意; B苛性钠溶液能与溴反应,产物溶解在溶液中,液体分层,分液后可得下层的溴苯,从而达到除杂目的, B 不合题意; C粗锌与稀硫酸能发生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快,纯锌与稀硫酸不能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慢,C 符合 题意; D浓氨水滴入新

5、制生石灰中,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氨水分解同时降低氨气的溶解度,从而制得少量 的氨气, D 不合题意; 故选 C。 4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试剂加入顺序: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入苯 B实验时水浴温度需控制在5060 C仪器 a 的作用:冷凝回流苯和硝酸,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反应完全后,可用仪器a、b 蒸馏得到产品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混合时应先加浓硝酸,再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苯,故A 正确; B制备硝基苯时温度应控制在5060,故 B正确; C仪器 a 的作用为使挥发的苯和硝酸冷凝回流,提高了原料利

6、用率,故C正确; D仪器 a 为球形冷凝管,蒸馏需要的是直形冷凝管,故D 错误; 答案选 D。 5海冰是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海水冻结时,部分来不及流走的盐分以卤汁的形式被包围在冰晶之间, 形成 “ 盐泡 ”(假设盐分以一个NaCl计) ,其大致结构如下图所示,若海冰的冰龄达到1 年以上,融化后的 水为淡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冰内层 “ 盐泡 ” 越多,密度越小 B海冰冰龄越长,内层的“ 盐泡 ” 越多 C海冰内层 “ 盐泡 ” 内的盐分主要以NaCl分子的形式存在 D海冰内层NaCl 的浓度约为 4 10mol / L( 设冰的密度为 3 0.9g / cm ) 【答案】 D 【解

7、析】 【详解】 A “ 盐泡 ” 中盐与水的比值不变,则内层“ 盐泡 ” 越多时,密度不变,故A 错误; B若海冰的冰龄达到1 年以上,融化后的水为淡水,则海冰冰龄越长,内层的“ 盐泡 ” 越少,故B错误; C“ 盐泡 ” 内的盐分为NaCl,由离子构成,不存在NaCl分子,故C错误; D冰的密度为 3 0.9g cm,设海水1L时,水的质量为900g,由个数比为1:500000,含 NaCl为 4 900g 18g/ mol 10 mol 500000 ,可知海冰内层NaCl 的浓度约为 4 4110mol c10mol L 1L ,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睛】 考查海水资源的应

8、用,把握海水中盐泡的成分、信息的应用为解答的关键,“ 盐泡 ” 内的盐分为NaCl,属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且“ 盐泡 ” 中盐与水的比值不变,特别注意“ 盐泡结构的判断。 6t时,将 0.5mol/L 的氨水逐滴加入10.00mL0.5mol/L 盐酸中, 溶液中温度变化曲线、pH 变化曲线 与加入氨水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w的比较: a 点比 b 点大 Bb 点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且溶液中c(NH4+) = c(Cl ) Cc 点时溶液中c(NH4 ) = c( Cl ) = c(OH) = c(H ) D d 点时溶液中c(N

9、H3?H2O) c(OH) = c(Cl ) +c(H )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据图可知b 点的温度比 a 点高,水的电离吸热,所以b 点 Kw更大,故 A 错误; B据图可知b 点加入 10mL0.5mol/L 的氨水,与 10.00mL0.5mol/L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的溶质 为 NH4Cl,由于铵根会发生水解,所以 c(NH4+) c(OH)= c(H ),故 C错误; Dd 点加入 20 mL0.5mol/L 的氨水,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H4Cl 和 NH3?H2O,溶液中存在电 荷守恒: c(NH4 )+c(H )= c(Cl )+c(OH),

10、物料守恒: 2c(Cl)= c(NH4 )+c(NH 3?H2O),二式联立可得 c(NH3?H2O) c(OH) = c(Cl ) +c(H ),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D。 7已知有机物M 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N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可用溴水鉴别M 和 N D M 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 4 种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M 中碳碳双键变成单键,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故A 错误; B. 异丙基中的碳是四面体结构,N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能平面,故B 错误; C. M 中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可用溴水鉴别M

11、和 N,故 C正确; D. M 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邻、间、对3 种,故 D 错误; 故选 C。 8萝卜硫素(结构如图)是具有抗癌和美容效果的天然产物之一,在一些十字花科植物中含量较丰富。 该物质由五种短周期元素构成,其中 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WXY BX 的简单氢化物与W 的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C萝卜硫素中的各元素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 电子稳定结构 D Y、Z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答案】 A 【解析】 【分析】 通过给出的结构式可知,萝卜硫素含氢元素、碳元素,又该物质由五种

12、短周期元素构成可知W、X、Y、Z 中有一种是C,由“萝卜硫素”推知其中含硫元素,结合结构简式中的成键数目知,Z为 S,Y为 O,W 为 C,X为 N。 【详解】 A原子半径:SCNO ,故 A 正确; BC的简单氢化物是有机物,不与N 的氢化物反应,故B 错误; C萝卜硫素中氢元素不满足8 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 SO3的水化物是硫酸,强酸;SO2的水化物是亚硫酸,弱酸,故D 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 Y、Z同族,且形成化合物时,易形成两个化学键,故Y为 O,Z为 S。 9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3 区域的是 A 2HClO2HClO2 B

13、NH4HCO3NH3H2OCO2 C4Fe(OH)2O22H2O=4Fe(OH)3 D Fe2O33CO2Fe3CO2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得出阴影3 为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详解】 A. 2HClO2HClO2,有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分解反应,故A 不符合题意; B. NH4HCO3NH3H2O CO2,没有化合价升降,故B不符合题意; C. 4Fe(OH)2 O 2 2H2O=4Fe(OH)3,有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化合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 Fe2O33CO2Fe3CO2,有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属

14、于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故 D 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10短周期元素a、b、c、d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和 b 的最外电子数之和等于c 和 d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 和,这四种元素组成两种盐b2da3和 bca2。在含该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物质的 量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d 的氧化物含2mol 化学键 B工业上电解c 的氧化物冶炼单质c C原子半径:a b c d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a 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a、b、c、d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和 b 的最外电子数之和等于c 和

15、d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这四种元素组成两种盐b2da3和 bca2。在含该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盐酸过量时 部分沉淀溶解,说明生成的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铝,因此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偏铝酸盐,如NaAlO2, 因此 a 为 O 元素, c 为 Al 元素, b 为 Na 元素;根据盐b2da3的形式,结合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d 酸难溶于 水,因此d 酸为硅酸, d 为 Si 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a 为 O 元素, b 为 Na 元素, c 为 Al 元素, d 为 Si元素。 A. d 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1mol 二氧化硅中含有4mol Si-O

16、键,故 A 错误; B. 工业上冶炼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实现的,故B正确; C. 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a d c bc Bc 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Na +)c(OH-) Ca 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Na +)=c(CH 3COO -) D该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8 a 10 K = c-0.1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CH3COOH溶液与 0.1molNaOH 固体混合, CH3COOH+NaOHCH3COONa+H2O,形成 CH3COOH和 CH3COONa的混合溶液,其中CH3COONa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H3COOH的电离抑制水的电离。若向该混 合溶液中通入HCl,c 点反应 CH3COONa+HClCH3COOH+NaCl恰好完全发生, CH3COONa减少,CH3COOH 增多;若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固体, a 点反应 CH3COOH+NaOHCH3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