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580755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解析】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准解析】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准解析】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解析】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邢台一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地理试 题 一、选择题(每题1 分,共 40 分) 水星凌日 (transitofMercury) 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只有水星和地球两者的轨道处于同 一个平面上,而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 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太阳系中可能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有几颗() A. 1B.2C.5D. 8 2. 当发生水星凌日时,能反映水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A.B.C.D. 【答案】 1. B2. B 【解析】 【1 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

2、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天体,当其与地球轨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日、地排 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形成凌日现象。根据八大行星距 日远近的顺序可知太阳与地球之间有两颗行星,即水星和金星,它们均可能发现凌日现象。 故选 B。 【2 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天体,当其与地球轨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日、地排 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形成凌日现象。故当凌日现象出 现时,水星应位于地球与太阳中间,故选B。 3.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的关系应该是下图中的() A.B.C.D. - 2 - 【答案】 A 【解析】 【详解】根据天体系统的

3、从属关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的组成部分,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组 成部分。从属关系A选项符合。故本题选择A。 读“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图层的划分”图,完成下面 小题 4.下列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的全部和的大部分 C. 是软流层 D. 层和层属于地壳 5.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A. 莫界面附近B. 上,下地慢之间 C. 古登堡界面附近D. 内、外核之间 【答案】 4. D5. C 【解析】 【4 题详解】 在地球内部圈层中,地球的表层为地壳,在海洋中不可能缺失。A 错误;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中, 从地

4、表到莫霍面之间的部分被称为地壳,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之间部分被称为地幔,因此 图中层和层属于地壳,为地幔。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之上的部分被称为 岩石圈,包括的全部和地幔的顶部,D 正确, B、C 错误。 故选: D。 【5 题详解】 - 3 - 读图可知,在地面以下2900 千米深度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波速急剧下降,是地震波传播 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被称为古登堡面,故C 正确。 【点睛】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 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3 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 均深度为2900 千米。 地壳是岩石圈

5、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地壳厚度一般为35-45 千米,其中高山、高原地区地壳较 厚,平原、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地壳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上层为硅铝层,下沉为密度较大的硅镁层。硅铝层厚薄不均,且 不连续分布,在洋壳中可能缺失;硅镁层厚薄不均,但连续分布。 极光(下图)被公认为是地球上最壮观的三大天文奇观之一,受到全世界天文爱好者和 摄影家的追捧。2013年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极光活动达到高峰。 为让更多天文爱好者和公众有机会欣赏这一天文现象,中国科学院天文科普网络委员会、上 海天文台观测团赴加拿大黄刀镇(北纬62.3 )进行极光观测

6、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6.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可能出现在 A. 2014 年B. 2019 年C. 2024 年D. 2037 年 7.中国天文爱好者到加拿大黄刀镇极光观测活动,主要是由于黄刀镇 A. 观测技术先进B. 纬度高C. 黑夜灯光稀少D. 晴朗天气 多 8.关于极光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极光只出现在寒带B. 极光发生在光球层 C. 极光是太阳活动的标志D. 极光是太阳风袭击高层大气、大气电 离的现象 - 4 - 【答案】 6. C7. B8. D 【解析】 【6 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太阳活动的周期是两个高峰年之间的时间间隔,周期是11 年。 2013 年是一个

7、高峰年, 下一个高峰年大约是2024 年, 加拿大黄刀镇位于北纬62.3,纬度较高,符合条件, 故答案选C 对。 【7 题详解】 极光现象多发生在高纬度地区,故答案选B。 【8 题详解】 极光的产生和太阳的活动有紧密关系。每当太阳活动特别大的年份,就可以看到比往常更为 壮观的极光。在一些低纬度的地区,偶尔也有激光出现,A错误。极光现象是发生在日冕层的 太阳风轰击两极的高层大气, 产生的发光现象,不是发生在光球层,B错误。极光是太阳活动 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非标志,C错误。极光是太阳风袭击高层大气、大气电离的现象,D正 确。故答案选D。 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比例(% )图”,回答下面小

8、题。 9.上图中 ABC分别代表() A. 红外区、紫外区、可见光区B. 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C. 红外区、可见光区、紫外区D. 可见光区、紫外区、红外区 10.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 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 A. B. C. D. 【答案】 9. B10. B - 5 - 【解析】 【9 题详解】 太阳辐射波谱由可见光区、红外区、紫外区三部分组成。其中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0.4 0.76 微米之间,波长小于0.4 微米的是处于紫外区的紫外光,大于0.76 微米的是处于红外区的红 外光。据此结合图示

9、可知,A、B、C 分别代表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光区。故B为正确选项。 【10 题详解】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能 量十分巨大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对维持地表温度,为人类提供能量、 提供能源,是地球上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 能源来源,因此正确,地球火山爆发主要是内力作用,来自于地球的内部,错误。 故答案选B项。 【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如下: 对地理环境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10、,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 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自然界的岩石风化等外力作用与太阳辐射的能量有关, 从生物界来看,动植 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提供的光、热资源 对生产、生活 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是由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提供的,这些矿 物能源都是由古代的动植物资源转化而来的,显然古代的动植物固定了太阳 辐射能 太阳辐射能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直接能量来源,如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 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电站来提供能量 不利影响过多的紫外线会杀伤地球生物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 6 - 11. 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 2 个 B

11、.3 个 C.4 个 D. 5 个 12. 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 生物圈B. 水圈 C. 岩石圈D. 地壳 13. 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 瀑布B. 岩石 C. 树木花草D. 大气 【答案】 11. C12. B13. C 【解析】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自然环境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特征等内 容,知识性试题。 【11 题详解】 图示景观图能体现出大气圈,图中瀑布水体属于水圈,图中植被等可以体现生物圈,地表组 成物质即 为 岩石圈组成部分,故图示能体现四大圈层。故选C。 【12 题详解】 该景观图是瀑布景观,构成景

12、观的主体要素为瀑布,属于水圈。故选B。 【13 题详解】 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是生物圈,景观图中花草树木属于生物圈。故选C。 14. 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如1991 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 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0C,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地表气压升高B. 地表气压降低 C. 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D. 地表空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 【答案】 C - 7 - 【解析】 【分析】 【详解】 大气中滞留火山灰,降低了大气的透明度,反射或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射减少。地面升温慢,地面辐射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所以气温下降

13、,C对, D 错。地表 气压变化不是主要原因,A、B 错。故选C。 烟驱霜是指晚霜来前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左图所示,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A. 削弱大气逆辐射B. 削弱太阳辐射 C. 增强大气逆辐射D. 增强地面辐射 16. 右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 B. C.D. 17. 下列自然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 阴天的白天天空仍然明亮B. 白天的气温晴天比阴天高 C.夜间的气温晴天比阴天低D.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答案】 15. C16. B17. C 【解析】 【15 题详解】

14、深秋或早春的晴夜,农民往往在田间熏烟以防霜冻,其原理是熏烟能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和水汽含量,二氧化碳和水汽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C - 8 - 正确, ABD错误。 故选: C。 【16 题详解】 图中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是大气逆辐射,是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穿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吸收热量,又通过地面辐射将热量传 给大气,使大气增温。所以过程顺序是-,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17 题详解】 “阴天的白天天空仍然明亮”、“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均因为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 属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

15、弱作用;晴天云量少,与阴天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因此晴天白天的气温比阴天高。夜间的气温晴天比阴天低,是因为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保温效果差,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 故选: C。 18.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下图),读图分析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 地壳抬升作用B. 地壳下陷作用 C. 长江的侵蚀作用D. 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考查河心岛的形成原因。 【详解】 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地壳抬升不利于沉积作用,不会形成河心岛,A错误; 地壳下陷作用会导致地势变低,也不会形成河心岛,B错误;长江的侵蚀作用也不会形成河

16、心 岛,C 错误;河心岛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八卦洲,D正确。 故选 D。 - 9 -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与图中虚线圈内所示的板块边界和地情形极为相似的是 A. 安第斯山脉B. 吐鲁盆地C. 冰岛D. 日本群岛 20.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 A. 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和抬升造成 B. 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和拍升造成 C. 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造成 D. 主要由风力、流水和高山冰川等外力作用雕型而成 【答案】 19. D20. B 【解析】 【19 题详解】 图中虚线圈内所示地区位于陆、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大洋板块因位置较低,俯冲 到大陆板块之下,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图中虚线 圈内地区位于大洋西岸,安第斯山脉位于大洋东岸,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与图示边界有差异,A 错误。吐鲁番盆地属于板块内部凹陷所形成,B 错误。冰岛位于美洲板 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处,C 错误。 日本列岛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 压的消亡边界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