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整理稿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620828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整理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整理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整理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整理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整理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整理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整理稿(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整理稿课程与教学论作业1前言、第14章 一、填空题 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 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4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

2、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 生存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5赫钦斯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出“人性”的共同要素,为培养这种“永恒”的人服务。6.课程设计的含义是指按一定“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规划与安排。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 9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 (表意)取向的三种。10布卢

3、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11“生成性目标”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12.生态整合取向试图把课程的三大来源,即“学科内容”、学习者的需要及社会的需要兼收并蓄。 13斯坦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二、单项选择题 1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课程与教学问题,但对教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课程问题的分析,而课程问题的研究,也更注重( A ),以及实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 A实

4、施过程 B教学目标 C教学成果 D教学环境 2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 D )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A教育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 D哲学 3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 A )的一个重要途经,是学校教育中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最重要的载体。 A目标 B教学 C内容 D方法 4( D )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和消退作用。 A华生 B罗杰斯 C杜威 D斯金纳 5( B )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境。 A冲突理论 B互动理论 C“结构一功能论”

5、 D分析学派6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B )。A泰勒 B斯坦豪斯 C施瓦布 D塔巴 7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 B ) A人本主义取向 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C认知发展取向 D社会重建取向 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是( B ) A课程的适应性 B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C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 D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9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 D )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泰勒 B艾斯纳 C杜威 D斯坦豪斯 10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教学

6、目标要着眼于( A );第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A学生的行为 B社会 C教师的行为 D学科结构三、简答题1、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可以说课程是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 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它与动态的教学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有密切的联 系。2、简述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课程研制和教学活动过程都受某种理论的影响。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

7、方式的依据。课程与教学研 究本质上是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认识课程与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 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对于这几个方面的地位与价值的不同理解,派生出不同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如课程研究领 域里有影响的理论有学科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教学研究中有影响的理论有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教学理论 等。3、简述心理学对学生观的影响。对儿童本性的看法有两种相对的立场,一种认为儿童期是迈向成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不完美的、未发展完成

8、的,需由成人严格控制、严格训练;另一种是以儿 童自身为目的,认为儿童在成长初期就具备潜在的完美的品质,随着儿童的发展,加上适当的环境,美好的品质便会展现出来,儿童的天性、兴趣、人格理应受到尊 重。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引发学生观的改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学生是自我学习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的选择应该受到尊重。(2)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学生的发展应该是知识、技能、情感、心理品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3)师生之间的平等观。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经验、改变经验,交往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成功的教育是保护个性的教育、快乐的教育。4、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人本主义的心理

9、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 代,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在培养目标上,主张教学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人 真正成为自由独立、有主见、适应性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强调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适切性;在课程、教学的实施 中,强调学生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在课程、教学的评价上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主张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 系,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是师生之间、班级成员之间交往、影响的过程,因此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学的专业知识、技巧,而在于人际关系、情感态度。教师应

10、该以真 诚、民主的态度与学生坦诚相见,尊重学生的选择。并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 该理论高度重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注重学生学习风格和个性发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动精神。但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论有思想性的倾向,实验基础不足,在实践中不易把握和操作。5、当代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当代课程设计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1多种取向的综合。现今的课程设计多采取整合或综合的取向,兼顾系统的学科内容、学生与社会二者的需求,以使设计出的课程能够发挥更全面的功能;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课程内容选择强调精选能反映学科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基础性,同时要使科技新进展、新成果在课程内

11、容中得到反映,以使学习者站在当代的最前沿,这就是课程内容选择的时代性; 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当代学习观正在向主动建构的学习观转变。学习活动的设计更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探索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学习的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在具体实践中发现学习的意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课程评价从观念到技术正在发生大的转变。在功能上由注重甄别选拔功能转向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教与学的质量;在评价对象上不但 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且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则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呈多元化态势,学生、家长与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师 共同成为评价

12、的主体。 6简述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和评价。课程设计过程模式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强调教育的方式而非教育的内容,重视学习者主动学习;二是将重心放在教学的环境和经验的重组上。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在知识观、学习观上都持与目标模式有不同。过程模式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发展。过程模式提出了很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思想, 教育实践的变革应该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进行;但缺乏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感到难以把握。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过程模式注重内在价值活动准则或程 序原则,这可视为更高层次更为抽象的目标,因此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7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特点是什么?在泰勒的课程设计中,目标

13、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目标在整个课程设计中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学习者、学校以 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泰勒认为任何目标都应该包含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课程目标的叙写必须明确、清晰、可操作,课程目标要通过许多不同的经验达成,泰 勒在学习经验的组织方面提出了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个指标。8简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及其设计的步骤。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就是期待的学生学习结果。它具有(1)导向功能即学生在了解教学目标后,要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计划性及参与的热情;(2)控制功能,即可以不断收集反馈信息,采取策略,限制教学活动偏差的积累,以完成教学任务

14、,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控制的依据;(3)激励功能,教学目标要细致,具体,要近期可能实现;要难易适中,争取把目标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4)评价功能,教学目标是检测学生学习结果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教学评价更注重学生之间的比较。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步骤包括(1)目标分解,即对课程内容自身的逻辑性、系统性有再认识的过程。能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2)任务分析;即为了达到单元目标规定的必备的从属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以及对它们的相互关系剖析具体的从属能力;(3)起点确定;即确定教学活动的着眼点,教学目标的起点要与学习者的特征相适应;(4)目标表述,目标表述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具体、

15、明确行为目标的可观察性、发生条件和标准等;(5)类别化、层次化。即在目标表述之后把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的认知层次一一对应。组成分层递进的目标与内容。9简述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系。新课程目标主要有:(1)强调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2)增加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维度,对应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增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丰富学生的主体性的体验和建构,这个新课程目标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相结合,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到培养目标,到学科课程总目标再到学段目标,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目标层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目标体系。论述题:1、分析说明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答: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有:(1) 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 用性和可信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确定研究课题,选择调查方法,选取研究的对象,制定调查计划,设计调查表或访谈提纲,进行准备性调查,修订调查工具和调 整被试,进行正式调查,统计资料和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2) 观察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