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易-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329567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易-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课易-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易-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设计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单元8单元学科语文年级6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读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这四件事,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鲁迅著作和鲁迅精神打下基础。过程与方法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重点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难点1.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2.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综合概括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

2、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那么在生活中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自己的侄女写的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出示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思考、讨论问题。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Bn do yn png sh殡仪馆 追悼 吊唁 硼酸水 逝世指名认读,相机正音。(2)课

3、件出示生字组词。(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 3.词语释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爱抚:疼爱抚慰。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张对象,弄错了事实。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追悼:对于死者的追念哀思。 饱经风霜: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深奥:高深,不易理解。半夜三更: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4.多音字传zhun (自传)(小传)(人物传) chun (传说)(相传)(传单)人人都在传( chun)说他在写自传(

4、zhun )。 冠un (桂冠)(花冠)(张冠李戴) un (冠军)(夺冠)(冠名)把冠(un )军的奖杯颁给了亚军,这真是张冠(un )李戴。正zhn(正月) zhn(正好)(正确)(真正)正(zhn)月里正(zhn )好我要过生日,大家好好热闹一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1.作者简介:周晔生于西门,鲁迅逝世时,她才10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晔执笔,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广大群众闻讯后,冒着被反动军警逮捕的危险,争先瞻仰遗容,

5、数万群众自动为他送葬。当月22日,覆盖着上海民众敬献的“民族魂”旗帜的遗体,安放在万国公墓。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4.带着问题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给课文每一部分加小标题。 第一部分是回忆鲁迅追悼会的情景。 (沉痛悼念)第二部分是在回忆伯父跟“我”谈水浒。 (趣谈水浒)第三部分是在回忆鲁迅先生笑谈“碰壁”的事。 (笑谈碰壁)第四部分是回忆鲁迅先生除夕放花筒时难得的笑容。(除夕放花)第五部分主要讲的是鲁迅先生救助黄

6、包车工人。 (救助车夫) 最后讲的是女佣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女佣回忆) (2)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一段和末段,找出首段和末段中相照应的句子;想一想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那时候我有些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是果,“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这是原因,所以前后照应。 (3)鲁迅是周晔的伯父,为什么课题不是我的伯父鲁迅,而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先生是对知识分子和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后来意义有所外延,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男士。如宋庆龄、冰心、丁铃、许广平等

7、均可称为先生。 三、精读感悟(一)学习第1自然段1.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去世后,“许多人”都来悼念他?“惊异”是什么意思? “我”对什么事情感到惊奇、诧异? 人们为什么会“失声痛哭”?我掉泪的原因是什么? 2.探讨、交流,然后回答。(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去世后,“许多人”都来悼念他?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说明人们送来的挽联和花圈很多。说明鲁迅先生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爱戴。(2)“惊异”是什么意思?惊奇,诧异。(3)“我”对什么事情感

8、到惊奇、诧异?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奇、诧异。(3)人们为什么会“失声痛哭”?鲁迅先生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爱戴,他的逝世失去了一位亲人,人们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痛到极点。(4)我掉泪的原因是什么? 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 听不到伯父的声音了得不到伯父的爱抚了(二)学习2-3自然段1. 全班探讨学习:(1)快速读课文第2-3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2)相互探讨:“我”是怎样读水浒,又是怎样交流水浒的?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我”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我”两本书?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2.探讨、交流,然后回答。(1)“我”是怎样读水浒

9、,又是怎样交流水浒的?“我”读水浒传态度:囫囵吞枣地看一遍 交流: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3)“我”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所以“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我”两本书?勉励“我”要认真读书。 (5)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对我学习的关心;对晚辈的关怀与期望。 3.分角色朗读。4.指导朗读。 (三)默读第4-13自然段1. 小组交流学习:(1)默读课文第4-13自然段,边

10、读边做标注。(2)相互探讨:这几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鲁迅是怎样谈“碰壁”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 2.相互、交流,讨论然后回答。(1)这几段讲了一件什么事?鲁迅谈“碰壁”。(2)鲁迅是怎样谈“碰壁”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4)“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我”自以为明白了,实际上只是从表面上理解伯父的话,并不明白话里含着的

11、意思,所以引人发笑。 那么,鲁迅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们弄明白了吗?“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5)补充资料,加深理解。 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期。鲁迅先生用笔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文章,不许各家报纸发表他的文章,而且要逮捕他,暗杀他。鲁迅先后更换了100多个笔名,巧妙地坚持用笔进行战斗。许多关心鲁迅的人都劝鲁迅躲一躲,不要出门,鲁迅仍坚持参加各种活动,而且有时出门不带钥匙,意思是随时准备牺牲。 (6)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鲁迅不怕

12、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4.指名分角色朗读(四)学习1416自然段1. 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第14-16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2)思考:这几段讲的是件什么事? 2.相互、交流,讨论然后回答。这几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除夕之夜鲁迅和家人一起放爆竹,脸上洋溢着自然而和谐的美。(五)学习17-25自然段1. 同桌、前后桌合作学习:(1)自读课文第17-25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2)交流、探讨:这几段讲的是件什么事?鲁迅是怎样帮助受伤的黄包车车夫的?把讲这一内容的部分找出来读一读。你们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样?救助了车夫,做了一件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那么严

13、肃,而且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些什么? 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相互、交流,讨论然后回答。(1)这几段讲的是件什么事?鲁迅热情帮助受伤的黄包车车夫。(2)鲁迅是怎样帮助受伤的黄包车车夫的?把讲这一内容的部分找出来读一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3)你们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样?很细心,考虑得很周到。 (4)救助了车夫,做了一件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而且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些什么?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想到救助一两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痛苦。(5)

14、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他忧国忧民的深刻思想。 (五)学习第2627自然段1. 全班探讨学习:(1)快速读课文第、26-27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2)相互探讨: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从阿三的话中和前文的几件事中你觉得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四件事,请大家说一说,第一段与后面四段之间的关 系?2.自主交流,讨论,然后回答。(1)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得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 (2)从阿三的话中和前文的几件事中你觉得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鲁迅先生关心体贴劳动人民,平等待人; 还看出他那忘我的战斗精神。(3)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四件事,请大家说一说,第一段与后面四段之间的关 系?课文第一部分提出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后面几个部分则用鲁迅先生的几件生活小事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这一问题。第一部分和后面几个部分是因果关系,第一部分写的是果,后面几个部分写的是因。(5)概括课文的主题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赞扬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崇高品质和敢于斗争的精神。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认真严肃,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和怀念之情。(6)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