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情节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658180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鉴赏―情节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说鉴赏―情节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说鉴赏―情节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说鉴赏―情节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说鉴赏―情节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说鉴赏―情节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鉴赏―情节类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说鉴赏情节的概括与梳理,知识回顾,1 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给小说下一个定义。 2 小说三要素是哪三要素? 3 请说说小说情节的组成要素。 4 教材学过的小说有哪些?,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3、人物描写(包括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 4、情节(包括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关于小说的常识,教材小说,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 祝福老人与海 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边城 装在套子里的人,二 情节类的具体题目类型,1 情节梳理:用一

2、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或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 情节鉴赏: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的理解; 小说的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用; 3 情节探究: 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 情节的合理性探究等。,1 、关于情节的概括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温馨提示 (1)解题时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字样编织。 (2)用主谓句,以

3、主人公为叙述角度叙述。 (3)模式,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叙述情节的规律,1 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字样编织,或按照时间顺序叙述。 2 用主谓句,以主人公为叙述角度叙述。 3 叙述模式,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梳理课本小说的情节,回顾祝福边城两篇小说,用精炼简要的语言概括口述两篇小说的情节。,祝福情节概括,首先,祥林嫂在丈夫死后为了避免被婆家卖的命运逃到了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做短工,勤劳能干,安分守己。接着在河边洗米时被婆家绑架回去卖给贺老六为妻,不久,丧夫失子,被赶出家门又回到鲁镇做工,内心悲痛,精神恍惚。之后因为在祝福时被喝令禁止参与祝福而备受凌辱被赶出鲁家。最后

4、流落街头行乞为生,最终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死去。,边城情节概括,在第一个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日子里,翠翠和傩送相遇,心里吃惊又害羞。第二个端午节,翠翠在竟度时巧遇大老天宝,但心系傩送魂不守舍。第三个端午节,面对热闹的景象,远处迎婚送亲的花轿撩拨着翠翠内心的情思,她强烈地憧憬着爱情但又深深埋藏于内心,矛盾而又痛苦。,有个乐团在南京招考演员,其中一名是木笛演奏员。考试要求苛刻,竞争激烈,应聘者都是乐坛高手。招 考要经过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 只剩下两名乐手。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所有的应试者都在室 外静候。房门开了,探出一个头来。这个人大声说:“木 笛。朱丹。”话音未落,从一排

5、腊梅盆景中站起一个人来,他看上 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 株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朱丹轻轻走进 屋,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然后,他抬起头,看见远 远地坐着一排主考官。考官们个个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坐在主考席正中的,是一位声名远扬的外国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打量着朱丹。那神色, 仿佛是罗丹在打量雕塑作品。,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 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接过卡片,走过去 递到朱丹手中。卡片上写着:第一项,任选一首乐曲表现欢乐。看过卡片,朱丹眼里闪过一丝悲戚。沉默片刻之 后,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轻

6、轻地 说:“请原谅,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曲目吗?”这轻轻的一句话,犹如闷雷在会场爆裂。一时间, 所有主考官都窃窃私语起来。过了一会儿,大师冷峻地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快的乐曲。”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朱丹说:“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很久,很久,考场一片沉寂。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考试吗?”朱丹说:“没有忘记。”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应当懂得珍 惜艺术前途。”朱丹说:“请原谅”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挥手,果断而又惋 惜地说:“你现在可以回去了。”听到这句话,朱丹的眼中顿时涌

7、出苦涩的泪水。他 向主考席鞠了一躬,把抽出的木笛小心地放回绒套,转 过身,默默地走了。入夜,南京城开始飘雪。朱丹披着雪花,向南京大 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走去。,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 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是一 个由孩子组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 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 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 松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顷刻之间,雪大了,一团一团,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 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

8、火 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 地间翩然回旋。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 的笛声。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地拍了一下。他回 头一望,竟然是那位音乐大师。,朱丹深感意外,连忙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 “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朱丹连 忙说:“考场的事,请大师原谅。”大师说:“不,应该是我请求你的原谅。现在我 要告诉你的是,你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已被乐团录 取了。”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紧 紧握着木笛。,例1、木笛文章主要写了和音乐大师有关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句一一概括。,在考场上,大师拒绝了朱丹更换曲目的要求; 大师

9、在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前找到了朱丹,并把正式录取的消息告诉了他。,例2、阅读全文,结合朱丹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每处不得超过6个字) 请求更换曲目 伫立纪念碑前 终被乐团录取,被拒离开考场,吹奏悼念亡魂,2、关于情节的鉴赏-作用题 题型有: (1)、文中写了XX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温馨提示:分别从小说的整体情节、人物的塑造、主题的表现三个角度思考。,知识储备:情节的作用,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结构): 一般来说是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使整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 照应前文XX

10、情节; 为后面的XX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对整个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的作用(人物): 或刻画了人物XX更加鲜明的性格, 或表现了XX的人物性格; 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3)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主题): 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升华主题。,迎宾竹 齐运喜 郑副市长喜欢舞文弄墨,尤爱画竹,工作之余总爱操起画笔涂涂抹抹地忙乎一阵。 这天,郑副市长正在家中画台上创作“百竹图”,红尘宾馆的马经理光临了。他似乎特别喜欢“百竹图”,眯着眼睛点着头,绕着画台转来转去,不时用手指指点点评论着。 竹子翠绿欲滴,生机盎然,作临风起舞状,挺拔多姿,似有清代郑板桥之竹韵。图上题有8字:高风亮节,虚心向上。字体

11、龙飞凤舞,潇洒遒劲。 马经理不是门外汉,他的评论和夸赞都很中肯,还指出了不足之处,郑副市长不能不对他刮目相看。 不知马经理是不是有备而来,他欣赏过这幅画后,当即表示花两万元买回去,放大后镶嵌在总台大厅里。,郑副市长一怔,心想:前天我在红尘宾馆,看见 总台大厅里挂着一幅迎宾松,马经理为何还要再花钱买? 未等发问,马经理就向郑副市长作解释:那幅迎 宾松档次太低,有伤大雅,昨天他下令撤了。改革年 代要有创新意识,许多宾馆落俗挂这个,他们则挂幅 迎宾竹,新颖雅致,别具一格。 郑副市长放下画笔,洗净手,来到客厅。马经理随 后跟到客厅,说是这幅画要定了,嫌贱可再加钱。郑副 市长笑笑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

12、的画不值那么多, 只收2000元,我多一文也不要。业余创作嘛,又不专职 搞这个。你先回去,我正儿八经画一幅迎宾竹,晚几天 给你们送去。” 马经理走后不久,妻子淑芬买菜回来。郑副市长乐 哈哈地迎上去。叫淑芬给他炒几道好菜,淑芬见他一脸 喜气,问:“有客人用饭?”,郑副市长笑道:“客人走了。就咱俩,小饮几杯 酒,恭喜第一次获得润笔费。” 淑芬先是一怔,问明事情经过后,微笑道:“老 郑,的确该给你炒几道好菜,你的墨宝的确够水平。 不瞒你说,前不久有邻县举办画展赛,聘请十几位专 家学者任评委,我从你的作品中挑了最好的一幅竹图, 化名给他们寄去。昨天,我打电话询问,评委们用无 记名投票的方式对150幅参

13、赛作品打分排名次,结果你 的那幅” 淑芬稍一停顿,郑副市长便接过话茬:“不是自吹 自擂,我的作品肯定名列前茅,至少也在前三名。我是 专门研究画竹的,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淑芬长叹一口气,脸上露出淡淡苦笑:“评委们给 每幅作品逐一打分,结果你的作品排名109位,108将里 没有你。”,“这不可能!怎么会这样?”郑副市长一脸惊疑再 三摇头。 淑芬语音不高,却声声入耳:“实话告诉你,前不 久,我特意拿你的一幅墨宝到书画市场去试价,有给5元 的,有给10元的,最高的一个给20元,这才是真实的价 格真实的你!你以为2000元出售是物有所值,是你应得 的报酬?其实你出售的不是才华和艺术,而是官衔和权

14、 力!” 郑副市长脸色通红,默默地坐在沙发上,点燃一支 烟,一口连一口地抽起来。 第二天,郑副市长给马经理挂了个电话,谢绝了他 买画的要求。从对方话的语气上听出,马经理显然很吃 惊。,几天后,淑芬告诉老郑:“我打探过了,红尘宾馆 撤下的那幅迎宾松,是赵副市长画的,上个月赵副市长 已退居二线。”老郑听后,自然几多感慨。 半年后,郑副市长在家中无意间翻到一本获奖证 书,打开一看,他的“百竹图”在省级大赛中获得二等 奖呢。(摘自小小说选刊),情节鉴赏试题解题示例 1,迎宾竹19题:这篇小小说的结尾写郑副市长 在家里发现获奖证书,主要有什么作用? 最后写郑副市长在家里发现获奖证书一事,暗示郑副市长的竹

15、画确有水平,使情节波澜再起。(指向情节) 使副市长妻子这一形象更加鲜明。原来以前市长妻子说的一切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让人不能不为副市长妻子的贤慧聪颖而折服。(指向人物) 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突出“一个成功者(成功的领导)离不开一个贤内助(好妻子)的支持和帮助”主题,给人留下无穷韵味。(指向主题),情节鉴赏试题解题示例 2,“侯银匠”第一小题: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1 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家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 2 从突出侯菊的精明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情节安排的特

16、点,情节安排评价 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小说情节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3.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4.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 5.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 6.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注意:分析情节的目的是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题。因此要注意体会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小说主题的揭示上的作用。,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 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情节安排基本技巧,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