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血清药理学以及实验设计思路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1328569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血清药理学以及实验设计思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药血清药理学以及实验设计思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药血清药理学以及实验设计思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药血清药理学以及实验设计思路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药血清药理学以及实验设计思路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血清药理学以及实验设计思路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血清药理学以及实验设计思路ppt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血清药理学 以及实验设计思路,.,中药血清药理学,中药血清药理学是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服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半体内实验方法。,.,血浆是指血液中除血球、血小板之外的部分, 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含有水、无机盐、营养物、激素、尿酸等。 血清是指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后得到的淡黄色液体, 在血液凝固后才能分离出来。 凝血是指凝血酶与纤维蛋白原相作用生成纤维蛋白, 再与血球结合而使血液发生凝固的现象。,血浆 血清 凝血,.,血浆 血清 凝血,无凝血直接离心的为血浆; 有凝血再离心的为血清。,.,优 点,防止中药粗制剂理化性质 对体外

2、试验的干扰,反映药物的代谢产物和 给药后产生的内源性成分,便于从细胞分子水平 阐述药物的作用机制,体外实验条件可控性强、 药物效应易于检测,.,体外培养体系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不确定,药效最佳的采血时间难以确定,血清药理学方法增加了分析药物成分的难度,成分复杂,影响因素太多,结果重复性差,含药血清灭不灭活,方法不统一,无去除血清影响的理想措施,无确定的最佳给药方案,缺 点,.,中药血清药理学步骤,实 验 动 物 的 选 择,给 药 剂 量,含药血清的处理与保存,给 药 方 案,采 血 时 间,血 清 添 加 量,.,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种类:大鼠、家兔、豚鼠,动物数量,雌雄是否各半,正常生理状态

3、与病理状态,实 验 动 物 的 选 择,.,给药剂量,给 药 剂 量,临 床 常 用 量,给 药 剂 量,给 药 剂 量,.,给药方案,灌胃次数和时间间隔:各种给药方式都是为了使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从而便于药物作用和机理的研究。 由于中药及其复方化学成分复杂,半衰期很难测定,所以采用710d 给药法也是权宜之计。当然,若是进行药物血清时效关系的研究,给药方法又另当别论。,.,采血时间,理想的采血时间应落在血药浓度的高峰期。 李仪奎通过对96个药物达峰时间统计后提出药后1 2h采血较为合理。 最可靠的方法是先通过对少量动物进行预实验,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将不同时间的采集的含药血清进行实验比较,

4、再确定采血时间。,.,含药血清的处理与保存,药物血清处理:灭活与否? 丙酮法; 乙醇法 ;加温法。 目前采集动物血清后,多用加温法, 经56,30min灭活。 含药血清的保存: -20 或更低温度环境下保存。,.,血清添加量,药物血清加入量的逐渐增加,其药理效应曲线是呈正态分布状。 研究含药血清的加入量来评价血清中药物的真实有效浓度。 设立正常血清空白对照组来排除血清本身所含干扰性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动物,以及必要的药理造模; 优选含药血清的制备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等):以药物和观察指标不同,需要首先对含药血清的时效和量效进行研究,以便确定给药方案 、采血时间 、血清

5、或血浆、灭活与否、血清添加量。,实验设计思路,.,复方黄连注射剂血清药理学研究 以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采用肌内注射复方黄连注射剂,2次/d,连续3d。末次给药后15 、30 min,1、2、3 h后从兔颈静脉取血,分离含药血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药血清中小檗碱含量,用微量稀释法和药敏纸片法测定复方黄连注射剂含药血清的抑菌能力。结果复方黄连注射剂含药血清对耐药性金葡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设计思路,.,茵陈蒿汤保肝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建立CCl4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细胞模型,SD 大鼠为含药血清供体,以含药血清对损伤肝细胞增殖(WST-8法)的影响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含药血清

6、的制备方法,并确定体系中血清添加量。 以动物是否造模、取血时间、取血成分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2个水平,选用L4(23)正交表安排试验。,实验设计思路,.,实验设计思路,.,黄连解毒汤抗氧化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黄连、黄芩、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的时间-效应关系;并研究黄连、黄芩、黄连解毒汤提取物和小檗碱、黄芩苷纯品对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 黄芩的含药血清灭活与否抗氧化作用有很大差异,两者的时-效曲线上也有明显不同。血清添加量过大,会有假阳性结果,造模难以成功。本实验中以5% 浓度血清造模,较为成功。,实验设计思路,.,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 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MDCK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 TC0 均为5%,即在相应培养基中血清含量为5%。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5%、3.5%、2.5%浓度对10 TCID50的甲型流感病毒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5%、3.5%浓度的荆芥、桂枝挥发油含药血清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直接杀灭作用。,实验设计思路,.,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