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633589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届高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开头和结尾,一、靓丽开头未成曲调先有情 浔阳江边的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用的是 “先声夺人”之法,一开始就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与个性,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明朝诗人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也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由此可见,文章的开头是相当重要的。写文章应精心设计好“凤头”,达到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效果。 怎样开头才能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呢?下面结合高考优秀作文,介绍几种精彩的开头方式:,1以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快速扣题 示例1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书,它让我明白我所追求的不是如烟的缥缈、如梦的虚无、如

2、戏的虚假,而是一种纯真和淡泊。(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评析考场作文要学会“化题为象”,即善于借助“象形想象”,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情达意,力避概念化话题。这篇作文的作者深谙此道,开篇就把“书”化为“翅膀”这个生动的形象,入题表述既生动形象,又为文章定向,亮明了文章的观点。,示例2剪水为衣,辑山为钵,山水的衣钵让人动容。 叩山为钟鸣,抚水成琴弦,山水的清音让人陶醉。 山是千折百绕的旋转图,水是顺流而读或逆流而读的回文诗,山水的诗情让人惊叹。(感受乡村) 评析为写乡村的美好,作者以新奇的想象构建诗意的比喻,把乡村的山水比喻为让人动容的衣钵,能发出令人陶醉的清音的钟琴,千折百绕的旋转图和顺读逆读的回

3、文诗。一连串的比喻诱发人们对乡村的向往,构思奇 特,令人称赞。,2以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示例1俺没啥文化,可俺认得字,俺平时就爱看个名人传啥的。觉的那些名人也没啥了不起的,可人家后来为啥就出了名呢?俺一直闹不明白,同样是爹妈生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评析起笔借幽默的闲侃设下疑问:“那些名人可人家后来为啥就出了名呢?”由此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人才与常识”问题的思索,文章寓庄于谐,立意深刻。,示例2 初春时节,绵绵的细雨纷纷扬扬地洒落人间,飘零的花瓣也悄然地零落成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一切真的归于沉寂了吗?君不见细雨过后万物滋长,一片生机盎然;君不见闲

4、花飘零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雨润万物,馨香满天) 评析作者先发问:“这一切真的归于沉寂了吗?”然后以两个“君不见”加以否定,结合了自己读唐诗名句的体会:“细雨”虽无声无息,但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盎然生机;“闲花”虽悄然飘零,但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文章立意明确,作者的感受与诗句自然融合。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表达简洁而分量十足。,3以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引人注意 示例1大厦能巍然屹立,是因为有房梁的支撑,常识便是生活的支柱;航船能乘风破浪,是因为有罗盘指引方向,常识便是生活的罗盘;列车能奔驰千里,是因为有轨道的导引,常识便是生命的轨道。 评析此文采用排比句式

5、,由恢弘壮观的人文景象起兴,提出“常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观点。,示例2如果说生命是山,则坚强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如果说生命是海,则坚强为帆,扬帆入海,方知海之壮阔;如果说生命是歌,那么坚强如曲,依歌和曲,方知歌之美妙; 如果说生命如云,那么坚强为风,风起云涌,彰显云之洒脱(坚强使生命更加美丽) 评析以排比句开篇,引起阅卷教师的注意,似乎已成高考作文的一种模式、一种套路,某种程度上对作文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则可作为一个正面的例子,它让我们看到:形式与内容一定要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作者把比喻与排比结合起来使用,用四个比喻句将生命与坚强的关系从多个角度来说明,强

6、调了“坚强”对于生命的重要意 义,令人坚信坚强能够使生命更加美丽,入题很快,且冲击力强。,4以诗文歌谣入题,富有韵味 示例1有一首校园之歌唱道:“微笑,恰如淌过的溪流,柔和恬静;微笑,恰似那悬挂的一弯新月,皎洁光亮;微笑,又恰似那挺拔的苍松,积蓄着万般能量”校园之歌,婉转唱来,道出了一个哲理:微笑也是一种力量。 评析文章开篇借用一首校园之歌,巧妙地引出全文的主旨。一连串的歌词,为全文谈论微笑的魅力打造了一个美妙的开端,颇有先声夺人之美。,示例2“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带我去睇龙船”很旧的歌谣了,但我却喜欢这种古老的味道。外面下着雨,打湿了的石板街,落入了水珠,朦胧了荔枝湾,敲响了

7、竹叶但这种气 息,究竟能传递多少代呢?它能生生不息吗?(五月粽香传) 评析巧妙地用一曲童谣入文,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令人如闻其声,如归故里。在读者浮想联翩、荡起情感涟漪之际,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思考:“这种气息,究竟能传递多少代呢?它能生生不息吗?”扣题很准且发人深思。,5以对比手法入题,表明立场 示例永恒,不只是时间从洪荒而来的脚步;也不只是风声从亘古而至的呢喃。一个瞬间,往往也能成就永恒。昙花从不为它鲜艳的短暂而暗自哀怜,因为它将自己怒放的那一刻写进了天地的长卷,万物无一不记得这瞬间但永恒的娇美;朝露从不为它光华的短促而顾影悲叹,因为它用自己闪耀的那一秒照亮了世界的一隅,众生无一不怀想这瞬

8、间而永恒的清丽。(这也是一种永恒) 评析本文开篇把亘古而至的洪荒世界,与昙花一现的瞬间娇美、朝露瞬间的清丽作对比,得出了一个独到的结论,短暂的生命亦能够成就永恒的美丽。这样的开篇不同凡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6以美妙的意境入题,渲染铺垫 示例1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转的,是清风明月、梧桐细雨、西窗红烛。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淌的,是令人心旌摇动的浓愁与长情。站在文学的门口,我能听到门里的笙箫,门里的叹息,门里的牧笛,门里的美妙。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心中摇曳着的思索,已化作一江春水,流入门内的世界。 站在文学的门口,我用一份敬畏的心情去聆听那些高贵灵魂的歌吟,

9、去驻足观看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精神之花,去收获一份灿若朝阳的理想与对于崇高的向往。 评析青山绿水、清风明月、梧桐细雨、西窗红烛的诗意画面,为“站在文学的门口”营造了美妙的意境。如此开篇,不能不让人钦佩考生丰厚的文学素养。,示例2浩浩的江水托着扬帆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明白来时灯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恋的港湾;碧蓝的天空映衬着鸽子飞翔的双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依恋,天空中掠过的思念,当一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现,心中总有些悸动。曾经是如此惊诧于叶落的壮美,感怀于那极致的美丽。枝杈与土地仅有几米的距离,然而叶儿依然挣脱,任风翻飞,任车将它压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着根的方向飞旋着动容

10、的美丽。我问落叶,落叶不语,那该是由内散发的情愫,慢慢体会。(脉脉乡情) 评析阅读以上文字,眼前仿佛掠过一系列画面:浩浩江水,船儿远征;湛蓝天空,白鸽飞翔;秋高气爽,风吹落叶这一幅幅流转的画面,使读者对文章产生美好的印象,而以“脉脉乡情”为主旨情感的叙事美文也自然而然地铺展开来。,二、精彩的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 古人作文很重视结尾,把好的结尾比喻为“豹尾”,要求收尾简明有力,“如截奔马”;且留有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成功的作文,结尾总能给读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阅读体验。 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一些实用的考场作文结尾方法: 1首尾呼应,突出主旨 这是最实用的技法之一,一般是开门见山点明主旨,然后在结尾

11、处照应开篇,加以强化。,示例(开头)内心深处,怀藏着善良。善良是一滴清湛的甘露,滋润着干涸的心灵;善良是一抹秀美的春色,装点着生活的希望;善良是一缕轻柔的微风,携来心田里荷花的馨香。 (结尾)善良是一抹秀美的春色,善良是一缕轻柔的微风。心怀善良,让我们用一颗怜爱天下生灵的纯美之心,在人生的荷塘里,摇桨荡橹,永远呼吸着荷花的馨香。(善良是一种心境) 评析首段由“心怀善良”的一组排比句开启全篇,引出歌咏善良友爱的主旨,结尾又以“心怀善良”作结,与开头遥相呼应。这样的艺术手法使文章浑然一体,极具结构美。,2抒发情怀,呼唤号召 “至情出美文”,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考生要抒写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恶

12、丑的鞭挞。可在结尾发出呼吁,号召大家一起追寻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示例21世纪是“90后”的年代,压在我们肩上的是整个社会的期望。是的,我们热情,有创造力,有前途,但我们也应承认,我们仍有不足。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不断地改进、克服自身缺点,“90后”的我们一定会绽放出最绚丽的光 彩,未来在我们手中! 坚信,“90后”的背后,是整个崛起的新世纪,新中国!(我说90后) 评析此文的主旨是盛赞“90后”热情奔放、奋发进取的风采,经过一番论 述 ,最后议论抒怀,呼唤、勉励“90后”为中华之崛起而昂扬进取,努力拼搏,让青春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从而使主旨情感更鲜明,更突出,更鼓舞人心。,3融情于景,深化

13、主旨 通过融情于景、渲染氛围等手法彰显美感与韵味,也是考场作文重要的结尾方法。 示例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白雪飘零的情愫不知能与谁共。落花悄然成了芬芳的泥土,抚慰了刚出芽的嫩柳,那细细的情思便成了文学的归 宿。(站在文学的门口) 评析这个结尾景物烘托的作用十分明显。作者以“落花”“泥土” “嫩柳”等景物营造一种诗意的意境,烘托出作者内心对文学的浓浓情思,情与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效果很好。,4巧妙发问,余味无穷 一篇好文章要有理趣,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如同欣赏美妙的乐曲,曲虽终而余音缭绕。结尾巧妙发问,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不失为一种绝妙的方略。 示例看着那圆明园被盗走的文物图片,看着流

14、拍的新闻视频,我又想起了红柯所说的“一个软弱的民族,一个血气不足的民族,你不能光指望它长个 子”。什么时候,我们能让信仰回归,让灵魂在场,让民族重塑血气?我依旧心存困惑。(其行可赞,其为可叹) 评析这个结尾非常精彩,不仅将前文有关兽首拍卖问题的讨论推向深入,而且探询的发问、流畅的语言富有社会针对性、启发性,读来令人掩卷深思。,5引用佳句,增辉添彩 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结尾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更具迷人的光彩。 示例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来说,对于常识,我们要知之、行之、思之,如是,则有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进步。(常识生活之本) 评析示例中“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

15、对古文名句恰到好处的引 用,片言居要,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文学积淀和机智的文思,给人以很强烈的阅读美感。,6回应文题,精彩亮丽 示例1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是的,书就是一双隐形的翅膀,它开阔了我的眼界,指引了我的人生方向,带我飞向成功的彼岸。书,我隐形的翅膀!(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示例2坚强就是不畏尘埃遮住双眼,不惧狂风吹散信念。纵然我的努力化作今秋露水,我的鲜花靠在他人的情怀,我仍然坚持着,坚强着。 坚强,总使生命灿烂辉煌!(坚强,让生命辉煌) 评析示例1、示例2这两篇高考满分作文的结尾在艺术方面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篇末回应文题,与文题

16、巧妙吻合,这种结尾艺术颇受阅卷者的青睐。 以上是几种主要的结尾方式,写作时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和文体特点灵活运用。,(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 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1光明与阴影的交融体现人生的美丽 人生的境遇总是复杂的,在人的努力下,光明与阴影这两个对立面的交融、和谐,铸就人生的美丽辉煌。 2光明与阴影的对抗体现人生的无穷魅力 在阴影中,具有不屈品格的人总会努力奋起。对阴影的对抗对光明的向往,体现了人性的魅力,展示了人性光辉的一面。 3光明与阴影的对立转化体现人生的变化 此时和彼时,人、事、物总是悄然地变化着,这无疑是光明与阴影这两个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的结果,而转化的过程恰恰体现了人生的美丽和无穷魅力。这个立意与第一个有重合,但重在突出变化。,亮点提示:文采斐然文句整饬 于生命弯道处绽放华彩 山东考生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