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人教全国I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基础课时7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1635360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人教全国I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基础课时7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考物理人教全国I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基础课时7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考物理人教全国I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基础课时7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考物理人教全国I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基础课时7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考物理人教全国I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基础课时7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人教全国I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基础课时7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人教全国I一轮复习课件第3章基础课时7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课时7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牛顿第二定律单位制 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_,跟物体的质量成_。加速度的方向与_方向相同。 (2)表达式:F_。 (3)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_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_运动的参考系)。 只适用于_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正比,反比,作用力,ma,惯性,匀速直线,宏观,2.单位制 (1)单位制 由_和_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2)基本单位 _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_、_和_,它们的国际单位分别是_、_和_。 (3)导出单位 由_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

2、的单位。,基本物理量,质量,长度,时间,kg,m,s,基本单位,基本单位,导出单位,思考 如图1所示,小强自己拉车子时,无论怎么用力也难以拉动,最后在小红的帮助下,他们才将车子拉着前进。,图1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力作用就产生加速度,为什么小强用力拉车时车子不动呢?小强的拉力不产生加速度吗? (2)小强和小红一起用力的瞬间,车子是否马上获得加速度?是否马上获得速度?,知识点二、两类动力学问题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第一类: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_。 第二类: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_。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_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_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运动情况,

3、受力情况,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思考 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从速度vA均匀减为vB的过程中前进的距离为x。,图2 (1)物体做什么运动?能求出它的加速度吗? (2)物体受几个力作用?能求出它受到的摩擦力吗?,知识点三、超重和失重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的加速度。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_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_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_ 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2)产生条件

4、:物体的加速度a_,方向竖直向下。,大于,向上,小于,向下,等于零,g,诊断自测,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受力的前提下才会产生加速度,因此,加速度的产生要滞后于力的作用 B.Fma是矢量式,a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无关 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而速度不一定减小 D.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 答案BCD,2.关于超重和失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小了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物体

5、具有向上的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向下的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 D.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不发生变化,解析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超重和失重并非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而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 答案D,3.(多选)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若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D.物体的速率不变,则其所受合力必为零 解析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明物

6、体有加速度,所以A正确;物体匀速运动也会导致位移增大,故B错误;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表明物体在做加速运动,所以C正确;若物体的速率不变,但速度方向改变,则物体仍然有加速度,合力不为零,故D错误。 答案AC,4.如图3所示,质量m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 N的作用,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g取10 m/s2)(),图3 A.0 B.4 m/s2,水平向右 C.2 m/s2,水平向左 D.2 m/s2,水平向右,答案B,5.一个木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自由滑上粗糙的水平面,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4所示。已知重

7、力加速度为g,则根据图象不能求出的物理量是(),图4 A.木块的位移 B.木块的加速度 C.木块所受摩擦力 D.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位移可由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求出,由vt图线的斜率可求出加速度a,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g,故动摩擦因数也可求出,由于不知木块的质量,故不能求出木块所受摩擦力。 答案C,考点一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例1】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他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 A.a和v都始终增大 B.a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 C.a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

8、增大 D.a和v都先减小后增大,解析质点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他各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使其中一个力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质点受到的合力不断增大且合力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相反,质点做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变加速运动。当这个力减小为零时,质点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时速度增加得越快。当这个力又沿原方向逐渐恢复的过程中,质点受到的合力不断减小,质点的加速度也不断减小,但加速度与速度仍同向,质点开始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变加速运动。当这个力恢复到原来大小时,质点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加速度减小到零,质点的速度达到最大值,C正确。 答案C,【变式训练】 1.如图5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

9、伸长到O点并系住质量为m的物体,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可以一直运动到B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图5 A.物体从A到O先加速后减速 B.物体从A到O做加速运动,从O到B做减速运动 C.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D.物体从A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解析物体从A到O,初始阶段受到的向右的弹力大于阻力,合力向右。随着物体向右运动,弹力逐渐减小,合力逐渐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向右且逐渐减小,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当物体向右运动至AO间某点(设为点O)时,弹力减小到与阻力相等,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此后,随着物体继续向

10、右运动,弹力继续减小,阻力大于弹力,合力方向变为向左。至O点时弹力减为零,此后弹力向左且逐渐增大。所以物体越过O点后,合力(加速度)方向向左且逐渐增大,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故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综合以上分析,只有选项A正确。 答案A,考点二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加速度与合外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具体可简化为以下两种模型:,【例2】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用两条轻绳连接,处于平衡状态,如图6所示。现突然迅速剪断轻绳OA,让小球下落,在剪断轻绳的瞬间,设小球A、B的加速度分别用a1和a2表示,则(),图6,A.a1g,a2gB.a10,a22g C.

11、a1g,a20D.a12g,a20 解析由于绳子张力可以突变,故剪断OA后小球A、B只受重力,其加速度a1a2g。故选项A正确。 答案A,【拓展延伸】 在【例2】中只将A、B间的轻绳换成轻质弹簧,其他不变,如图7所示,则正确的选项是_。,图7,解析剪断轻绳OA后,由于弹簧弹力不能突变,故小球A所受合力为2mg,小球B所受合力为零,所以小球A、B的加速度分别为a12g,a20。故选项D正确。 答案D,规律方法 抓住“两关键”、遵循“四步骤” (1)分析瞬时加速度的“两个关键”: 分析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 明确绳或线类、弹簧或橡皮条类模型的特点。 (2)“四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原来

12、物体的受力情况。 第二步:分析物体在突变时的受力情况。 第三步: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第四步:求出瞬时加速度,并讨论其合理性。,【变式训练】 2.如图8所示,物块1、2间用刚性轻质杆连接,物块3、4间用轻质弹簧相连,物块1、3质量为m,物块2、4质量为M,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物块1、2、3、4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a3、a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图8,答案C,考点三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解决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应把握的关键 (1)两类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 (2)一个“桥梁”物体

13、运动的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 2.解决动力学基本问题时对力的处理方法 (1)合成法: 在物体受力个数较少(2个或3个)时一般采用“合成法” (2)正交分解法: 若物体的受力个数较多(3个或3个以上),则采用“正交分解法”。,【例3】如图9所示,在倾角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物体受到沿平行于斜面方向向上的轻绳的拉力F9.6 N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经2 s绳子突然断了,求绳断后经多长时间物体速度的大小达到22 m/s。(sin 370.6,取g10 m/s2),图9,读题完成运动过程分析 (1)物体在最初2 s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

14、加速直线运动(第一个过程) (2)绳子断了以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速度减为零(第二个过程) (3)从最高点开始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个过程),再读题完成“大题小做”,答案,解析第一过程:在最初2 s内,物体在F9.6 N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甲 沿斜面方向有 Fmgsin 37Ffma1 沿垂直斜面方向有FNmgcos 37 且FfFN,2 s末绳断时,物体的瞬时速度v1a1t14 m/s 第二过程:从撤去F到物体继续沿斜面向上运动达到速度为零的过程,设此过程物体运动时间为t2,加速度大小为a2,乙 沿斜面方向有mg

15、sin 37Ffma2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v1a2t2 由得t20.53 s,第三过程: 物体从运动的最高点沿斜面下滑,设第三阶段物体加速度大小为a3,所需时间为t3。由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得mgsin 37Ffma3,丙 由运动学公式得v3a3t3 由得t35 s 综上所述,从绳断到物体速度达到22 m/s所经历的总时间 tt2t30.53 s5 s5.53 s。 答案5.53 s,方法提炼 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变式训练】 3.(2016江西重点中学六校联考)如图10所示,一个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的透气圆筒,筒中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其下端固定,上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薄滑块,圆筒内壁涂有一层

16、新型智能材料ER流体,它对滑块的阻力可调。滑块静止时,ER流体对其阻力为零,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现有一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在圆筒正上方距地面2L处自由下落,与滑块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后粘在一起,并以物体碰前瞬间速度的一半向下运动。ER流体对滑块的阻力随滑块下移而变化,使滑块做匀减速运动,当下移距离为d时,速度减小为物体与滑块碰撞前瞬间速度的四分之一。取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试求:,图10 (1)物体与滑块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滑块向下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3)当下移距离为d时,ER流体对滑块的阻力大小。,考点四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与应用 1.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比较,2.对超重和失重的进一步理解 (1)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并不是重力减小了,完全失重也不是重力完全消失了。在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