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业知识}E徐静网站信息网站康复工程器具使用的护理ppt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251075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专业知识}E徐静网站信息网站康复工程器具使用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医疗专业知识}E徐静网站信息网站康复工程器具使用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医疗专业知识}E徐静网站信息网站康复工程器具使用的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医疗专业知识}E徐静网站信息网站康复工程器具使用的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医疗专业知识}E徐静网站信息网站康复工程器具使用的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专业知识}E徐静网站信息网站康复工程器具使用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专业知识}E徐静网站信息网站康复工程器具使用的护理ppt(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假肢的分类 1、按结构分类:可分为壳式截肢(外骨骼式假肢)和骨骼式假肢。壳式假肢形似肢体外形,并以此承担假肢外力,结构简单,重量轻,但因表面坚硬易磨损衣裤。骨骼式假肢是以中意的类似骨骼的管状结构支撑假肢外力的,外面再包以海绵物及覆盖人造皮,因此外观好,不易磨损衣物,容易调整肢体对线,但结构复杂,较为沉重。,康复工程器具使用的护理,2、按装配时间分类:分为临时假肢和正式假肢。临时假肢一般用于截肢的早期,以促进残肢定型。正式假肢则为正常长期使用。 3、按驱动假肢的动力来源分类:分为自身动力源假肢和外部动力源假肢(如电动、气动假肢)。 4、按假肢的主要用途分类:装饰性假肢、功能性假肢、作业性假肢

2、及运动假肢。 二、上肢假肢 上肢包括手和臂,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 功能,任何部位的上肢截肢都会给患者带来生活、工作困 难及学生的精神负担。因此上肢截肢者迫切需要有良好的 假肢来代偿失去的功能。,一个好的上肢假肢应该达到功能好、外形逼真、操纵随意、轻便、耐用、可以自行穿脱的基本要求。 三、下肢假肢 从骨盆以下趾关节以上的任何部位截肢所装配的假肢,都称为下肢假肢。下肢的主要功能是站立、步行、跑、跳。目前大多数下肢假肢还仅能弥补下肢缺陷,完成支持和行走。下肢假肢的基本结构是由假足、机械关节、容纳残肢的受腔和固定、悬吊装置等构成。,四、装配假肢的护理 截肢前的康复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在术

3、前应当对患者进行耐尽的心理疏导,使他们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应当让他们了解截肢后完全可以通过安装假肢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的自理能力,以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做好安装假肢前的准备工作。 消除患肢肿胀:术前充分注意休息,抬高患肢远端,以促进血液回流,为的术做好准备。 增强残肢的耐受性:为使患者将来能够长期使用假肢、,在术前除了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保持局部的清洁之外, 还可以用拍打、叩击、挤压等感觉刺激,提高皮扶的耐磨性。 增强残肢近端肌力:早期就应当指导患者进行近端肌肉的肌力训练。 防止残肢近端关节挛缩:鼓励患者进行近端关节的主动活动,需要固定肢体时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对于不能做主动活动的则应对

4、患者进行患肢近端关节各轴位的被动运动。,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以改善患者全身的营养状态,为患者耐受手术及术后身体恢复以便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健侧肢体的活动:增强健侧肢体的肌力,有利于假肢功能的发挥。 1、上肢训练:截肢的训练主要是增中肌力和有关关节的活动度训练,如果截肢侧是优势利手侧,那就要进行非优势利手侧的“交换训练”,以便术后健侧手能完成利手功能。训练由日常生活动作开始,到逐渐进行手的精细动作训练。,2、下肢训练:主要进行健足站立平衡训练或拄拐杖练习。通过做俯卧撑、健肢抗阻训练,使上、下肢截肢采取相应的特殊训练。 截肢后的康复护理 观察

5、残肢及全身情况:截肢肢体的残端功能是安装合适的假肢及假肢发挥功能的关键,因此截肢后应认真对残肢进行观察,注意残端有无压痛、肿胀,并注意残端的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注意观察残肢近端肢体活动范围,有无幻肢及幻肢痛以及患者的心肺功能。 防治残肢肿胀:由于手术创伤性炎症反就,渗血、渗,液,易产生肿胀。可用多层吸水纱布、棉垫,外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每4h改缠一次,夜间持续包扎;也可用石膏绷带固定包扎。 保持正确的残肢体位:术后应将残肢固定在功能位以防止残肢关节萎缩畸形。如膝下截肢的患者,卧位和坐位都应保持膝关节处于伸直位,以防屈曲曲畸形。膝上截肢的则保持髋关节在伸直、内收位,淡要外展,以

6、防止出现屈曲、外展、外旋畸形。前臂与上臂截肢后,肩、肘关节的挛缩位不定,活动范围缩小,应进行相应关节的所有运动训练,以矫正相应挛缩畸形。,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术后患者一旦疼痛缓、病情稳定即可开始床上运动训练,包括腹部、背部肌肉的呼吸运动。上肢截肢患者应早期下床活动,下肢截肢患者尽早进行床上康复活动。同时,还应及早开始残肢的功能训练,以增强残肢的肌力,保持近端关节的活动范围。 装配假肢后的护理 1、假肢的穿插戴 壳式假肢的穿戴:先在残肢上涂滑石粉,再平整地穿好残肢袜,有内衬的假肢穿好内衬,最后将残肢穿进受腔中。如果有悬吊带和固定装置,应先束紧腰带,再调整,好吊带的松紧,然后试走几步,最后将

7、吊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骨骼式假肢或吸着式假肢的穿戴:将布带或丝带绕在残肢上,一端伸出阀门口外,一边拉残肢带,一边将残肢伸入接受腔,最后压上通气阀门。 假手的穿戴:假手放置在桌上或悬吊在墙上,先将吊带伸直,将残端伸入接受腔中,举高接受腔使吊带从背后垂下,健手伸入腋窝套环处将其装配起来。 2、功能训练 装配假肢后应及时开始功能训练,必须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发挥假肢的最大功能。下肢假肢主要训练患者使用假肢时的正确步态,一般按照起、坐、步行双杠内练,习及行走练习的程序进行。上肢假肢的操控能力及假手的使用训练。 站起、坐下训练:站起时假肢在前,健肢在后,双手压大腿下部,以健侧肢体支撑体重;坐下时假肢

8、靠近椅子或凳子,身体外旋45,重心放于健侧肢体,假肢侧手扶椅子或凳子,屈膝坐下。 步行双杠内练习:由易到难,逐步练习步行的基本动作,直至掌握正确的行走步态。 (1)体重侧方移动:立正站立,体重由健侧移到假肢侧,再由假肢侧移到健侧,反复进行,要求肩胛、骨盆要平行移动。 (2)交替伸屈膝关节:要求假肢抬起时要充分控制膝关节的屈曲;健肢伸屈时防止假肢突然屈膝。,(3)向前步行、站立:重心移向假肢侧,健肢向前跨一步,这时假肢要保持直立。然后重心转向健肢,假肢向前跨步,要求先屈典髋关节,使假肢膝关节自由屈曲摆动,带动小腿向前。假肢向前时,足跟应落在健足旁,待膝关节充分伸直后,重心再逐步移到假肢侧。 使用

9、训练 (1)站立-坐到地下:要坐到地下时,先把身体重心至于健侧,假脚放在健脚后半步弯腰屈髋,两手撑地,然后坐下。站起时,先把假脚至于健腿上面,两手横向触地,屈健腿,手和健腿用力向上,假腿向前站立。 (2)上坡、下坡训练:上坡时假肢在前,步幅要大,残肢要先屈髋,假肢再迈步,躯干尽量前敢。下坡时,假肢在后,步幅要小,健肢要快步向前跟上。,(3)上下台阶训练:上台阶时健肢先上,健肢膝关节伸直,向上牵引身体,假肢跟上。下台阶时,假肢先下,假足先横一些,健足再下。 (4)跨越障碍物训练:假肢承重,健肢先跨越,然后身体重心移到健肢上,身体前屈同时假肢髋关节屈曲,带动假肢跨过障碍物。 3、残端的保护 保护好

10、残端是保证患者能够长期穿戴假肢的关键之一,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自我护理,养成爱护肢体残端的习惯。 保护残端皮肤:注意观察残端皮肤变化,如颜色、有无疼痛,如有异常及时请矫形技师对接受腔进行修整。,保护残端瘢痕:如果残端瘢 痕愈合在骨骼上,会影响皮肤的移动,也易被碰伤。这时可以在接受腔内衬以软套,并保护接受腔的适配。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手术。 保持残端清洁:残肢应每天进行仔细的清洁洗,并保持干燥。接受腔的衬套必须每天换洗。 及时处理残端的损伤:肢体残端往往血液循环不良,因此一旦受到损伤伤口常常不易愈合,残端一旦受伤后应及时处理,避免伤口的扩大和感染。 保证接受腔的适配:患者可以准备多

11、个残肢套进行自我调节。残肢套用纯棉制成,厚薄不等,可以用它来调整残肢的精细。如果接受腔过大可以在薄的残肢套外面再套一层厚的残肢套,但最多不能超过3层。如果还不合适则应更换接受腔。,4、假肢的维护 日常做好假肢的纵,可以保证使用安全,延长假肢的使用寿 命,因此应教会患者及家属假肢的日常保养。 接受腔的维护:患者每晚睡前应将接受腔的内表面擦洗干净,PE材料的衬套可以直接用温水清洗,皮革的衬套则可以用肥皂水浸湿毛巾再拧干进行擦拭。对于树脂制作的接受腔应经常检查有无裂纹,以防止损伤残肢皮肤。 其他部分的维护:注意关节及结合部位有无松动、性能不佳、异常响声,发现异常及时修理。如有条件可以每3个月到矫形技

12、师处进行检查维修。注意避免硬物碰撞外装饰套。,二、矫形器及其使用的护理,矫形器的作用: 1、稳定和支持:通过限制关节的异常活动范围,稳定关节,减轻疼痛或恢复其承重功能。 2、固定和保护:通过对病体或关节的固定和保护,促进病变的愈合。 3、预防和矫正畸形:矫形器可以用于校儿童在生长发育阶由于肌力不平衡骨发育异常或外力作用而产生的畸形。 4、减轻承重:装配特定的矫形器后,它可以分担上端的重量,从而减少肢体或躯干长轴的承重,主要用于保护承,重能力受限的部位,促进肢体的活动,如坐骨承重下肢矫形器可以用于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5、改善功能:指用于改善残疾人步行、饮食、穿衣等各种日常生活能力的矫形器,有

13、动力性矫形器和自身力源性矫形器两种。,矫形器的命名: 历史上矫形器的名称很多,也十分混秘,如国际上所称的支具、夹板、支持物等都属于矫形器;国内曾称之为辅助器、支架等。现在国际上推广使用的是美国科学院假肢矫形器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矫形器统一命名方案,此方案是以矫形器安装部位的英文缩写命名的。,矫形器的分类: 1、按装配部分分类型 : (1)上肢矫形器:包括手矫形器、腕手矫形器、肘腕手矫形器、肩肘腕手矫形器。 (2)下肢矫形器:包括足部矫形器、踝足矫形器、膝踝矫形器、髋膝踝矫形器、膝关节矫形器。 (3)脊柱矫形器:包括颈矫正器、胸腰骶矫形器, 骶腰矫形器。 2、按矫形器的作用分:有即装矫形器、保护用矫

14、形器、稳定用矫形器、减免负荷用矫形器、站立用矫形器、步行用矫形器、夜间用矫形器、牵引用矫形器、功能性骨折治疗用矫形器。,3、按主要材料分:有塑料矫形器、金属矫形器、皮质矫形器、木质矫形器。 4、按所治疗的疾病分: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用矫形器、马蹄内翻足矫形器、脊柱侧弯矫形器、先天性髋脱位矫形器、骨折治疗矫形器、股骨头无菌坏死矫形器等。,使用矫形器的护理: 装配前的护理 1、心理护理 装配前患者通常对矫形器充满好奇和畏惧,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疑虑,使患者能够更快的投身于装配后的训练中,2、宣传教育 应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矫形器的有关知识,为矫形器的装配和使用条下基础。 3、指导患者

15、正确着装 为方便矫形器的穿戴,患者应该穿着宽松、柔软、易于穿脱的服装。 装配矫形器后的护理 1、教会和训练患者正确使用矫形器:认真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矫形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教育会患者穿脱矫形器,以及进行相应的功能训练。 2、确保足够的佩带时间 不同的矫形器需在不同时间佩带,如白天、夜间或昼夜佩带。充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以取得他们的合作。,3、预防压疮 佩带矫形器易造成局部皮肤受压出现压疮。在佩带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局部皮肤有无发红、痛疼、破损等。 4、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清洗局部皮肤并保持干燥。 5、矫形器的保养 为保证矫形器正常发挥功能,延长使用寿命,应注意对矫形器的人保养。如经常清洗,保持干燥;用低

16、温热塑材料制作的矫形器在存放时要远离火源;发现问题及时请矫形技师修理。,助行器及其使用的护理,助行器是辅助人体稳定站立和行走的工具。对于各种瘫痪患 者、下肢肌肉功能损伤和股力衰弱的老年人,助行器是帮助 他们自由站立和行走的不可缺少的康复工具。,无动力式助行器可分为拐杖和助行架两大类: 无动力式助行器 1、拐杖;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又可分为手杖、肘拐、臂杖(托槽拐)和腋杖三类。 (1)单脚手杖;(2)多脚手杖;(3)肘杖;(4)前臂杖(托槽拐);(5)腋杖。,(3)有前臂托的助行架:这种助行器实际是有前臂托的助行器装上轮子形成的,通常用于需要用助行架而上肢衰弱或不协调的患者。,各种拐杖,肘 拐,前臂杖的使用,腋 杖,2、助行架: (1)步行式助行架:又称讲坛架,是一种使用非常普遍的辅助器。 (2)轮式助行架:轮式助行架可以制成两轮或三轮的,有的有座,有的可附有携物的蓝子,有的还有手闸,大大方便了患者。 (3)有前臂托的助行器:这种助行器实际是有前臂托的助行器装上轮子形成的,通常用于需用助行架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