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533274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9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准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准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用胆矾炼铜B. 用铁矿石炼铁C. 烧结粘土制陶瓷D. 打磨磁石 制指南针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胆矾为硫酸铜晶体,铜为化合态,+2价,金属铜为单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 需加入还原剂发生反应,A不正确; B、铁矿石炼主要成份为氧化铁,铁为+3价, ,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铁,需加入还原剂发生反 应,B 不正确; C烧结粘土主要成份为复杂的硅酸盐,烧结粘土制陶瓷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C不正确; D磁石为四氧化三铁,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的过程为物理变化过程,D正确; 答案选 D。 2. 利用

2、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B. 实验室制氨气 C. 制取并收集氯化氢D. 证明乙醇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答案】A 【解析】 A、HCl 极易溶于水除去, Cl 2因饱和食盐水中Cl 浓度大,而溶解度很小,即难溶,所以Cl2 - 2 - 不会损失,故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 HCl,故 A正确; B、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 灰制取氨气(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 ,不是直接加热NH4Cl,故 B错误; C、 应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吸HCl 不能将导管插入溶液中,故C错误; D、挥发的乙醇也能使 KMnO4溶液褪色

3、。故D错误。故选A。 3.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2.24LN2和 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1NA B. 2.4g 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 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 标准状况下, 22.4LCCl 4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NA D. 0.1molFeCl 3完全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未说温度、压强,无法计算气体的分子数,故A错误; B.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化合价从0 价升高到 +2 价,因此 2.4g 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 和 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 A 2.4

4、g2N 24g /mol =0.2NA,故 B正确; C.标准状况下, CCl 4为液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故C错误; D.因为胶体粒子要求直径在1-100nm(1nm=10 -9 米) ,所以单个的Fe(OH)3直径不够 , 往往是几十 个 Fe(OH)3粒子聚在一起才形成一个胶粒, 所以胶体粒子数远小于0.1NA,故 D错误; 答案: B。 【点睛】易错点关于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的应用,注意抓三点: (1)标准状况( 2)气体 (3)1mol 大约为 22.4L。 4.X、Y、Z、M 、N 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X 的最外 层电子

5、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 倍,X、M同主族,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和 N 可以形成ZN2型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与 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YZ C. 单质熔点: MND. 单质的氧化性: XM 【答案】B 【解析】 X、Y、Z、M 、N 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的最外层电子数 - 3 - 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 倍,则X是 O元素; X、M同主族,且M的原子序数大于X,所以 M是 S 元素;N 是原子序数大于M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N是 Cl 元素;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 子半径最大,且原子序数大于X,并且

6、属于短周期元素,则Y是 Na元素;Z和 N可以形成ZN2 型化合物,原子序数: YZMg(OH) 2,故 B正确; C项,单质熔点: SCl2, 故 C错误;D 项,单质的氧化性:O2S,故 D错误。综上,选B。 5.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环己烷在一定条件下最终可以生成苯,从而增加苯及芳香族化合物的 产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步反应都属于加成反应 B. 环己烯 的链状同分异构体超过10 种( 不考虑立体异构) C. 环己烷、环己烯、苯均易溶于水和乙醇 D. 环己烷、环己烯、苯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两步反应是脱氢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故A错误;

7、 B.环己烯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既有二烯烃,也有炔烃等,存在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 碳链异构,同分异构体超过10 种,故 B正确; C.环己烷、环己烯、苯均难溶于水,故C错误; D.环己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 答案:B 6.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 2 OH HCO3 - =CaCO3H2O B. 碳酸钙溶于醋酸: CaCO32H =Ca2 CO2H 2O C . NaHCO3溶液与 NaOH溶液反应: OH HCO 3 - CO3 2- H2O D. 向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 Al 3 3OH Al

8、(OH)3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应为Ca 2+CO 3 2- =CaCO3,故 A错误; B碳酸钙溶于醋酸的离子反应为CaCO 3+2CH3COOH=2CH3COO - +Ca 2+CO 2+H2O ,故 B错误; - 4 - CNaHCO 3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HCO 3 - CO3 2- H2O ,故 C正确;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 3+3NH 3H2O=Al(OH)3+3NH4 +,故 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高考中的高频知识点,解这类题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

9、面考虑: (1) 反应原理,如: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只生成二价铁等。(2) 电解质的拆分,化学反应方 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只有强酸、强碱及可溶性盐可以改写成完全电离形式,如NaHCO3只 能改写成Na +和 HCO 3 - 。(3) 配平,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不能简单的满足原子守恒,而应该优先满 足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 7.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 +、Na+、NH 4 +、Mg2+、Fe3+、Al3+、SO 4 2- 等离子中的几种,当向该溶液 中加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 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一定存在H +、M

10、g2+、Al3+、NH 4 +,一定不存在 Na +、SO 4 2- 、Fe 3+ B. 一定存在H +、Al3+、NH 4 +、SO 4 2-,可能存在 Na +、Mg2+ C. 溶液中 c(H +) :c(Al3+) :c(Mg2+)=1:1:2 D. 溶液中 c(H +)/c(SO 4 2-) 2/9 【答案】D 【解析】 【分析】 无色溶液说明不含Fe 3+;从图象可知,沉淀的量先增后减,最终沉淀不能完全溶解,说明原溶 液有 Mg 2+、Al3+,最后剩余 1mol Mg(OH)2沉淀,沉淀量的最大值是2mol,所以Al(OH)3沉淀的 物质的量是1mol,溶解 1molAl(OH)3

11、沉淀消耗1 体积氢氧化钠溶液,所以 1 体积氢氧化钠溶液 中含有 1mol 氢氧化钠;开始时无沉淀产生,说明含有H +,H+OH- =H2O ,该氢离子消耗NaOH 溶 液的体积为1 体积,说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图象中有一段平台,说明加入OH - 时无沉 淀生成,所以有NH4 +,NH 4 + OH- =NH3?H2O ,铵根消耗氢氧化钠为3 体积,说明铵根离子的物质 的量是 3mol。 - 5 - 【详解】 A.根据分析知道,该溶液中存在H +、Mg2+、Al3+、NH 4 +,根据电荷守恒,还一定有 SO4 2- , 其他离子不能确定,故A错误; B.根据分析知道,该溶液中一定存

12、在H +、Mg2+、Al3+、NH 4 +、SO 4 2- ,可能存在Na +,一定不存在 Fe 3+,故 B错误; C. 根据分析知道,溶液中含有的H +、Mg2+、Al3+的物质的量均是 1mol,所以浓度是相等,即 c(H +) :c(Al3+) :c(Mg2+)=1:1:1,故 C错误; D.该溶液中一定存在H +、Mg2+、Al3+、NH 4 +、SO 4 2- ,H +、Mg2+、Al3+、NH 4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1mol、 1mol、1mol、3mol,因为钠离子不知道是否存在,所以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c(H +)/c(SO 4 2- ) 小于等于2/9 ,故 D正确。 【

13、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判断和计算,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是该题的关键;要求学生熟记物 质的性质并灵活应用,注意电荷守恒在离子推断中的应用。 8. 将 3mol/LNaOH 溶液滴入到25mL 一定浓度的AlCl3溶液中。下图是整个过程的数学分析曲 线。其中横轴表示加入OH -的物质的量,纵轴表示产生的 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椐图回答: (1)当 C点从 O点向 A点运动时,表示随OH - 的不断加入,沉淀量逐渐_。OA曲线表 示的离子反应是 _ ,由此可得A点的坐标为 _; (2)当 C点从 A点向 B点运动时,表示: _。AB 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为:_,由此 可得 B点的坐标为: _ 。

14、(3)由上述分析,可求得AlCl 3溶液中 Al 3+离子的浓度为: _mol/L。 【答案】(1).增大(2).Al 3+ + 3OH = Al(OH)3(3).(0.03,0.01)(4). 随着 OH 的不断加入,沉淀的量不断减少(5).Al(OH)3+ OH - = AlO2 - + 2H2O(6).(0.04 , 0)(7).0.4 【解析】 【详解】根据图像,当C点从 O点向 A点运动时,表示随着OH - 的不断加入, 沉淀量逐渐增加, A点 Al 3+刚好完全沉淀,沉淀量达最大值;从 A点到 B点,随着OH - 的不断加入,沉淀量逐渐 减少,B点时 Al(OH)3刚好完全溶解。

15、根据纵坐标nAl(OH) 3max=0.01mol 和 Al 守恒, 原 n (AlCl3) - 6 - =0.01mol。 (1)当 C点从 O点向 A点运动时,表示随着OH- 的不断加入,沉淀量逐渐增加,OA曲线表示 的离子反应是: Al 3+3OH- = Al(OH)3,则 A点消耗的 n(OH - )=30.01mol=0.03mol ,由此可 得 A点的坐标为( 0.03,0.01) ; (2)当 C点从 A点向 B点运动时,表示:随着OH 的不断加入,沉淀的量不断减少; AB曲线 表示 Al(OH)3溶于 NaOH , 表示的离子反应为Al(OH)3+ OH - = AlO2 -

16、+ 2H2O 。 溶解 0.01molAl(OH)3 消耗 n(OH - )=0.01mol,则B点的坐标为( 0.04,0); (3)原 n(AlCl 3)=0.01mol,c(AlCl3)= 0.01 0.025 mol L =0.4mol/L ,AlCl 3溶液中 Al 3+离子的浓度 为 0.4mol/L 。 9. 铅的单质、氧化物、盐在现代工业中有着重要用途。 (1)铅能形成多种氧化物,如碱性氧化物PbO 、酸性氧化物PbO2、类似 Fe3O4的 Pb3O4,盛有 PbO2的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 、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 高纯 PbO ,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过程 1 中分离提纯的方法是 _,滤液2 中的溶质主要是 _填物质的名称)。过程 1 中,在 Fe 2+催化下, Pb 和 P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