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型解题方法知识分享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634458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8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题型解题方法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高考历史题型解题方法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高考历史题型解题方法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高考历史题型解题方法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高考历史题型解题方法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题型解题方法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题型解题方法知识分享(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题的解题方法,教师:李苗,生产力 生产关系 社会制度 人 经济关系 劳动工具 社会主要矛盾 科学技术 阶级斗争 政策调整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思想文化 文学艺术 科技发展,史学基本理论,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一、前提:关键是对考纲中历史知识、历史概 念、历史史实的掌握、理解和积累。 二、时间:25分钟左右 三、善用排除法:选中一个,排除其他 四、最优判断:合理判断、理性思考 五、一见钟情,慎重修改 六、审题是关键:明确题目结构:答题项(答 案所指方向)、主干语(选项所问的直接 对象)、条件限定语(对回答内容的限制),(2010年上海)24. 1945年英国工党(限定语)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

2、社会福利等政策(主干语) ,目的(答题语)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涉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找出关键词,1、因果型选择题: 考查角度有两个: 一种是由结果推出原因; 另一种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 解题方法: 分清根本原因、主要原因、 直接原因;主客观原因等,七、常见选择题的题型,(1)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 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健作用、决定作用的 最重要的本质原因。根本原因一般是生产 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 观规律或是事物的内因等。此类试题题干 用语多采用“根本原因”、“决定性因素”等 (强调“决定性、必然性”),【例题】1

3、8 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产品 D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2)内因、外因内因:是事件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 是事件发展的主要原因。如人 的原因(主观原因),外因: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条 件),是第二位原因(客观原因),(3)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高潮,其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外国资本主义争相向

4、中国输出资本 C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刺激,(4)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一般是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例如: 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巴黎和会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虎门销烟,(5)主观原因:是指在历史事件的诸原 因中,与事件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内因)。 客观原因:是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例】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的主观原因( ) A、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一股思潮 B、政府大力扶持 C、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 D、新文化运动的

5、推动,2、逆向型选择题:该类型题目的特点是 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题干中 带有“不是”、“不正确”、“没有”等。 解题方法:逆向思维 例(2008广东)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3、排序型选择题: 该类型题目的特 点是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史实按一定 的顺序加以排列,通常是时间先后排列。 解题方法:可运用首尾结合法, (2010年上海)30.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重复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 参加万隆会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B. C. D

6、,4、组合型选择题:解题方法:可用排除法或者选基法,即首先确定一个甚至一个以上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2009年上海)19中产阶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其成分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包括 中世纪的城市市民 近代握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 中世纪的僧侣贵族 当代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 A B C D,5、图象或图表型选择题: 解题方法:准确提炼出图表的信息,抓住答题项的要求。 例(O7广东)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例 原题 两牛一人的犁耕方式开始于 A 春秋战国 B 西汉末年 C 三国两晋 D 隋唐时期 修改

7、案 用形象文物替换概念。 (2003年上海高考题)3、观察下图,图中的犁耕方式开始于,A 春秋战国 B 西汉末年 C 三国两晋 D 隋唐时期,6、材料型选择题(出题最多最常见) 该类型题目的特点是题干中提供一 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 础上,选出设问要求的正确选项。 解题方法:通看材料:包括材料的 出处;提取信息:确定材料的历史背景 等;细审选项:搞清楚四个备选项与材 料的关系,确定答案;排除其他三项。,例 原题 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为了生存,他们创造的工具是 A 木棒 石器 B 石器 陶具 C 木棒 弓箭 D 弓箭 陶具 修改案2、(2004年上海高考题)2004年3月,青

8、浦区“惊现上海第一人”的同时,还出土一只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红彩猪形陶器,它 A说明了吴越文化起源于畜牧 B反映了该地区驯化猪的历史 C证实了上海曾经是陶瓷中心 D显示了青浦的先民只用红色,例 原题 1920年,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 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 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 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修改案 用一则史料传言替换一般概述。(2003年上海高考题)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了当时的农业政策 A 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 实行了军事化

9、措施 D 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例 原题 上世纪中后期,欧州国家逐步走向 A 货币一体化 B 国家一体化 C 经济一体化 D 军队一体化 修改案 用史实的某一侧面取代一般概括。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 货币一体化 B 国家一体化 C 经济一体化 D 军队一体化,7、比较型选择题:特点:将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人物、历史现象等作为对象进行比较。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提示语,考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解题思路:关键是要找准比较角度,一般采取排除法 (2010年上海)25在德

10、、日法西斯化的历史渊源中,相似点是 (1)重点发展军事工业(2)军部控制内阁大权 (3)崇尚军国主义传统(4)信奉专制政治制度 A(1)(2) B(1)(3)(4) C(3)(4) D(2)(3)(4),8、概念型选择题:着重考查历史的基本概念。解题方法:首先要理解该历史概念包含的时空范围、基本含义。 例: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安徽、四川农村开始实行生产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9、双语法选择题(一般较容易) 双语法是用外语替换原提干中的关键词、句,从而激活试题的方法。使用双语法的前提是对学生而言,将原关键词或句换成外语确有价值,

11、并且所用外语的词汇、语法现象是学生熟悉的。一般而言,这种方法本身不提高试题的难度,其导向是很有意义的,有利于教与学在中学历史课程中贯彻“让我们走向世界,使世界了解我们”的精神。,例 原题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参观时问学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 A 老 子 B 庄 子 C 孟 子 D 荀 子 修改案1 在解题的关键词上用英语替换汉语。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

12、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 A Li Er B Zhuang Zhou C Meng Ke D Xun Kuang 修改案2 (2007年上海高考题)换一个问题,并在解题的关键词上用英语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参观时问学生,“The people are most important , the state comes next while the ruler weighs the least.”,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说的?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 A Li Er B Zhuang Zhou C Meng Ke D Xun Kuang,(2004年上海高考题)9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

13、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2005年上海高考题)17,After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Nationts Was organized。这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社会公正发展的国际组织是: A 欧洲联盟 B 联合国 C 国际联盟 D 世贸组织,注意了出现程度副词的选择题选最优的答

14、案,如出现“最”字 (2010年上海)6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 7与贾思勰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材料解析题答题思路,材料题目的特点: 材料一般不会与教材的观点相左; 求答题中可能1/3内容是解读材料, 1/3 内容结合教材,1/3自己的理解 环节:材料题解题有四个环节: 读、审、找、答,不来虚的,看看上海高考到底考什么?,1、文献诠释法 (2004年上海高考题)30、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

15、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问题:(5分)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1分) (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2分) (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2分) (1)1896年。(1分)(2)甲午战争失败或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强占台湾。(2分)(3)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或爱国之情。(2分),(2007年上海高考题)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述 怀 (宋)李 纲 胡骑长驱扰汉疆, 庙堂高枕失堤防。 退避固知非得计, 威灵何以镇四方? 中原夷狄相盛衰, 圣哲从来只自强。 诗中的 (1)胡骑指什么?(1分) (2)退避指朝廷的什么政策?(1分) (3)中原指什么地方?(1分) (4)李纲为何如此述怀,渴望自强?(3分) 答:(1)金兵(1分); (2)求和或投降(1分); (3)河南省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1分),如答汉族地区、宋朝疆域、黄河流域等也可给分。 (4)金兵入侵、皇帝荒淫、主和派得势,李是主战派各1分,本部分总计不超过3分。, 下面两幅新闻图片所报道的事实,哪一则是虚假的?哪一则是真实的?当年中国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 (4分) 图片一 图片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