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复习课件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529014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7届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7届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7届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7届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复习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1、繁荣一时的隋朝,2、“贞观之治”,3、“开元盛世”,4、科举制的创立,5、“和同为一家”,6、对外外友好交往,8、辉煌的隋唐文化(二),7、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主题内涵解析: 1)隋唐时期与中国古代其他历史时期区别最大的 地方,就是它的“繁荣与开放”. 2)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 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有充分的体现。 3)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文学艺术都是如此。,【中考考点】 1隋代大运河。 2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3隋唐科举制度。 4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5唐诗的盛行,唐太宗

2、,武则天,“贞观遗风”,唐玄宗统治前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 举p17 制,概念:通过 的制度。,时,通过分科考试选举人才 时,创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隋,唐,长设科目: 、 两科,隋文帝,隋炀帝,明经科、进士科,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基础梳理 考点扫描,建立,隋朝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1-618,唐朝 李渊(唐高宗) 长安 618-907,政治,较为清明: 任用 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合并州县。,经济,发展:吸取 ,提倡节俭。,民族,关系和睦: 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 ”,中外交往,频繁: 的对外政策。,科技

3、文化,繁荣:完善科举制度。,国力,“贞观之治”,逐渐强盛,“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开明,天可汗,开放,贤才,虚心纳谏,1、11年广东佛山中考第3题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 2、11年广西桂林中考第2题如果我们排演关于唐太宗的历史短剧,下列语句不能作为唐太宗台词的是( ) A“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C“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D“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D,B,经典真题,(

4、1)填一填:材料一中概述了唐太宗统治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_”。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3)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统治思想(体现什么 关系)?,贞观之治,1、读题,2、关键字,3、答题,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图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重视君民关系。,材料一: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善用贤才,虚心纳谏。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安定局面,国力逐渐强盛。 材料二:唐太宗说:“舟好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8,要点 突破,

5、出现原因 p12,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开元盛世”,农业:出现了 和 ,耕地和人口超过前代,手工业: 、 、 、,商业都市: 发展为国际大都市,任用贤才(姚崇); 重视地方吏治; 注意节俭;,长安,曲辕犁,筒车,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要点 突破,选择题: 1、11年陕西西安中考第14题 “治安之本,惟在得人。”人才对于封建王朝的兴衰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唐玄宗任用了下列哪些人为相( ) 房玄龄 姚崇 杜如晦 狄仁杰 宋璟 魏 征 A B C D ,D,经典真题,隋朝的大运河p4(隋炀帝 605年开始),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二长: ( )多公里,三地:以洛阳为中

6、心,( ),( )今( ),( )今( ),四段:分为四段,( ) 渠,( )渠,( ),( )河,五河:贯穿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2千,洛阳,涿郡 北京,余杭 杭州,永济,通济,邯沟,江南,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2、概况:1=2+3+4+5,3、地位:,是古代世界上 的运河,4、作用与评价:,最长,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读下图完成问题,(1)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A ;B ; C ;D (2)大运河分为【 】 为中心,北起【 】 是今天的 南至【 】 是今天的 (3)大运河沟通淮河与黄河的一段是,A,B,C,D,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洛阳,涿郡

7、,余杭,北京,杭州,通济渠,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要点 训练,遣唐使:日本派到 的使团。200年间先后 次。将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日本;推动了日本改革;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发展。,鉴真东渡:鉴真在 时 次东渡,到达日本。 在日本修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 、 、 、 、风俗等 深受唐朝影响。,玄奘西游: 年间,前往 (今印度)。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其 是研究 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和亲: 时,文成公主与 成亲。 时,金城公主与 成亲。,会盟:821年唐蕃会盟并立碑:“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外交,民族关系,与吐蕃交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8、,唐太宗,松赞干布,唐中宗,尺带珠丹,唐朝,13,唐玄宗,建唐招提寺,六,文字 建筑 饮食 服饰,贞观,天竺,大唐西域记,中亚、印度半岛,基础梳理 考点扫描,一、识图并回答问题 B路线要经过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道路?此路大约在我国 哪一朝代开辟的?, 图中向西和向东行的路线分别反映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两位人物为唐朝作出的共同的贡献是什么?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丝绸之路 汉朝,事迹:玄奘西游,鉴真东渡贡献: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发展 学习精神:都为完成自己 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越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时期,对外政

9、策就越开放,对外交流越频繁。中国古代对外友好交往的途径主要有几种形式:1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2通过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3宗教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说3点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中国对外友好交往途径的三种形式各举一个史实例证。,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实行对外开放的对外政策; 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1.丝绸之路; 2.日本谴唐使; 3.鉴真东渡日本或玄奘西行天竺,要点突破 经典真题,科技文化,科 举 制,产生,隋文帝时,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录用人才。,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完善的三个皇帝是谁?分别的贡献是什么?

10、科举制度产生的意义有哪些?,“诗仙” ,代表作 。,“诗圣” ,代表作“三吏”、“三别”。,唐诗:,白居易,代表作 。,李白,蜀道难、早发白帝城,杜甫,秦中吟、新乐府,基础梳理 考点扫描,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1年湖南衡阳中考第6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该诗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C,2. 11年山东青岛中考第7题到2007年高考已经恢复30年了,它是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

11、举制 D八股取士,C,经典真题,(1).桂林王城东门的城楼上有一块碑匾,上书“三元及第”四个大字。何谓三元及第?这是中国古代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过关斩将,连中解元、会元、状元的士子的最高荣誉。,上面材料所体现的内容,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相关?,(2).以前文人为了高中状元,必定要喝及第粥,科举制度,经典真题,【巩固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材料一的话是唐朝哪位皇帝说的?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的结果如何? 答: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合并州县。 贞观之治。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和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一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这一民族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答:吐蕃;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藏族。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完善、废除分别在何时(写朝代)?你认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答:隋朝;唐朝;清朝; 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教育事业、文学艺术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