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计划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32651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计划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计划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计划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计划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计划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计划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计划PPT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计划,.,2,介绍,心脏康复的概念 AMI心脏康复的目的的意义 AMI心脏康复的分期 AMI心脏康复计划的组成,.,3,相关数据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平均增长是最快的,2002-2014年AMI的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开始呈快速上升趋势。无论城市、农村,男性或女性,AMI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0岁开始显著上升,其递增趋势近似于指数关系。 先进的心脏诊疗技术的普及,特别是急诊PCI的广泛开展,使AMI抢救成功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长期观察AMI患者的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先进的心脏诊疗技术只是解决急性问题,但是要进一步改善部分患者的心脏功能

2、,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促使其最终回归社会,还需加强心脏康复。,.,4,心脏康复的概念,2007年美国心肺康复协会/美国心脏病协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将心脏康复定义为一项综合的长期计划,其内容包括医疗评估、运动处方、纠正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教育、咨询及行为干预等,其最终目的在于减少心血管疾病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控制心血管疾病的症状,稳定并逆转疾病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重返社会,减少猝死及再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5,AMI心脏康复的目的和意义,AMI心脏康复的目的不仅是体力训练,更多的是使患者能够更好的协调疾病与生活,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通过心脏康复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使患者形

3、成对慢性疾病的心理适应,并使患者建立可以改善远期预后的长期行为与生活方式。,.,6,AMI心脏康复的分期,.,7,AMI心脏康复计划的组成,(一)AMI的运动康复 1.康复对象 以无心脏合并症患者为主,即无严重心律失常、无充血性心衰、无心源性休克和低血压状态、无明显的持续和发作性胸痛。 (1)院内康复期 一般来说,患者一旦脱离急性危险期, 病情处于稳定状态, 运动康复即可开始。,.,8,中高危患者(急诊PCI,多支病变或未完全血运重建)后的1周康复程序,第四天的步行距离适用于桡动脉穿刺者股动脉穿刺者代之上肢运动。,.,9,择期行PCI 后的康复程序,.,10,第二期(院外早期康复时期/门诊康复

4、期) 运动负荷试验是患者进行运动康复前最重要检测指标,用于诊断、判断预后、日常生活指导和运动处方制定及疗效评估。 主要分为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和心肺运动负荷试验 康复程序: 1.热身,采用低水平有氧运动,持续5-10分钟。 2.训练阶段 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柔韧性运动,30- 90分钟 3.放松运动 5-10分钟,.,11,1)有氧运动 方式: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楼梯等 时间:初始20分钟,逐渐增加活动量 频率:3-5次/周,强度为最大运动强度的50-80% 确定强度方法: A.心率储备法:不受药物影响 目标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运动强度+静息心率 B.无氧阈法 需一定设备及

5、技术人员 C.目标心率法 静息心率+30/分 2)阻抗运动 方法 哑铃或杠铃、运动器械以及弹力带 频率 2-3次/周或隔天1次 强度 上肢为一次最大负荷量的()即在保持正常方法且没有疲劳感的情况下,一个人仅一次重复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的30%-40%,下肢为50% -60%。,.,12,3)柔韧性运动 方法:每一部位拉伸时间6-15秒,逐渐增加到30秒。如可耐受可逐渐增加到90秒,每个动作重复3-5次,总时间10分钟左右,每周3-5次。 (3)院外长期康复期 关键:维持已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 (二) 根据2014年2月出版的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AMI 患者应遵循以2.急性期1-3天,低脂流质饮食, 3.限制脂类 低脂肪、低胆固醇、高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原则。,.,13,4.注意钠钾平应注意维生素K与抗凝药衡 镁对缺血性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膳食中应有一定的镁。 5.需要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的患者,注意维生素K与抗凝药的拮抗作用,保持每天维生素K摄入量稳定。 (三)AMI 的戒烟管理 吸烟使发生心梗的时间提前10年,发病风险增加7倍。戒烟使冠心病远期死亡风险减低30%,使PCI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境地44%,使CABG患者死亡风险降低75%,心脏骤停绝对风险降低8%,因心衰再次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40%。,.,14,.,15,谢谢您的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