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487666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自然环境,-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范围:、吉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基本特征:、沃野千里。 (3)地形地貌:呈半环状,外侧是,中间是和山地丘陵,内侧是。 A,B,C,D,E,F。 (4)气候:温带 季风气候区。自南向北跨 带、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降水量分布差异也较大,自东南向西北。 (5)植被:以寒温带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黑龙江,辽宁,山环水绕,河流,山脉,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2、,长白山,湿润半湿润,暖温,中温,递减,针叶林,沼泽,-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地资源优势。 土壤肥沃: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平原西部;黑钙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部。 土地资源丰富: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也是全国人均耕地量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适合机械化作业。 宜农荒地多:主要分布在省、自治区,在吉林省、辽宁省也有少量分布。 (2)土地开发。 开发:荒地大量开垦扩大了商品、油料和基地“北大荒”变成“”。 保护:保护沼泽湿地,不再开垦三江平原的,并逐步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三江,中西,东北,黑

3、龙江,内蒙古,粮,糖料,北大仓,荒地,-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农业生产和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农业:农业结构比较完整,业占主导地位,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最大的生产基地。 林业:全国重要的林业基地,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主要集中分布在、小兴安岭和三大林区。,耕作,甜菜,黑龙江,大兴安岭,长白山,-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农业布局:明显的性。,地域,-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黑土,肥力,黑土,营林,蓄积,自然保护区,天然,围垦,退化,-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

4、通关,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第12题。,-1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省东湿西干,其南部地处中温带 B.乙地位于小兴安岭北部,滨江靠山 C.水稻的种植范围向北、向东扩展 D.影响水稻产区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水热资源 2.该地区农业发展() A.大力开垦荒地,扩大粮食生产规模 B.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C.干旱缺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D.全面退耕还林还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C,B,-1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解析:第1题,甲省是辽宁省,东部降水较多,西部降水较少,东湿西干,其南部地处暖温带,A项错。乙

5、地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滨江靠山,B项错。图示信息表明水稻的种植范围向北、向东扩展,C项对。影响水稻产区扩大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D项错。第2题,东北地区宜农荒地所剩不多,不宜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A项错。该地地广人稀,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B项对。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低温冻害,C项错。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不能全面退耕,应对生态恶化、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D项错。,-1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常考问题释疑 (1)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冬季地下有季节性的冻土层,地表水难以下

6、渗;地处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 (2)东北地区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一年一熟,水稻生长期长;昼夜温差较大,夏季光照充足;冬季寒冷漫长,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小;开发历史晚,人口稀少,环境优良。 (3)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优势条件: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 制约因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单产低。,-1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1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社会经济条件。,-1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

7、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我国区域特色农业的判读技巧,-1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5浙江卷,78)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2题。,-1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耕地面积 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改变耕作制度 A.B.C.D.,B,B,-1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

8、,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思维流程 第1题:,湿地,低,林地,上,高,-1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第2题:三江平原作物一年一熟是由决定的,为实现农业大规模经营而改变耕作制度不现实,错;目前三江平原的草甸、沼泽大多已被开发成,因此要加强湿地保护,不可能通过增加扩大生产规模,错;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获得的土地条件,对;增加农业资金投入,能为农业大规模经营提供支撑,对。综合分析,B项正确。,积温,耕地,耕地面积,大规模经营,-2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2014全国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

9、,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2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2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

10、、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解析:第(1)题,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分析:三江平原由于地理位置偏北,气候寒冷,沼泽广布,开垦历史较晚,因而受人类的影响较小,从而保持了优良的环

11、境质量。第(2)题,从三江平原的气温特点出发分析其虫害少的原因:纬度较高,冬季漫长严寒;夏季夜晚气温较低,害虫难以生存和繁殖。第(3)题,注意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如“土壤肥沃”“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第(4)题,解答要从“绿色”“米都”入手:“绿色”指环境质量高,污染少;“米都”说明稻米生产量大,商品率高。,-2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1.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硬约束日益加剧,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任务更加艰巨。 (2)“靠天收粮、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力比较低,农业生产波动较大

12、。 (3)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与居民消费快速升级不相适应;种养结合不紧,粮经饲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偏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4)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艰巨。,-2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2.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与布局: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村第一

13、、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服务业(如乡村观光旅游)。 (4)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科教兴农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水平;大力发展农机装备,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5)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2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3.我国的粮食安全 (1)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粮食需求量刚性增长; 人多地少水缺的国情制约着粮食生产潜力的挖掘; 种粮效益持续偏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14、; 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日益加深。,-2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2)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途径。 “藏粮于地”:a.稳定面积:坚守18亿亩(1亩约为666.7平方米)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b.提高地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大幅度提升耕地质量。 “藏粮于技”: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和提升品质。a.加快新品种繁育,力争在种业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b.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c.集成推广应用综合技术。 “藏粮于民”:调动农民种粮储粮积极性和提升农民素质,完善粮食生产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保证农民种粮合理收益。,-2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4.我国农业综合

15、开发分布示意图 东北商品粮基地黄淮海商品粮棉畜基地 长江中游平原商品粮油基地华南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黄土高原农业果业基地西部畜牧奶业基地,-2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下图为中国区际间主要农产品(包括稻谷、小麦和玉米)虚拟水(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看不见的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图。据此完成第13题。,-3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1.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A.光热充足B.地广人稀C.交通便利D.市场广阔 2.19992010年,华南、西北之间虚拟水流动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其原因最可能是() A.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激增 B.西北地区居民生活水平

16、提高 C.华南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D.交通条件制约了两地间的农产品流动 3.为了提升我国虚拟水流动格局的稳定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巩固并加强虚拟水输出区的地位减小虚拟水净输入地区的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适当增加虚拟水净输入区的输出量 A.B.C.D.,B,C,D,-3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解析:第1题,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低,光热条件好于东北,A项错。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平原广阔,人口少,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优势明显,B项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与东北地区相比交通更便利,C项错。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小,市场不如长江中下游广阔,D项错。故选B项。第2题,随着华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使得华南地区向西北地区的粮食输出量大幅减少,导致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动格局发生明显变化。故选C项。第3题,减少虚拟水净输入地区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会进一步降低我国的粮食安全,错误。故选D项。,-32-,知识梳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