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上册教参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68801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9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一年级上册教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初中一年级上册教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初中一年级上册教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初中一年级上册教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初中一年级上册教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一年级上册教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一年级上册教参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参考,清华大学“信息技术教学一条龙”实验教材编写组,清华大学“信息技术教学一条龙”实验教材 信息技术初中一年级上册,第单元,第单元,第单元,第课,第课,第课,第课,第课,第课,第课,第课,第课,第10课,第11课,第12课,第13课,走 进 新 集 体,本单元结合同学们进入新学校开始新生活的实际,和同学们一起,通过制作菁菁校园电子报,进行了一次比较完整的信息活动。 本单元由“了解新学校”、“美丽的校园”、“精致的版面”、“醒目的报头”和“菁菁校园报”五课组成,依据信息需求、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的集成和发布这样一个信息处理过程,学习了电子报刊的设计思想、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同时,结合创

2、作,介绍了一些 Word操作技术的综合应用,以及Word中的一些小学阶段没讲到的新技术,讲技术的同时也讲方法。 这样安排教学材料的目的,一方面是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就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报刊编辑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基本信息素养。同时也力求有效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电子作品制作方法和制作技能。,单元概述,第 1单元,1.了解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包括信息需求的意义和分析、信息来源的确定、信息的多样化、信息的记录和评价、信息的加工、信息的集成与发布。 2.了解有关报刊的知识,学习电子报刊的设计思想和制作方法。 3.学习Word 的文本框链接操作技术及Word技术的综合

3、、合理应用。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报刊编辑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目标,学时安排,重点难点,第 1单元,本单元重点是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同学们通过教材的制作实例,体会电脑作品的设计思想和一般制作过程。,6课时。,走 进 新 集 体,畅 游 翰 墨 林,本单元接续第一单元电子报制作的技术线索,通过制作电子刊物翰墨林,继续学习电子刊物设计思想、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第一单元做电子报,本单元制作做电子刊,他们既有联系又各具特点。通过相互的关联和对比,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电子报刊制作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并提高他们制作电子报刊的能力。 本单元由“展诗情画意”“览书坛逸

4、事”“赏名家名作”和“存音尚时画”四课组成,依据电子刊物的制作过程,顺序学习它的设计思想及制作技术。着重渗透根据作品要求,综合运用技术的思想。在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学习上,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有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学习。 目前,制作电子报刊已不局限于单纯对传统报刊的模仿,而是更加注意其所具备的电子作品的特点。,单元概述,第 2单元,畅 游 翰 墨 林,本单元使用的PowerPoint,是当前流行的制作电子报刊的工具,此外还有网页制作工具及PFT等。 教材第一、二单元另一重要的着力点,是配合“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引导和鼓励同学们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积极参加这一有益的活动,在更大的范围展

5、示自己的才华。,单元概述,第 2单元,1.了解电子刊物的特点,掌握电子刊物的设计思想、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 2.学习PowerPoint中表格的应用。 3.了解电子作品的集成与发布,学习集成与发布的过程和技术方法。 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目标,学时安排,重点难点,第 2单元,本单元重点是学习电子刊物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同时,要让学生理解信息发布、信息集成的意义。,5课时。,畅 游 翰 墨 林,网 络 新 生 活,本单元引言部分,由一般“网”的概念引出关键词“互联网”,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与人们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课文部

6、分,由“网上搜索”、“网上学习”、“网上购物”和“网上聊天”四课组成,分四步学习并体验互联网带来的新生活。网上搜索提供了快速收集网上信息的科学方法,网上学习介绍了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新的学习方式,网上购物让学生体验网络时代不出家门就能购物的生活方式,网上聊天让学生感受网络即时通信带来的与人交流的快捷和广阔空间。学生通过在线实践初步体验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新生活,感受网络的魅力。,单元概述,第 3单元,网 络 新 生 活,学习目标,学时安排,重点难点,第 3单元,重点是网上信息的搜索方法,了解网络的相关知识,体验网络给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方便。 难点是搜索引擎的使用,MSN用户的申请方法。,5课时。,

7、以互联网信息搜索工具引领学生去接触互联网, 了解网络的相关知识,掌握搜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通过网上学习了解在线考试、在线点播和在线实时交互三种学习方式;通过购书掌握网上购物的基本流程,并对网上购物的安全性有较清楚的认识;通过MSN网上聊天掌握一般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教学目标,本课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中,有关信息需求的分析和信息收集的过程和方法等知识。 本课是本单元制作介绍新学校电子报的第一课,从信息处理的过程看,这是第一、第二个过程。 本课以讲述为主,辅以学生课后活动。以学生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教材分析,了解信息需求的意义和分析方法;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和确定信息来源的方法;

8、了解信息采集的过程和方法;了解信息的评价与信息保存的过程和方法。,第课了解新学校,本课以讲述为主,可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建议教师制作相应的辅助课件,讲述信息分析与信息采集的过程。如果能组织拍摄自己学校或者本班级同学的活动过程,就更能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感染力。总之,要避免干巴巴地、空洞地讲,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引发学生的思考。 要认真做好课后收集信息,记录信息和评价信息的工作,教师要积极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将本课所学的知识落实到实际,使学生有实际的收获。,第课了解新学校,教学建议,1确定信息需求 分析信息需求是收集信息的第一步。分析信息的需求是指从实际任务或问题出发,通过分析任务或问题

9、中所包含的信息,确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人们进行需求分析时,通常是按照最终表达信息的目标形式(如论文、板报、多媒体演示文稿、语音等)的要求,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和时间范围内,从所需信息涉及的内容和类型两方面展开分析。信息的内容是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信息的类型,是指该信息的表现形式,如文本、声音、图形(图像)以及视频等。 为了做好信息需求分析工作,我们可以设计制作一个信息需求清单(分析表),细化信息的内容和类型。信息需求分析表可以使我们对所需信息有一个更全面、更明确的认识,能提高采集信息的成功率。,教学资源,第课了解新学校,教学资源,2.确定信息来源 分析并确定了信息需求之后,就需要确定信息来源

10、了。认识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掌握选择信息来源的原则及方法,是有效确定信息来源的必要条件。 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是指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信息的原始发生处,也可以是经过加工的信息出处。通过亲历、观察、调查、实验等,能获得直接信息;通过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等,能获得间接信息。 按照信息的传播方式,信息来源可以分为文献型信息源、电子型信息源、口头型信息源和实物型信息源。 3.采集信息 信息获取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获取方法。,第课了解新学校,教学资源,信息获取的一般方法:,4.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课了解新学校,本课中的图片

11、处理方法是最常见的,使用的软件和技术学生大部分都学习过。最后一个例子(图片虚化并添加文字)是新内容。 安排本课的目的,是因为素材处理和加工,是电子报刊制作的一个重要过程。同时因为素材处理能力直接影响电子报刊的制作水平,所以素材处理的思想和方法对电子作品制作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在学习处理图片技术的同时,注意让学生理解信息加工和处理,是为了最终作品的集成与发布服务的,是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必要的环节。这样处理,是和教思想、教方法的主线相一致的。,第课美丽的校园,学习图信息的加工,掌握利用 ACDSee 等软件,对图片进行旋转、裁剪、调整亮度和对比度,以及添加文字和效果等技术的综合应用。 理解

12、信息加工的意义。,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所采集的图片等素材,有时不能满足信息表达的需要,这时,就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这是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过程。 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是为信息的发布而服务的。这两点要在学习操作前向学生讲清楚,使信息加工工作目的明确。 课前准备好要加工的图片文件,除了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文件之外,还可以采用同学们在收集信息活动中所收集的图片。在教学时,可用处理过的图片和未处理的图片作比较,以处理后图片的效果来说明问题。 老师示范时,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另外的一些图片处理技术,如课本中介绍的图片滤镜效果等。,教学建议,第课美丽的校园,教学资源

13、,1. 点阵图:点阵图又称为位图,它是由很多的点构成的,每一个点称为一个像素(Pixel)。通过像素的排列以及控制像素的颜色,使点阵图具有照片一样的逼真效果。由于点阵图的操作是基于对像素的控制,所以,点阵图的缩放会导致图像的失真,而且缩放的比例越大,失真程度就越大。常见的点阵图格式如下:,第课美丽的校园,教学资源,第课美丽的校园,作是基于对象的,多次移动和改变当前对象的属性,不会影响图像中的其他对象。这些特性使得矢量图可以自由地缩放,而不会对图的品质有任何影响。常见的矢量图格式如下:,2. 矢量图: 矢量图是由对象(用数学公式描述的直线段、曲线段、圆弧和折线等图形元素)构成的,每个对象都具有颜

14、色、形状、轮廓、大小和位置等属性,并且都可以自成一体。矢量图的操,教学目标,本课以实例,介绍了两类栏目版块的制作过程和所使用的技术。除文本框的链接是 Word 的新功能外,其他技术都是同学们学习过的,课本着重在对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合理运用。 本课所安排的学习内容能启发同学们思考,从而创造性地制作出自已的作品。,教材分析,学会利用自选图形及自选图形组合制作版面;学习文本框的链接以及利用文本框链接制作非矩形版块。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第课精致的版面,教学时,建议先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报纸版面,介绍报纸的拼版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栏目版块和报纸整个版面的关系。 除教材上的示例以外,可以多准备一

15、些设计精巧的版面,在课堂上展示,然后由同学们自己分析制作的过程和方法,做到在制作之前,心中有数。本课教方法的思想很明显,教师也应将教学重点落实在这点上。 文本框的链接技术有助于制作形式多样的文字块,除了课本中的例子,还可以补充几个,启发学生思考。 要注重学生的创作环节,保证学生的创作时间,鼓励学生创作出有特色的作品。 和前面一课一样,本课Follow me和DIY中要完成的作品以及创作天地中要完成的作品,都是为电子报最后的集成发布做准备的,所以要按质完成,后面一课也是如此。,教学建议,第课精致的版面,教学资源,利用“自选图形”的填充、线条的变化,以及若干自选图形的组合,制作出的新颖美观的版块:

16、,第课精致的版面,教学资源,利用“自选图形”的线条变化和用图片填充,制作出的新颖美观的版块:,第课精致的版面,本课学习规划电子报刊,重点学习报头的知识。初中学生学做电子报刊,要从对传统的纸质报刊的模仿开始。这种模仿不仅是对作品的模仿,而且是对过程的模仿,在制作中学习编辑技术、练习计算机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诸如观察、审美、写作、合作、组织、文字编辑等,给学生综合发展提供一个平台。,第课醒目的报头,学习报刊知识,了解报头的作用和组成。 学习如何改变所插入的艺术字的格式,如何对艺术字进行进一步的设置。 了解组合的作用,学习多个不同对象的组合方法。,教学目标,教材分析,第课醒目的报头,教材分析,在Word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同学们在小学就学习过。所以教材着重介绍如何对所插入的艺术字进一步设置和修饰。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出别具一格的艺术字。这样的内容延伸了Word的操作技术。 Word中,不同的对象,如艺术字、文本框等,根据需要,都可以把它们组合起来,这对于排版是很关键的。,教学时,首先可以学习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