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一章农业昆虫基本知识04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252999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85 大小:4.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一章农业昆虫基本知识04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一章农业昆虫基本知识04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一章农业昆虫基本知识04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一章农业昆虫基本知识04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一章农业昆虫基本知识04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一章农业昆虫基本知识0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与畜牧管理}第一章农业昆虫基本知识04(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保护技术,第四节 园林植物害虫的主要类群,(一)昆虫分类的意义 (二)昆虫分类的阶元 昆虫的分类地位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昆虫纲以下分为目、科、属、种。以马尾松毛虫为例: 鳞翅目 异角亚目 蚕蛾总科 枯叶蛾科 松毛虫属 马尾松毛虫,一、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三)昆虫的命名 学名,是国际上通用的。学名是用拉丁文字表示的,每一学名一般由两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名,最后是定名人姓氏。 学名举例: 马尾松毛虫 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 属名 种名 定名人 天幕毛虫 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h. 属

2、名 种名 亚种名 定名人,二、园林植物昆虫重要目、科概述,昆虫纲的分目是根据翅的有无及其类型、变态的类型、口器的构造、触角的形状、跗节节数等进行,一般将昆虫分为34个目。在昆虫纲的34个目中,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目主要有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脉翅目等九个目。,直 翅 目,包括:蝗科、螽斯科、蝼蛄科、蟋 蟀科,直翅目特征:,1、体中至大型 2、咀嚼式口器,丝状触角。 3、前翅革质,后翅膜翅,后足常为跳跃足或前足开掘足。 4、具听器、雌虫产卵器发达 5、渐变态、植食性。,1、蝗科:,1)触角短于身体,丝状或线状。 2)后足跳跃足。 3)前胸背板发达,

3、听器位于腹部第一节两侧,雌虫产卵器锥状。跗节3节。,2、螽斯科,1)触角长于身体,丝状。 2)后足跳跃足。 3)前胸背板发达,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雌虫产卵器特别发达。跗节4节。,3、蝼蛄科,1)触角短于身体,丝状。 2)前足开掘足,前翅短,后翅长过腹末,尾须长。 3)听器位于前足胫节上。产卵器不发达,不外露。跗节2-3节。土栖。,4、蟋蟀科,1)触角比身体长,丝状。 2)后足跳跃足。 3)前胸背板发达,听器在前足胫节上,雌虫产卵器针状或矛状。尾须长。跗节3节。,包括:蝽科 盲蝽科 缘蝽科 猎蝽科 网蝽科,(三) 半 翅 目,蝽科,半翅目特征:,1、体小至大型,多扁平坚硬。 2、刺吸式口器,喙

4、从头顶前端伸出,触角多丝状。 3、前翅半鞘翅后膜翅,中胸小盾片发达,呈三角形。 4、腹部中后足之间具臭腺开口。 5、植食性、肉食性,半翅目昆虫形态特征 1.蝽的背面观 2.头、胸腹面观 3.后足端部,半翅目重要科代表 1.蝽科 2.盲蝽科 3.网蝽科 4.缘蝽科 5.猎蝽科,猎蝽,蝽科,1.体小至大型 2.触角5节 3.小盾片发达,超过翅爪区长度 4.前翅膜区有纵脉,且多从一基横脉上分出,体小型纤细,触角4节,无单眼,前翅背板前缘被横沟分出狭长的领片,前翅膜片有24个封闭的翅室。,盲蝽科,()体一般较狭,两侧缘略平行。 ()触角节、喙节。 ()小盾片小不超过爪区,前翅膜区有多数分叉纵脉从一基横

5、脉分出。,缘蝽科,体中型,有单眼,触角4节;喙短而坚硬,呈弯钩状,不紧贴于腹,前翅无楔区,膜区有2个翅室并伸出2条纵脉,肉食性。,猎蝽科,网蝽科,1)小型,体扁 2)前胸背板向后延伸盖住小盾片,两侧有叶状侧突 3)前胸背板及前胸有网状花纹,同翅目重要科的代表 1.蝉科 2.叶蝉科 3.蜡蝉科 4.粉虱科 5.木虱科 6.蚜总科 7.蚧总科(1.雄成虫2雌成虫),(四)同翅目,同翅目特征:,1、体小至大型。 2、刺吸式口器,喙从头的下方伸出、触角刚毛状或丝状。 3、前翅质地均一、革质或膜质,后翅膜质。 4、渐变态、植食性,蝉科,)单眼个、触角短刚毛状,着生于复眼前方。 )前翅膜质、翅脉粗。 )雄

6、虫腹部第一节有发音器。 )前足腿节膨大近似于开掘足。 成虫吸汁林木,幼虫土中危害根部,蜕可作中药,蝉,1)体小形,体表常盖有介壳。 2)雌雄异型,雌成虫无翅,虫体呈圆形、长形、球形、半球形或扁形等。身体分节不明显,虫体通常被介壳、蜡粉或蜡丝所覆盖,有的虫体固定在植物上不活动。 3)口器位于前胸腹面,口针细长而卷曲,常超过身体的几倍。 4)触角丝状、念珠状、膝状或退化。胸足有或退化。雄成虫口器退化,仅有膜质的前翅一对,翅上有翅脉12条,后翅变成各种形状的平衡棒。雄虫有前翅一对,后翅特化为平衡棒。 5)寿命短。 6)不完全变态或过渐变态。 7)卵产于雌虫体下、介壳下或雌虫分泌的卵囊内。 8)多数为

7、害虫,以危害木本植物为主,园林植物重要害虫种类有吹绵蚧、矢尖盾蚧、红蜡蚧、龟蜡蚧、月季白轮盾蚧,蚧科,朝鲜球坚蚧,蔷薇绒蚧,粉蚧,木虱科: 小型,善跳。单眼3个。触角较长,910节,基部两节膨大,末端有2条不等长的刚毛。前翅质地较厚,在基部有1条由径脉、中脉和肘脉全并成的基脉,并由此发出若干分支。若虫常分泌蜡质盖在身体上,多危害木本植物。园林植物上主要有柑橘木虱、梧桐木虱。,粉虱科: ()体小,表面被蜡粉。 ( )翅脉简单,前翅至条、后翅只有一条脉。 若虫二龄起固定不动,皮肤变硬似蛹壳。 如:温室白粉虱,(五)缨翅目 1蓟马科 2纹蓟马科,缨翅目重要科代表 1.蓟马科 2. 纹蓟马科,缨翅目特

8、征: 1、体小型。 2、锉吸式口器,触角丝状。 3、两对缨翅。 4、渐变态、植食性。,鞘翅目分为肉食亚目和多食亚目,肉食亚目和多食亚目的特征 1.肉食亚目 (1)后侧叶 (2)基节窝 (3)前胸腹板 2.多食亚目 (1)基节 (2)腿节 (3)前胸背板,鞘 翅 目,1.步甲科 2.虎甲科 3.叩头甲科 4.吉丁甲科 5.瓢甲科 6.叶甲科 7.金龟甲科 8.天牛科 9.象甲科 10.小蠹科,鞘翅目各科代表,常见的鞘翅目昆虫,鞘翅目特征:,体壁坚硬,小大型。,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锯齿状、栉齿状、 鞭状、锤状、鳃叶状等;无单眼。,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小盾片常外露, 跗节节,少节。,完全变态、幼

9、虫无足或寡足型。 有植食性、捕食性、粪食性。,鞘翅目特征:,体壁坚硬,小大型。,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锯齿状、栉齿状、 鞭状、锤状、鳃叶状等;无单眼。,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小盾片常外露, 跗节节,少节。,完全变态、幼虫无足或寡足型。 有植食性、捕食性、粪食性。,步甲科与虎甲科,体形 体色,头式,头较 前胸,黑或褐色 有光泽,体色艳丽 有花斑,前口式,下口式,宽,狭,叶甲与瓢甲的区别,(叶甲),(瓢甲),椭圆形,半球形,丝状,锤状,隐4似3,隐5似4,体形,触角,跗节,金龟子科: (1)、体呈椭圆形。 (2)、鳃叶状触角。 (3)、鞘翅短,腹末数节常外露。 (4)、幼虫蛴螬型,常弯曲C字型,取

10、食根、茎,还有腐生型及粪食性,如粪金龟。,象甲科:(象鼻虫) (1)体坚硬。 (2)头向前延伸呈鼻状,触角棒状或膝状。 (3)幼虫无足,食叶、蛀根或种实。,天牛科: (1)体长圆筒形,略扁。 (2)触角鞭状,常超过体长的/,复眼环绕触角基部呈肾形凹入。 幼虫无足、筒形、前胸大,腹节具步泡突,便于在坑道内行动。成虫产卵咬刻槽。,(七)鳞 翅 目,鳞翅目翅的斑纹(小地老虎),鳞翅目幼虫的趾钩 1.单序 2.双序 3.三序 4.中带 5.二横带 6.缺环 7.环状,鳞翅目幼虫胴部的线纹 1.背线 2.亚背线 3.气门上线 4.气门线5.气门下线 6.基线 7.腹侧线 8.腹线,鳞翅目,1木蠹蛾 2袋

11、蛾科 3透翅蛾科 4卷蛾科 5斑蛾科 6刺蛾科 7尺蛾科 8螟蛾科 9夜蛾科,10毒蛾科 11舟蛾科 12灯蛾科 13枯叶蛾科 14天蛾科 15粉蝶科 16凤蝶科 17蛱蝶科,鳞翅目,鳞翅目木蠹蛾科.袋蛾科. 透翅蛾科.卷蛾科 1.木蠹蛾科 2.袋蛾科 3.透翅蛾科 4.卷蛾科,鳞翅目斑蛾科.刺蛾科.尺蛾科.螟蛾科 1.斑蛾科 2.刺蛾科 3.尺蛾科 4.螟蛾科,鳞翅目夜蛾科.毒蛾科.舟蛾科.灯蛾科 1.夜蛾科 2.毒蛾科 4.舟蛾科 5.灯蛾科,鳞翅目特征(成虫),1、体小至大型、被鳞片。 2、口器为虹吸式口器、下唇须发达;触角丝状、栉齿、羽毛、球杆状等。 3、鳞翅、由各色鳞片组成三斑五线。

12、前翅翅脉13-15条;后翅最多10条脉,Rs不分支。前后翅由R、M、Cu形成中室。,变态类型为:,幼虫,蛹,成虫,卵,完全变态,如何识别鳞翅目幼虫与叶蜂幼虫,1、单眼数目 2、腹足对数 3、趾钩有无,鳞翅目幼虫,叶蜂幼虫,无,有,68对,25对,2个,12个,蛾 蝶 区别如下:,蝶 类,丝、栉齿 或羽毛状,翅平铺于体上,翅竖于体上,夜 间,白 天,球 杆 状,蛾 类,休息状态,活动时间,触角类型,虹吸口器鳞翅目,四翅膜质鳞片覆,蝶舞花间蛾扑灯,幼虫多足害植物。,刺蛾科: (1)体粗短、多黄、绿或褐色,鳞片厚、喙退化。 (2)前翅M主干存在、后翅Sc+R1从中室中部分出; 幼虫粗短、常具分枝毒刺

13、,人体皮肤触之红肿痛痒,俗称“洋辣子”、腹足呈吸盘状。 如:黄刺蛾,(1)体细弱,翅大而薄,前后翅斑纹相连;静止时四翅平展。有些种类雌虫无翅。 (2)后翅Sc+R1,基部弯曲; 幼虫体细长,光滑无毛,腹足2对,行走时如量步状,故称尺蠖。 如:国槐尺蛾,尺蛾科:,天蛾科: (1)体大型,腹末尖削; (2)触角栉齿状,端部弯曲呈钩状; (3)前翅马刀形,外缘倾斜,后翅小;后翅Sc+R1与中室平行,中间一横脉相接; 幼虫粗大,体各节6-8个小环,8腹节背有一尾角。,舟蛾科 又称天社蛾 (1)体中到大型,色暗,休息时屋脊状。 (2)前胸背有直立毛丛或后缘常有1-2齿状毛丛;后翅Sc+R1与中室平行。

14、幼虫头大,静止时头尾翘起似小船,有的臀足特化呈枝状。 如:杨二尾舟蛾,灯蛾科: (1)体中型,多艳丽;腹部常有红、黄、白斑纹,后翅Sc+R1与中室愈合至少至中室中部 幼虫具长而密的毛丛着生在毛瘤上,毛长短一致。 如:星灯蛾、美国白蛾,毒蛾科: (1)体中型,黄、白、褐色; (2)前翅圆钝,后翅Sc+R1与Rs在中室1/3处接触; (3)雌虫腹末具毛丛; 幼虫多毛,常具毛瘤、毛丛或毛刷,腹背6-7节各具一个翻缩腺。 如:舞毒蛾,蛱蝶科: (1)体中到大型,色泽艳丽。 (2)前足退化,短小,常缩起,休息时四翅不停扇动; 幼虫 :颜色深,头部常有角状突起,体上常有成对的棘刺;蛹为悬蛹。,本目包括蜂类

15、、蚂蚁。体微小至中型。口器为咀嚼式或咀吸式。触角丝状、棒状或膝状。前后翅均为膜翅。完全变态,幼虫多足型或无足型,离蛹,植食性或肉食性。根据成虫胸腹部连接处是否缢缩成腰状,可分为广腰亚目和细腰亚目。,(八)膜翅目,膜翅目的形态特征(单色姬蜂) 1.雄性成虫侧面观 2.雌性成虫腹部,膜翅目伪躅式幼虫 1.幼虫 2.头部正面观,膜翅目特征,体微小-大型。 触角;咀嚼式或虹吸式口器。 两对膜翅,前后翅以翅钩连接。 腹第一节与后胸并入称“胸腹节”。 雌性产卵器发达呈针状、锯状(螯针)。 植食、寄生、肉食。 幼虫无足,叶蜂多足。,胸腹部连接处不缢缩。后翅至少有3个翅室,产卵器锯状或管状,常不外露。植食性。,广腰亚目昆虫 A.叶蜂科(日本菜叶蜂) B.茎蜂科(麦茎蜂),1.广腰亚目,成虫体粗短,胸腹广接。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后缘深凹。前翅有粗短翅痣。产卵器扁锯状,不外露。幼虫:腹足8对;茧两层,羽化时成虫在茧的一端切开一帽盖而出。,叶蜂科,体中型,细长,触角丝状,前胸腹板后缘平直,前翅翅痣狭长。腹部两侧扁,产卵器短,能收缩。,茎蜂科,胸腹部连接处明显缢缩,产卵器外露于腹部末端。,细腰亚目昆虫 A姬蜂科(螟黑点瘤姬蜂) B茧蜂科(螟蛉绒茧蜂) C赤眼蜂科(松毛虫赤眼蜂) D小蜂科(广大腿小蜂) E、金小蜂科(棉红铃虫金中蜂),2.细腰亚目,体小至大型。触角丝状,前翅翅痣明显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