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第五章 通货膨胀知识分享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291984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 第五章 通货膨胀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宏观经济学 第五章 通货膨胀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宏观经济学 第五章 通货膨胀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宏观经济学 第五章 通货膨胀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宏观经济学 第五章 通货膨胀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 第五章 通货膨胀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 第五章 通货膨胀知识分享(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通货膨胀,第一节 货币的概念,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形态 货币的分类和数量,货币的职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货币并非代表一般意义上的财富,而是一种特殊的财富。货币是可以方便地用来进行交易的资产。换句话说,货币是指那些流动性高的人们普遍愿意接受的资产。 一般而言,货币有三种基本职能: 计价单位 交易媒介 价值贮存,货币的分类和数量,现金是最显而易见的可用于交易的货币。现金包括人们手中持有的纸币和硬币。很多日常交易活动都是通过现金来进行的。 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s)也是常用的交易支付手段。活期存款是指那种可开列支票,可随时提取的存款。 储蓄存款(Savings Deposi

2、ts)或定期存款(Time Deposits)里的资金,可以较为方便地转为活期存款,也归为货币的行列。,按照对货币资产流动性的要求,我们分别有C、M1、M2等的测算方法。C(现金)是最具备流动性的资产,它作为货币当然是没有争议的。如果我们略为放松对流动性的要求,就有M1的概念,即狭义货币。如果进一步放松,则货币资产的范围扩大到M2,即广义货币。 表5.1(a)和(b)分别列出了我国和美国的货币数量分类的统计口径。从表中可以看出,一般来讲,流通中的现金流动性最强,其次是活期存款,储蓄存款的流动性又次于活期存款,而定期存款等其他存款形式又次于储蓄存款。,表5.1(a) 中国货币数量测算口径分类,表

3、5.1(b) 美国货币数量测算口径分类,货币的构成,尽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货币资产的范围有不同的测算方法,但从最基本方面看,货币只由二部分构成:现金和存款。 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存款在货币中占有绝大比重,现金只是起着辅助作用,这正是现代经济的一大特色。,第二节 货币数量论,数量方程式 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 古典两分法 货币政策与铸币税,数量方程式,货币数量与交易额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数量方程式(Quantity equation)反映出来: 货币数量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价格交易数量 或者: MV = PT (5.1) 方程式的右边反映了交易的情况。T代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所有产品和服务交易的数量

4、,P代表每次交易的平均价格。 方程的左边反映了用于交易的货币的情况。M代表一个经济的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Transactions velocity of money),用来衡量单位货币在一段时期内换手的次数。,我们将经济中的交易区分为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和最终产品和服务即当期产出的交易,同时着重考虑后者,则我们可以得到数量方程式的另一种形式:MV=PY (5.2) 式中的Y代表当期产出的数量, P是当期产出的平均价格水平而不再是所有交易的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V是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Income velocity of money),代表1年中每一元钱用来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

5、的平均次数。 将(5.2)式略作变换,可得: 式中M/P表示一个经济实际货币(Real money)的数量。,(5.3),我们用(M/P)d表示人们对经济中实际货币数量的需求,假定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只是为了满足交易的需要,那么货币需求函数可表达为: 也就是说人们愿意持有的实际货币数量是实际收入的一个比例。 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经济中实际货币的数量必须等于人们愿意持有的实际货币数量,也就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的需求: (5.3)式和(5.5)式实际上是等价的。,(5.4),(5.5),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用古典的货币数量论来解释通货膨胀这一现象,我们将(5.2)式写成变化率的形式: 第一项是货币数

6、量的变化率M/M,这完全由中央银行来决定。 第二项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率V/V,我们已经解释过,这是由社会的制度和技术因素所决定。 第三项是价格变化的百分比P/P,也就是通货膨胀率,这正是我们所关心的变量。 第四项是产出的增长率Y/Y,按照我们前面的分析,该项取决于生产函数的技术进步速度和投入要素的增长速度。,(5.6),从分析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的角度出发,(5.6)式又可改写成如下形式: 我们看到,决定一个经济通货膨胀率有三个因素:一是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二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增长率,三是实际GDP增长率。 货币流通速度的增长率V/V,从短期来看,货币流通速度V会受到某些制度和技术因素的影响而产生

7、变化;但从长期来看,V相对固定,一般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V/V=0。因此,(5.7)式可以简化为: 货币数量理论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行为最终决定着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如按照(5.8)式,在实际经济增长率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决定将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M/M提高1%,通货膨胀率P/P就会上升1%,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纯粹是一个“货币现象”。,(5.7),(5.8),古典两分法,货币数量论认为名义变量对实际变量没有影响。名义变量是指由货币计量的一些经济变量,如价格水平、名义利率等等。实际变量是指经济中那些不依赖货币而存在的变量,如商品的相对比价、实际利率、总产出、就业量、失业量等等

8、。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实际变量由经济中各市场的一般均衡来决定,而名义变量则取决于货币的供给数量。货币供应数量增加,只会导致普遍的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不会改变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所以货币数量的变动不会改变厂商和家庭的决策,也不会改变产出和就业这类实际变量。 由于上述观点将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分割开来犹如泾渭分明,互不影响,因此这种观点被称为古典两分法(Classical dichotomy)。,货币政策与铸币税,1、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纯粹是一个货币现象,政府只要控制货币供给量就可以控制通货膨胀。 根据(5.8)式,政府只要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钉住”实际GDP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但实

9、际上,政府要做到这一点很难。这是因为政府的行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制约,政府的长期决策行为经常会受到一些“短期因素”的干扰。,2、铸币税,从货币数量论我们可以推出一个有意思的结论,如果中央政府通过发行货币来为其预算开支进行融资的话,那么融资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使得公众手中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因此,发行货币以提高政府收入就如同向广大的货币持有者征收了一笔通货膨胀税,通常也被称为铸币税(Seiniorage)。,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利率,实际和名义利率 事前和事后利率 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实际和名义利率,银行所支付的利率是名义利率,而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

10、率是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存在着如下关系: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用r表示实际利率,i表示名义利率,代表通货膨胀率,则三者关系也可用下式表示: i=r+ (5.9) 该等式被称为费雪方程(Fisher equation) ,表明了名义利率的变动可以由两方面的因素引起:一个是实际利率r的变动,另一个是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事前和事后利率,实际利率包括事前实际利率(Ex-ante real interest rate)和事后实际利率(Ex-post real interest rate)。 所谓事前实际利率,是指借款人和贷款人在签订借贷合同时所期望的实际利率。 所谓事后实际利率,则

11、是指按照借贷合同上的名义利率所最终实现的实际利率。 我们用e表示预期的通货膨胀,用它来修正名义利率,是费雪方程将变成如下形式: i=r+e (5.10) 其中r由可贷资金市场的均衡所决定,因此,名义利率将随着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而变动。,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货币所有者有两种选择:持有货币和购买债券。购买债券的期望收益是实际利率r,而持有货币的期望收益是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e(价格水平下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增加),二者的收益差构成了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等于r-(-e)。按照修正的费雪方程式(5.10),这一机会成本就是名义利率。 由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等于名义利率,因此,人们对货币或流动性的需求

12、应该和名义利率成反比。将这一结论同货币数量论相结合,我们可以得到人们对货币的另一种需求函数: 上式表明,从流动性偏好出发,货币需求是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的函数,这种需求函数也称为流动性偏好需求函数。,(5.11),如果我们考虑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函数(5.11),那么,货币市场的均衡将带来下列等式: 从(5.12)式可以看出,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名义利率的变动将对价格水平构成影响。给定实际产出水平Y和货币供给量M,则名义利率i越高,货币需求就越低,于是价格就越高。 我们将(5.10)式所反映的费雪效应代入(5.12)式,就得到(5.13)式: 由于影响名义利率的往往是预期的通货膨胀,因此,(

13、5.13)式反映了未来的货币供给对当前价格水平的作用。,(5.12),(5.13),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为了说明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我们可将(5.13)式写成增长率的形式: 也就是说,价格水平的上涨速度取决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和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增长速度。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率取决于两个宏观经济变量:实际GDP和名义利率水平。,(5.14),长期中,实际货币需求函数的变化最终仍然取决于实际收入Y的变化。 我们用Y表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money demand),即实际收入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实际货币需求的百分比变化,那么(5.14)式可写成: (

14、5.14)式和(5.8)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5.8)式只不过是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Y=1时的特例。更重要的是,从长期来看,实际GDP的增长速度趋于稳定。因此,即使考虑到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函数,在长期中,一国的通货膨胀率仍然取决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5.15),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我们把人们预期对的称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期错的则是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在低通货膨胀率下,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不是个大问题。但通货膨胀率越高,这一问题就越严重。在很高的通货膨胀率下,人们知道货币将以非常快的速度贬值。货币贬值的比率就是持

15、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越高,人们持有货币的意愿就越低,也就越倾向于将收入转化为商品。这种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混乱。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导致职业转向和税收的扭曲。,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除了各种社会成本以外,还具有一个特征,即财富再分配的效应。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之所以会带来财富再分配的效应,是因为它使货币的价值发生预料之外的变化。,1、借款者与贷款者,例:假定消费者看中了一台标价5500元的空调,但手头的现金只有5000元。于是他决定推迟一年购买,同时将手头的5000元以10的年利息存入银行的一年期储蓄帐户。这样,消费者成为一名贷款者,而银行是借款者,银行马上

16、可以将这5000元用于其他用途。假定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都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也就是预期的通货膨胀为零。一年后,当他如期从银行取出5500元时,那台空调的标价却由于通胀而涨到了6000元,结果还是买不起。消费者成为通货膨胀的受害者,实际上未获得任何利息收入,银行相当于无偿的借用了他的5000元。,这时,在贷款者和借款者之间便发生了实际财富的转移。如果实际的通货膨胀高于签订合约时预期的通货膨胀,则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为正,贷款者(消费者)受损失,而借款者(银行)得益。如果实际的通货膨胀低于预期的通货膨胀,则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为负,于是按照名义利率计算,贷款者得益,而借款者受损。于是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给借贷双方带来损失的实际上不是通货膨胀本身,而是对通货膨胀的错误预期。所以,上述的消费者之所以受损失,正是因为通货膨胀高于预期,因此,更精确的说,消费者是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牺牲品。,2、工人与雇主,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同样会带来工人与其雇主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前面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