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关中国画有感

上传人:他**** 文档编号:141254236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得体会 关中国画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心得体会 关中国画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心得体会 关中国画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心得体会 关中国画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心得体会 关中国画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 关中国画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得体会 关中国画有感(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中国画有感关中国画有感关中国画有感学习中国画欣赏的心得我学习中国画欣赏已经将近半个学期,刚开始是抱着修艺术类学分的心态来选的这门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对这门课培养出一份无法言说的感情,也感受到了老师平易近人的授课风格。以下是我学习中国画欣赏的心得。中国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世界画坛上独具风采。中国画自成体系,主张“以意主”,强调“表现”,塑造形象以线条为主,十分注重用笔用墨。在构图、造型上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不拘泥于物体表面的形似,而更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讲究“以形写神”,追求“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在陈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我们赏析了许多优

2、秀的中国画作品,也在老师的熏陶下对中国画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欣赏一幅中国画不仅要看它的笔墨,更重要的是欣赏它的气韵和意境。线条是中国画的灵魂,是作者在抒情达意中的宣泄,画面形式技法构成中国画的外表形象。气韵,在传统中国画中,是指神气与韵味的总和。中国画最妙之处还是它的意境,只有为观者营造出一种意境的作品才是一幅好画,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含有无穷的韵味在其中。体会作品在时代背景中表现的个性,从作者的经历、思想上领会作品的意境,把作品置于中国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省视,通过对中国画艺术来龙去脉的领悟,更深入地欣赏一幅中国画。中国画按题材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我们赏析的的中国画有山水画

3、、人物画、敦煌壁画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虢国夫人游春图。此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画中八骑人马包括一女孩共九人,在行进的行列中,从头至尾,充满了舒情闲适,勃勃生气,正应游春主题,画面上洋溢着雍容、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画家张萱通过人物的主从关系,通过前疏后紧的构图方法和人马在行进中的姿态,匠心独运地表现了虢国夫人在全画中的突出地位。全画气脉相连,节奏鲜明。虢国夫人是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姐,她的生活奢侈、豪华。张萱在这方面的表现极为精到:红裙,青袄,白巾,绿鞍,骑鞍上金缕银丝精细的绣织,都显得十分富丽。夫人的体态丰姿绰约,

4、雍容华贵。这幅游春图与杜甫的丽人行相对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杨氏一家势倾天下的奢侈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中国画欣赏不能光欣赏,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画,体会它的意境与情趣,我们还动手学习画一些简单的中国画,其中我感觉自己画的最好的是牵牛花。在动手画的时候,我体会到中国画很难画,毛笔的力度掌控不好,湿度也很难控制,不是水吸多了画在宣纸上晕开,就是水太少毛笔分叉了,不过通过努力的练习,后来我就渐渐能把握好程度了。看到自己画完的画作觉得很有成就感,想要拍下来发条说说分享给朋友们看。中国画欣赏这门课充满了情趣和艺术魅力,陶冶了我的情操,帮助我提高了鉴赏美、评价美的能力,更加使我

5、真正的看到了中国画的魅力所在。我会永远铭记这段欣赏和绘画时光于心中。感谢它给我带来的感悟与快乐!第二篇、关于中国画笔墨学习心得体会关中国画有感感受中国画的笔墨学校:南马小学姓名:李文静职称:中小学二级完成日期:xx年4月15日感受中国画的笔墨摘要: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构成,它传承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神。本文通过我对中国画的学习和理解,从对用笔用墨以及写生感受等方面的认识体会,感受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关键词:用笔;用墨;写生感受;目录一、概述1二、通过大师感受笔墨1(一)笔法的体会1(二)墨法的体会2(三)气韵的体会2三、笔墨写生感受2注释4参考文献5一、概述刚开始学习中国画我对它并没有什

6、么概念,只是被众多精彩的作品所吸引,感觉笔、墨、水结合会产生很美的意境,觉得非常的神奇。最初学习国画对笔墨的用法掌握不好,老师总会想出很多方式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先让大家在生宣纸上用笔随意转动,使用点线面相互叠加渗透,自由发挥,感受一下笔墨浓浓淡淡的变化,轻松地表现出几种不同的造型,把大家引入微妙的遐想当中。同学们都对这种无声的语言有很大的兴趣,用尽心思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种感觉是很美妙的。教室悄然无声,只有用笔尽情挥洒的声音。中国画笔墨技法千变万化,形成了中国画独有的意境,这种丰富的绘画艺术语言体现出了笔墨无尽的情趣。我们通过吸取前人的绘画经验,归纳出新的知识点,去学习、实践。从而提

7、高我们的审美意识及动手能力。二、通过大师感受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构成,掌握好笔墨的运用是最关键的,怎样用笔用墨作为初学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老师要求我们从起步就要正确学习笔墨的运用,不能落入俗套。因此,刚学画画,我们主要以临摹效仿古人佳作为主,学习古人的用笔用墨。我很喜欢吴昌硕、郑板桥的笔墨,他们是中国画坛的巨匠,对中国画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对他们的画法也进行了一些学习,有一点自己的体会。(一)笔法的体会吴昌硕作画来自于石鼓文,他曾说过“且凭篆籀笔,落墨颇草草。”1他的画风带有很明显的石鼓气息,他是用石鼓文的笔势来作画的,这首先让我感到学好书法对自己作画是大有帮助的,元人赵孟頫所说:“石如飞

8、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分通。若也有人能会此,应知书画本来同”,2所谓书画同源此时才有真正的体会。吴昌硕的艺术,是从篆刻开始,由于长期的磨练,他的腕力功夫得到了锻炼,这种功力在他的用笔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笔力是靠腕力表达出来的,手腕功夫不好很难表现出有分量的线条,这在作画过程中是有感受的,长时间不练笔,就觉的画出的线会颤抖,没有分量感,吴昌硕的用笔有“钝刀硬入”之语,就像他的篆刻,腕部力量很大,几乎要把笔用秃,这种笔法有种开张拓展的笔意。吴昌硕擅长画花卉蔬果,都是他家乡常见的画材,表达着他对家乡的深爱之情,而他画的画充满了很浓的金石气味,似乎也像是一幅篆刻作品,很有大气感,即使是画一幅小的作品也

9、气势不凡。所以,我感觉情感和运笔是相互联系的,用笔的力度表现出情感的变化,如果对事物没有足够的情感,只是靠刻板的描摹和无意的挥洒是表现不出事物的实质的,所以必须在平时多练习,多用心体会,才能在行笔上运出具有强大力感的线。(二)墨法的体会墨和线相比而言,线条主要是勾画轮廓,来表现物象的形体,墨不仅可以造形,更能表现出物象的质感、起伏等。笔墨不仅能达到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的艺术效果,最重要的是用墨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气氛,表现人的心理感受。例如郑板桥画的墨竹图,3是他的一幅构思巧妙的作品,画面主要描绘竹竿和竹节,而竹叶只画了几片,墨色的描绘浓浓淡淡,干湿兼并,恰到好处。笔墨变化丰富生动,竹子画的虽然细但

10、丝毫感觉不出微弱,而是坚韧挺拔,富有弹性,很有力度。画中将竹叶画的很肥,青翠感十足,使人能充分感受到竹的劲节,画面神完气足,神采俱佳,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笔、墨、纸、水的功能和作用,使整个画面富有情致,有傲然挺立,不可一世的气势。郑板桥之所以有这种创作体会,既来自于他数十年创作实践心得,也与他对传统名家仔细揣摩学习有关。这和画家高尚的修养,人品和见地息息相关。郑板桥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变之石,千秋不变之人”,4从中可以看出他坚韧倔强的品性。可见墨法的运用除了扎实的基本功之外和作者的修养是密切联系的。(三)气韵的体会古人作画很注重画面气韵的表现,老师也曾说过我们画画是要画出空气,

11、让人看了画感觉空气在流动,给人以舒服的感觉,但空气是看不见的,怎样让别人在画中感受到这种气的存在是一幅画成功与否的关键。吴昌硕作画之前,心中已经有这种“气”存在了,等到画的时候,则能一气呵成。他用气推动笔,落笔大胆肯定,能够掌握全局,做到胸有成竹。等画即将完成时,他便开始调整,大胆落笔,小心收拾。他对整幅画布局的安排很到位,尤其是对气的把握,通过诗书画印的安排使整幅画活起来,气韵十足。例如他晚年做的一幅作品葫芦图轴,在写意花鸟课上我也临摹过,这幅画泼墨大叶草隶悬藤,满幅金黄色大葫芦次第而生,有些地方密不透风,有些地方却很疏松,信笔自如,气势旺盛。画的左下边有一行题款,左下角有一印,右上角再盖一

12、个小印,这个印虽然小但相当重要,关乎整个气局。右上和左下相互辉映,左上角和右下角则空白,对角气贯全幅,全局皆活。吴昌硕这种独特的构思,诗书画印的巧妙安排将中国画的气息发挥的淋漓尽致。这是我们在作画中应该学习的地方,在作画之前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态度,然后要对所作之画有全局的意识,把握好整幅画的构图,诗书画印的安排都要事先想好,需要别具匠心地去想去琢磨,不能草草了事。三、笔墨写生感受关中国画有感通过学习大师的画让我深有感触,首先他们对中国画的热情是无可比的,我从大篇二:中国画学习心得体会中国画作品欣赏学习心得中国画是植根中华民族土壤中的艺术,但是真正能看懂中国画的人还不是很多。我正是带着一种对中国画

13、的好奇与探求心选择了“中国画作品欣赏与基本技法”这门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赏析了许多优秀的中国画作品,还学会了画工笔画,水墨画,写意牡丹等。虽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了了解,但也在老师的熏陶下对中国画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体会。我明白了赏析一幅中国画,要赏析它的意境与境界,只有为观者营造出一种意境的作品才是一幅好画。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含有无穷的韵味在其中,这才有诗意。画也要这样,含不尽之意于画外,这叫画意,这就是意境境界。古人说“人品不高,落笔无法”。这个说法我也很赞同。比如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气度,画就谈不上有什么意境气韵,如果一个人特别注重自己的气质修养,那么他的笔墨之间一定会少几分浮华,多了几分真美。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画幅形式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