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 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包括练习)幻灯片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369550 上传时间:2020-08-07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第七章 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包括练习)幻灯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7第七章 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包括练习)幻灯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7第七章 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包括练习)幻灯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7第七章 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包括练习)幻灯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7第七章 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包括练习)幻灯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第七章 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包括练习)幻灯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第七章 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包括练习)幻灯片资料(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第七章 结构框图,第一节 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1.1 辅助生产部门的特点 1.2 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 1.3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1.4 生产多种产品车间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一节 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1.2 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 辅助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 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辅助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如供水、供电、供汽、运输等车间,应按车间别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 在帐内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车间所发生的所有费用都登记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

2、内;,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在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如工具、 模型等车间,除了要按车间分别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外, 还应按所生产的各种产品或劳务,分别开设“产品成本计算单”, 登记当月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等直接成本项目的费用。其他费用可先在“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明细帐中进行核算,月末,再采用适当的分配标准, 分配记入各有关产品或劳务成本计算单中。 辅助生产车间也应根据其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其产品或劳务的成本。,第一节 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1.3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辅助生产车间自制材料、工具等的核算 辅助

3、生产车间提供劳务的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辅助生产车间自制材料、工具等的核算,辅助生产车间是生产产品的,如自制材料、工具等,在这些产品完工后, 应将其成本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帐户, 转入到“原材料”或“低值易耗品”等帐户中。各车间、部门领用时,再比照财务会计中存货的核算方法, 根据具体的用途和数量,一次或分次转入有关成本费用帐户。,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的核算,如果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电、水、蒸汽等产品或劳务时,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在归集后,应根据各受益部门的耗用量, 在各受益部门间进行分配。在这种情况 下,辅助生产车间除主要向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劳务外,辅助生产车间之

4、间也相互提供劳务。 如供电车间向锅炉车间提供电力,锅炉车间向供电车间提供蒸汽。这样, 要计算电的成本,首先应计算蒸汽的成本;而要计算蒸汽的成本, 又要以先计算出电的成本为先决条件。由于它们之间相互制约互为条件, 使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产生了困难。因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采用了一些特殊的分配方法。,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法 一次交互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或称内部结算价格法) 代数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直接分配法,定义 计算公式 举例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定义,直接分配法是指把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实际费用, 仅在各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之间按其受益数量进行分配, 对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

5、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则不进行分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计算公式,该辅助生产车间直 某辅助生产车间 接发生的费用总额 费用分配率 = 该辅助生产车间向基本生产车间、 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的劳务数量 某基本生产车 该基本生产车间间或行政管理 =或行政管理等部等 费用分配率等部门应分配 部门劳务耗用量辅助生产费用,举例,某企业设有供电、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由于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只提供一种劳务,因而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帐, 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费用,全部登记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中。 供电车间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如下(见表7-1)。 锅炉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5 032元(其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略

6、)。 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数量及各受益单位耗用量如下(见表7-2)。 根据上述资料,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的计算结果如下(见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 表 2002年8月 车间:供电车间,表7-2 辅助生产劳务供应通知单 2002年8月,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表 2002年8月 (直接分配法),接下页,根据计算的结果,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 896 制造费用 1 024 管理费用 1 912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 8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5 032,接上页,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仅对外

7、进行分配一次,计算手续较为简单,但它具有一定的假定性, 即假定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都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等部门所耗用。 实际上,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不分配费用, 计算出来的辅助生产成本就不完整。所以, 在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较多时,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差一些。因此, 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定义 计算公式 举例 优缺点,定义,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只限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根据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进行交互分配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

8、门从略;第二次是将辅助生产分配前的费用,加上分入费用,减去分出费用,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后, 再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各受益单位。,计算公式,第一阶段的交互分配: 某辅助生产车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间费用分配率 = 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 某辅助生产车间 该辅助生产车间应分配 其他辅助= 耗用其他辅助生 其他辅助生产车生产车间的费用 产车间劳务量 间 费用分配率,接下页,某基本生产车间、 该基本生产车间 辅助生产车间 行政管理等部门应= 或行政管理等部 费用分配率 分配辅助生产费 门劳务耗用量,第二阶段的直接分配:,某辅助生产车 间费用分配率

9、,=,该辅助生产车间 直接发生费用,+,分配转 入费用,分配转 出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向基本生产车间 和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接上页,举例,仍以直接分配法的资料为例,分配计算的结果如下(见表和帐务处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表 2002年8月 (一交互分配法),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作如下的帐务处理:,交互分配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77.4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5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55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377.40,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 907 制造费用 1 026

10、管理费用 1 899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 627.4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5 204.60,优缺点,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克服了直接分配法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分配费用的缺点,使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算更加准确; 同时,也能促使各辅助生产车间降低相互之间的消耗,加强经济核算。 但采用这种方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在实行厂部、车间两级成本核算的企业里,各辅助生产车间只能在接到财会部门转来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分入费用后,才能计算出实际费用,进而进行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因此, 往往影响了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同时,第一阶段的交互分配时所要分配的费用, 由于不包括耗用其他

11、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费用,所以, 计算出来的费用分配率不是实际的分配率,准确性要差一些。,计划成本分配法(或称内部结算价格法),定义 计算公式 举例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定义,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按事先确定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车间、部门耗用的数量,计算各车间、 部门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对于按计划成本计算的分配额和各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费用之间的差额,为了简化核算, 可列入“管理费用”科目中。如果是超支差,应增加管理费用,如果是节约差,则应冲减管理费用。,计算公式,各车间、部门应分 该车间、部门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 的劳务耗用量 或劳务的

12、计划单位成本 某项辅助生产费用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 分配转 按计划成本分配的差异额 = (接发生的实际费用+入额 ) - 的分配数额,举例,现仍以直接分配法的资料以例,并假设每度电的计划单位成本为0.255元,每吨蒸汽的计划单位成本为8.198元,分配的结果如下(见表7-5和会计分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表 2002年8月 (计划成本分法),根据表7-5中的数字,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18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561 基本生产成本 8 689 制造费用 1 002 管理费用 1 841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 936 辅助生产成

13、本(锅炉车间) 5 575 对于结转的差异额,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3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300 如果为节约差,则应冲减管理费用,用红字作上述会计分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计算手续简单,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计算分配一次, 而且不是在辅助生产车间实际费用计算后再分配,加快了会计核算的速度, 并且能考核各辅助生产车间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厂内经济核算。 但假若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制定的不准确, 会影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准确性。将较大的差异额列入“管理费用”科目中, 则对当期的损益有较大的影响。因此, 按计划成本

14、分配法一般适用于辅助生产计划单位成本制定的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采用。,代数分配法,定义 计算公式 举例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定义,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建立多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再按各车间、 部门(包括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耗用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计算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某辅助生 该产品或 该辅助 该辅助生产车 某辅助生产产车间提 该辅助生 = 生产车 + 间耗用其他辅 车间产品或劳供产品或 产劳务的 间直接 助生产车间 产 务的单位成本劳务数量 单位成本 发生的 品或劳务的数量 费用 各车间、部门应分配 该车间、部门

15、 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费用 = 的劳务耗用量 的单位成本,举例,现仍以直接分配法的资料为例,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设X代表每度电的单位成本,Y代表每吨蒸汽的单位成本。 其次,建立如下多元一次方程组:27200X=6800+51Y.(1)680Y=5032+2200X.(2) 然后,解上述二元一次方程组得,Y=8.258923618;X=0.265485481 根据计算结果编制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下(见表7-6和会计分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表 2002年8月 (代数分配法),根据表7-6中的数字,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21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584 基本生产成本 8 908 制造费用 1 027 管理费用 1 897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7 221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5 616,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其最大的优点是分配结果准确,这是其他分配方法所不能达到的。但是, 当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较多时,需设的末知数就多,建立的方程组中的方程就多,计算起来是比较麻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