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企业绩效评价资料教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252998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章企业绩效评价资料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15章企业绩效评价资料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15章企业绩效评价资料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15章企业绩效评价资料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15章企业绩效评价资料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章企业绩效评价资料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章企业绩效评价资料教程(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企业绩效评价,业绩评价模式,财务模式,价值模式,战略模式,以评价指标 为划分标准,投资中心业绩评价指标,MVA,从股东的角度来看,他们最为关注自身的财富是否得到了增长。 股东的财富是否增加可用市场价值增加值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MVA=市场价值 - 总资本投入 1988年商业周刊按市值的排名中:通用和墨克分别以250亿元的市值位列第6、7位;MVA的排名中,通用损失200亿元的价值,而墨克创造200亿元的价值。,债务的市场价值 +股票的市场价值,一、EVA的基本原理,1982年,美国思腾思特公司提出了经济增加值概念。思腾思特公司认为:企业在评价其经营状况时通常采用的会计利润指标忽视了

2、股东资本投入的机会成本,企业盈利只有在高于其资本成本(含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时才为股东创造价值。 EVA从股东角度重新定义企业的利润,是扣除了包括股权资本在内的所有资本成本之后的沉淀利润,EVA高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好企业。,二、EVA的计算,EVA= 税后营业净利润 -资本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EVA=NOPATkwTC 或: EVA=资本总额 (资本收益率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司投入资本4000万元,其中2000万元来自利率为7%的负债,2000万元为股东权益;2011年的营业收入为900万元,不包括利息费用的营业成本为7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2011年利润=(900-700-

3、2000*7%)*(1-25%)=45万元,2011年EVA=150-4000*7.325%=-143万元 其中税后净营业利润=(900-700)*(1-25%)=150万元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7%*(1-25%)*(2000/4000) +9.4%(股权资本成本)*(2000/4000)=7.325%,甲公司是一家大型高科技集团上市公司,主营手机、电脑以及其他电子科技产品,其生产、研发与销售部门遍及全球各地,产品特征与类型具有一定的地理特殊性。该公司的发展战略是系列电子产品多元化。从多板块、多渠道取得收益。甲公司重视研究开发,持续推出新产品,不断创新产品配套服务,以此推动消费者对产品进行升级

4、,提高产品边际收益。近年来公司财务战略目标日益明晰,高度重视企业价值管理,构建了以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为核心目标,持续盈利能力和长期现金流量现值为辅助目标的财务战略目标体系。按照财务战略目标要求,2011年甲公司在2010年的基础上,对部分业务板块追加了投资,其中业务板块A和业务板块B各追加投资10 000万元,业务板块C追加投资20 000万元。三个业务板块的基础财务数据见下表:(金额单位: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分别计算甲公司三个业务板块2011年的经济增加值,并根据经济增加值对各业务板块的业绩水平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2.业务板块B201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由2010年的17.5

5、%降低为17%,评价甲公司2011年对业务板块B的追加投资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1、A:2010年经济增加值=10 000-80 00015%=-2 000(万元) 2011年经济增加值=12 500-100 00015%=-2 500(万元) B:2010年经济增加值=12 250-70 00015%=1 750(万元) 2011年经济增加值=15 300-90 00015%=1 800(万元) C:2010年经济增加值=14 000-100 00015%=-1 000(万元) 2011年经济增加值=22 400-140 00015%=1 400(万元) 2、甲公司2011年对业务板块

6、B的追加投资合理。 理由:业务板块B虽然净资产收益率2011年较2010年有所略微降低,仍是三个板块中净资产收益率以及经济增加值的指标最高的一个板块。业务板块B的经济增加值从分析表中看均为正值,说明企业创造了价值,并且2011年的经济增加值较2010年有所增长。而业务板块A、C在2010年均为负值,如果经济增加值为负值,说明企业摧毁了应有的价值。,三、计算EVA的调整项目,基于企业财务报表的调整可归纳为两类: (1)将按权责会计计量的资产总额调整为企业为EVA中的投入资本; (2)将衡量经营利润的会计计量结果调整为EVA中的税后净经营利润。 设计调整项目时应重点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考虑: (1)

7、减少传统会计准则体现稳健性原则的处理。 (2)避免管理层对盈利的操纵。 (3)纠正以往的会计差错。 为计算出精确的EVA,SternStewalt公司从这些角度出发,提出了多达164项的调整项目。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只需要进行5-10项重要的调整就可以满足要求。,(一)计算投入资本时应调整的项目,投入资本是企业经营所实际占用的资本额,通常是指权益资本加上承担利息的债务资本,再调整一些应予以资本化的项目。 投入资本=股权资本投入额+有息债权资本投入额 +会计上视为费用但在经济意义上视为投资的项目 + 资产负债表外的投入实际生产经营的资产 +提取的各项准备金 +摊销的商誉 -当期未投入实际生产经

8、营的资产,(二)计算 NOPAT时应调整的项目,税后净经营利润是指不考虑资本结构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所获得的税后利润,即营业收入减去除利息支出部分之外的全部经营成本和费用(包括所得税)后的净值。对NOPAT的调整以净利润为起点进行。 税后净经营利润(NOPAT) =净利润 +债务利息、所得税的调整 -非正常经营损益 +调整为投入资本的原各项费用 +每年计提的各项会计准备,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经济增加值考核细则,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 企业通过变卖主业优质资

9、产等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在税后净营业利润中全额扣除。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会计调整项目说明 (1)利息支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项下的“利息支出”。 (2)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项下的“研究与开发费”和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对于勘探投入费用较大的企业,经国资委认定后,将其成本费用情况表中的“勘探费用”视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按照一定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予以加回。 (3)无息流动负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

10、利”、“其他应付款”和“其他流动负债(不含其他带息流动负债)”;对于“专项应付款”和“特种储备基金”,可视同无息流动负债扣除。 (4)在建工程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符合主业规定的“在建工程”。,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1)中央企业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 (2)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较重且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资本成本率定为4.1%。 (3)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 (4)资本成本率确定后,三年保持不变。,四、经济增加值的特点,1.经济增加值的优点 (1)EVA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 (2)EVA减少了利润操纵的可能性 (3)EVA可以一

11、定程度减轻短期行为 (4)EVA对分部的考核更合理 2.经济增加值的局限性 (1)规模差异 (2)短期导向 (3)财务导向,第二节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的战略模式,一、平衡计分卡的产生,罗伯特S卡普兰,戴维P诺顿于1992年在总结了数十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记分卡这一划时代的战略管理、战略部署工具,有效地解决了“如何将战略做实”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平衡记分卡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75年来最有价值的十项管理工具之一”。,1996年1/2月号: 把平衡计分 卡作为战略管理 体系的基石,1993年9/10 月号: 平衡计分卡 的实际应用,1992年1/2月号 : 平衡计

12、分卡:良好 绩效的测评体系,二、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容,1.财务 净收益、投资回报率、剩余收益、EVA 2.客户 市场份额、老客户挽留率、新客户获得率、客户满意度、客户贡献的利润 3.内部经营流程 新产品开发所使用的时间、新产品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一次设计就能完全达到客户对产品性能要求的产品的百分比、设计交付生产前需要修改的次数、生产时间、经营周转时间、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公司对产品故障的反应和处理时间、售后服务一次性成功率、客户付款的时间 4.学习与成长 职工满意度、职工流动率、培训支出、培训周期、雇员满意度、每个员工提出建议的数量、被采纳建议的比例、采纳建议后的成效、信息系统能否提供准确、可靠和连续地提供有关客户和业务流程的信息、企业是否有具体表示企业成功的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与适当的奖励制度相结合,三、平衡计分卡的“平衡”,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 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平衡 结果性指标与动因性指标之间的平衡 企业组织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的平衡 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之间的平衡,三种评价模式的比较,第三节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框架中央企业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