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329504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 部编版(配套课件+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9课竹节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9.竹节人单元第一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3、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快乐。二、过程与方法。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重点句子。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快乐。重点识字、写字,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难点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

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导读1、引言 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些玩具吗?知道这些它们的名字吗?这些都是老师小时候自己动手制作的玩具。怎么样,好玩吧?范锡林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非常聪明,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竹节人的玩具。你瞧,(课件出示竹节人的图片)这就是竹节人,你们玩过吗?让我们一起去文中看看吧!2、品读课文。想一想:(1)、竹节人是怎么做的?怎么玩儿的?(2)、围绕着这个竹节人又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呢?3、板书课题:9.竹节人学生交流讨论齐读课题通过展示玩具图片吸引学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家庭作业1、看拼音,写词语。2、补充词语。3、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教学反思通

3、过学习学生掌握了文中的生字词,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同时也感受到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9课竹节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9.竹节人单元第一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学习积累语言。3、分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掌握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读一读,想一想本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小小的竹节人,是作者美美的回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4、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导读1、引言作者的玩具得来还算容易,但也玩得超级入迷,也有失去时的短暂沮丧,但却很快化为乌有,让我们再次走进“竹节人”的世界。2、品读课文。想一想:(1)、本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小小的竹节人,是作者美美的回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板书课题:1.竹节人学生交流讨论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回忆上节课讲述的内容,吸引学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一、品读感悟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1、本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本文围绕“我们都迷上了斗竹节人。”这句话来写的。2、读一读,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本文

5、围绕“竹节人”写了哪些内容? 做竹节人。 斗竹节人。 目睹老师玩竹节人。想一想: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请在文章找到具体的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二、课文精讲1、做竹节人。(1)、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把、这就是、就成了”竹节人制作过程简单、所需材料简便。(2)、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而”这个字在这表示转折,写出我的窃喜和得意,表现了儿童的顽皮与可爱。我们的毛笔斗用来做

6、竹节人了,因为做得多,所以毛笔就“丢“得多,卖毛笔的生意当然就好了。两相对比,显示出我的窃喜与得意。(3)、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作者借用这个比喻想要表达这个豁口很大,其实也是通过大词小用来极力表现课桌的破旧,语言幽默诙谐。2、斗竹节人。(1)、竹节人的样子有趣。静立不动的样子: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呆头呆脑的傻样子。动起来的样子: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地对打,不知疲倦、也永远不会倒下。(2)、竹节人的装饰有趣。齐天小圣:手上系一根冰棍儿,就成了手拿金箍棒的孙悟空。金钩大王:两根废弃的钩针装

7、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手拿虎头双钩的窦尔敦。(3)、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这句话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我们专注的神情,而是通过侧面烘托,一是“攒着观战”的细节、“跺脚拍手”、“咋咋呼呼”的细节。二是听不到上课铃声,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既表现我们对斗竹节人的入迷,又给人以丰富的联想。(4)、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这句话写出了这个游戏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和乐趣。(5)、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

8、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这些词句写出了“我”同学们玩竹节人很痴迷。3、老师玩儿竹节人。(1)、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这些词句体现了老也喜欢我们做的竹节人,给我玩得入迷是一模一样。(2)、于是我和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体现了我和同桌看到老师也在津津有味地玩竹节人而感到满足。(3)、方才那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这句话写出了我们没想到老师也如此热衷于这个游戏,自己做的竹节人有了用武之地,没被冷落,让我们感到和老是志趣相投,那份被没收的怨恨和沮丧也就随之消失了。三、课堂总结 作

9、者的童年虽然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精美玩具,但自制的竹节人却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乐趣。竹节人是作者美好的回忆,甜美的情结。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因为课文比较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整篇课文比较困难。所以分三部分进行。使学生初步明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抓住重点语段加深对课文和作者情感的理解,是学习文章的重要方法。板书9.竹节人做竹节人迷斗竹节人 乐趣喜爱老师玩竹节人乐趣课后延伸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家庭作业1、积累优美词句。2、试写一篇介绍玩具给你带来乐趣的往事。教学反思因为课文比较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整篇课文比较困难。所以分三部分进行。使是学生初步明白了: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抓住重点语段加深对课文和作者情感的理解,是学习文章的重要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